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爹一大早就叫醒了李灿,让他带着束脩赶去私塾,今天是上学的日子不能迟到。
李灿睡眼朦胧的拎着两块熏好的腊肉,走在去往族塾的路上,后边的富贵屁颠屁颠的跟着,闻闻这边的草,嗅嗅那边的花,高兴了就抬抬腿。
富贵虽小却很聪明,不给他的东西不会吃,外人给的东西在没得到主人的同意下它也不会吃。每天在庄子里被鸡撵的瞎蹿,到点会准时回家。所以李灿也由着它一起跟着了,庄子里都知道是李灿的狗,逮住了还会摸几把,惹得富贵老不高兴了。
而且这小东西是真狗,知道家里谁说了算,见到老爹乖的不行,让往东决不往西跑,现在已经可以听懂指令了。
李灿慢慢悠悠的走着,来到族塾就见到一位模样有些瘦,穿着一身儒衣的中年男子。李灿连忙上前行礼,告罪今天记错了时间,来晚了些,请先生责罚。先生看着眼前的孩子微微诧异,这么懂事乖巧的孩子可不多见,下不为例。李灿将束脩交给先生,便走进了族塾。
孩子王的到来让屋里一片热闹,李灿坐到后排的沙盘前,听着先生的自我介绍。先生姓宋,曾在恩师李纲门下聆听教诲。李灿对于李纲还是有印象的,记得他历经了北周、隋、唐三代,教了三位太子,但是三位太子没有一个登上帝位的,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教的。
李灿听着宋先生的之乎者也,神游天外。也不知道红姐那边怎么样了,酸菜鱼的热度是不是下降了,是不是可以考虑下一步计划了。鱼塘还有所需要的东西准备的如何了,是不是可以开始了。李灿托着下巴两眼无神的看着沙盘。
为什么来到大唐还要上学,我好歹也是个本科生好不好,虽然这个本科生不务正业。上了半辈子的学,还要从头再来半辈子,李灿表示忍不了。
摇头晃脑的宋先生读完之后,发现有人竟然敢在他的课堂上在打瞌睡,叔可忍婶也不可忍。带着戒尺就走到了李灿的跟前,“李灿,你来背诵一遍刚刚讲到的词”
李灿尴尬的站起身,却不知道该诵读哪一块,宋先生痛心疾首的道“你可知求学的艰辛,族老尚可明白读书之难,找到我希望我帮你们读书写字,你怎么能如此不用心”
李灿拱手,先生所讲有些深奥,学生听着晦涩难懂,实在是。。。当初我要是能咬文嚼字学文,又何必去学理科,你简直是在为难我啊。
那你可曾学过其他的启蒙书,能否背诵出来,让我听一下。宋先生退一步讲到。
有的,我曾经遇到一位白胡子的老爷爷,他教我读过书写过字,“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多亏了家里的老爷子,小时候练习毛笔字就一遍一遍的书写三字经,这么多年过去了依然没有,忘记太多。一直背诵到“。。。十二支,子至亥”,足够了,再往下李灿接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