“他爹,我跟了你半辈子,刑名案件也懂得一些,甚至我连仵作的知识都有所了解。
可是这本书中介绍的破案方法很多都是我闻所未闻的,虽然没有经过验证不知真假,但是我总感觉应该是真的。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个话本的作者十一郎,应该是一个老刑名世家,否则真写不出来如此精绝的案例故事。”
良久,张郎中激动起来指着书上的一段惊呼道:“追踪痕迹竟然可以用这样的方法,这也太惊世骇俗了吧?”
齐氏微微一笑:“老爷,书中介绍的追踪术如果是真的那简直可以说是神乎其技了。”
张郎中凝神沉思了良久,继而郑重的道:“不行,老夫这就回衙门找值班的刑名捕快研究一下。”
是夜,刑部值房的灯亮了一夜。
......
随着一名锦衣卫小旗官急匆匆的走进指挥使司,纪纲房间里的灯也亮了一夜。
......
与此同时,坤宁宫的寝殿里灯火通明。
“皇上,这是什么书你看的连觉都不睡?”徐皇后端过一杯热茶放在朱棣身边的案几上。
“这话本简直神了,如果里面所写内容是真的那对我大明百姓来说可是福音。”
徐皇后更奇怪了,一把夺过来随手翻看了一下:“大宋提刑官,感情是事关刑狱之事。”
“哪来的话本?”
“宝庆那丫头送朕解闷的!”
徐皇后一听是宝庆送的,顿时酸溜溜的道:“这丫头就知道讨好你,连我这个皇嫂都忘了。”
“跟孩子一般见识什么,你要是想看朕明天让宝庆给你送来不就行了。”
“这话本真有这么好看?”
“好看是次要的,主要的是里面介绍的案例以及涉及诸多知识,如果是真的话对我大明就太重要了。
明天朕让人验证一下,看看这孩子到底是信口雌黄还是确有其事。”
徐皇后愣了一下:“哪个孩子?”
朱棣呵呵一笑,你看看作者是谁?
徐皇后翻看之后惊呼一声:“是十一郎!”
随即笑吟吟的道:“怪不得宝庆会单独给你看,想必她的小心思你应该懂了吧?”
朱棣笑着摇头:“不愧是你一手带大的孩子,她心里咋想的你倒是猜的准确。
她是说要给朕推荐一个良才,让朕看了这本书再决定是用还是不用。”
“皇上,照例驸马都尉是不能在朝里任职的,宝庆这是要坏了祖训你可不能惯着她。”
“祖训是不能违,不过眼下他们还不是没成婚吗?
如果真能够证明十一郎这孩子写的都是真的,那朕可不介意朝中多一个执掌刑名的人才。”
“皇上,你说十一郎这孩子写的会是真的吗?”
“这个要等明天朕找人验证过才知道。”
朱棣说到这里站起身来回踱步:“如果是真的话,朕当初给他那个锦衣卫虚职就是大材小用了。
按照他的才能完全可以归于文官队伍里重用一番。”
“皇上,你要这么说,那我赞同重用十一郎。这段时间由于宝庆的缘故,我对十一郎这孩子也是关注良多。
他在国子监写的那篇文章我也是看了的,按照才华完全不输你的翰林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