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出身贫苦,受贪官污吏的敲诈勒索,又鉴于元朝的政治混乱,故以猛治国。
朱元璋即位后在全国掀起了“反贪官”运动,矛头直指中央到地方的各级贪官污吏。
首先,对贪污六十两银子以上的官员格杀勿论。
从地方县、府到中央六部和中书省,只要是贪污,不管涉及到谁,决不心慈手软,一查到底。
其次,明初的中书省下属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中,由于大量留用元朝的旧官吏,以及一些造反起家的功臣。
他们有恃无恐贪赃枉法。朱元璋对这些官员进行惩处。
第三,朱元璋制定整肃贪污的纲领《大诰》和《醒贪简要录》。
《大诰》一书是他亲自审讯和判决的一些贪污案例成果的记录,书中还阐述他对贪官态度、办案方法和处置手段等内容。
朱元璋下令全国广泛宣传这本书;他还叫人节选抄录贴在路边显眼处和凉亭内,让官员读后自律,让百姓学后对付贪官。
第四,允许民间百姓上访。
明朝允许百姓扭送不法官吏。
如果官吏在征收税粮以及摊派差役作弊曲法,百姓可以向上级官吏举报,也可以直接扭送。
不仅如此,对于应当接访而没有接访处理的上级官员,亦要依法论处。
此外,朱元璋在午门外特设“鸣冤鼓”,民间百姓若有冤情在地方讨不回公道,可上京击鼓直接告御状。
朱元璋当政三十一年,先后发起6次大规模肃贪,杀掉贪官污吏15万人。
他“杀尽贪官”运动贯穿始终未减弱,但贪官现象始终未根除。
朱元璋晚年只能发出“朝治而暮犯,暮治而晨亦如之;尸未移而人为继踵,治愈重而犯愈多。”哀叹。
因为最坚固的堡垒,往往是从内部攻破的。
良医重病,很难自医。
贪官污吏,官商勾结,官二代、富二代横行不法,学阀腐败儒家垄断文化。
司马懿无可奈何,朱元璋同样杀不尽的贪官污吏、资本家、学阀、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