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十一年(1141年),岳飞38岁。
金国在无力攻灭南宋的情况下,准备重新与宋议和。
宋廷乘机开始打压手握重兵的将领,尤其是坚决主张抗金的韩世忠。
因为去年宋高宗赵构,下命令撤退,韩世忠头铁,继续进攻金军。
虽然当时,还有其他将军也继续进攻金军。
但是,韩世忠过去打金军的功劳最大。
完颜宗弼在给秦桧的书信中说:“尔朝夕以和请,而韩世忠方为河北图,且杀吾婿,不可以不报。必杀韩世忠,而后和可成也。”
四月,张俊、韩世忠被调离军队,到临安枢密院供职,韩世忠、张俊为枢密使。
五月,张俊在巡视楚州韩世忠的军队时,欲分解此军。
秦桧又欲借军吏耿著之事陷害韩世忠。
韩世忠在绍兴十一年(1141年)四月,被擢升为枢密使。
明为升官,实为剥夺兵权之举。
此后,韩世忠献上积蓄的军储钱一百万贯、米九十万石及酒库十五座,以求自保。
这就是为什么司马懿一开始招募岳飞,而不是韩世忠的原因。
韩世忠能打,但是没有岳飞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纪律性。
韩世忠反对议和,又曾抗疏直言秦桧误国,反遭秦桧党羽的攻击。
他眼见大好的抗金形势白白丧失,自己又无能为力,于是连疏请求辞去枢密使之职,并奏请告老。
得以于绍兴十一年(1141年)十月以太傅、醴泉观使、奉朝请、福国公的官爵致仕,仍兼横海、武宁、安化三镇节度使。
宋高宗赵构对金媾和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并在十一月达成绍兴和议,包含南宋称臣纳贡和以宋金以秦岭、淮河为界的条款。
绍兴十二年(1142年)二月,岳飞39岁。
赵构所派的使臣何铸一行到达金上京,将以“臣构言”起首的“誓表”呈给金熙宗。
熙宗允许归还宋徽宗梓宫,但宋钦宗则始终未被遣返。
南宋由此换来了苟安局面。
宋金实现和平之际,不到四十岁的赵构因心力憔悴而“发大半白”。
此后的,他倚重秦桧,维持苟安局面。
南宋彻底无法吸引金国的火力了,接下来就靠司马懿自己了。
靖康二年(1127年),岳飞25岁。
是年四月,金军从已被洗劫一空的汴京城撤出,满载着金帛、珍宝北上,宋徽宗、宋钦宗和皇室成员、机要大臣、百工等三千余人都做了俘虏。
北宋就此灭亡,史称“靖康之变”。
从靖康二年(1127年),岳飞25岁。
到绍兴十二年(1142年),岳飞39岁。
司马懿14年大规模建设根据地,现在已经有晋西北根据地,蒙古根据地,陕甘宁根据地,青藏根据地。
很快晋西北根据地将会扩张。
司马懿和岳飞率领岳家军和蒙古八旗仆从军,开辟晋冀鲁豫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