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普通老百姓的问题,红楼有涉及,就是宁国府,因为年年要来,互相都是熟悉的,所以贾珍称老乌头这个老砍头,又说“你这老货”。
从贾珍的话里,可以看出,庄头这活儿,是世袭的,将来是儿子接他的班。这次没有让儿子来,除了怕路上有闪失外,其实是怕年轻人对付不了贾珍他们,乌进孝还是不放心。
庄头可以从农民身上多要一点,庄园主那边少给一点,再从管理人员身上盘剥一点,十年八年下来,积上几千两银,置上几百上千亩田,还不容易吗?
农户一亩田上的产出,一般为3两银。其中1两为地租,是交给宁府的。1两为农户收益。剩下的1两分两部分,一为成本,包括种粮,农具的折旧、耕牛的饲养,肥料,以每亩半两银计。剩下的半两,除了交掉280两的赋税外,余下的为庄头的收益。
按正常年份乌进孝交宁国府折银万两计,乌进孝管的那八九个庄子为一万亩。则乌进孝一年的收益为4720两。不过万亩土地的管理,并非他一家所为,他必得用一些管理人员。
还有其他的一些开支,比如这次动用几十辆大车交租,这笔开支就不是几十两银子的事。去掉这些开支,即使一年有千两银的收益,也是相当不错的了。乌者,无也。乌进孝,无尽孝也。
他凭什么给宁府尽孝?这“老货”确实厉害。先看货到的日期。乌进孝赶到的时候,宁府正准备除夕祭祀,应是年夜前的几天,贾珍他们最忙的时候。好让贾珍没有闲空,也无心思和他多啰唆。也抽不出多的时间,按账单去清点那几十辆大车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