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芝乃是华夏书法史上的第一位巨匠,王羲之对张芝推崇备至,师法多年,始终认为自己的草书不及张芝。
蔡邕在书法上的成就,相比文学与做官,也是不遑多让。他自创飞白书,工于篆书、隶书,尤以隶书著称,其字结构严整,点画俯仰,体法多变。
荀爽见两人都不搭理自己,也是正色起来,“不知大人该如何与这张让,暗通款曲,以图大计?”
“此事容易,我率领太原王氏一族支持张让,等同于向陛下尽忠,他那不是有个门客与黄巾军有勾结嘛,等小女有了官身,正好一起合作,共同看管黄巾俘虏,借此机会掌握黄巾俘虏之权,一举定乾坤。”
京城,三品殿内,这里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
汉灵帝正阴沉着脸,目光如刀,盯着殿中跪拜的张让。
“你怎么这么不小心,竟让那王允抓住了把柄?”汉灵帝怒其不争。
“陛下,臣那门客,不不,是那不争气的儿子,闯下了大祸,还请陛下责罚”张让捏着嗓子,声音极为尖锐。
“算你老实,没敢继续诓骗朕,王允的奏折朕也看了,照办下去吧,能得到太原王氏的助力,以及平定黄巾如此大的功绩,谅董太后与何皇后几个胆子,也不敢轻举妄动。”
汉灵帝面色缓和了些,他一早就知道,张让的儿子张奉,借用门客的身份,与黄巾军暗中勾结。
严格意义上讲,门客指达官贵人家中养的一些人,儿子也能算门客。
“喏。”张让闻言,额上冷汗涔涔,连连称是,正要退下。
“听闻王允之女国色天香,可曾婚配,此次平定黄巾,又立下什么功绩,尽数呈上来,朕自有安排。”
汉灵帝眼中闪过一丝阴霾,心中不禁联想到邓太后中兴东汉朝的故事,心中谋划更为深远。
······
平定黄巾主力之后,皇甫嵩威震天下,奏请免除冀州一年田租,用来赡养饥民。
这一举动更是赢得了民心。
皇甫嵩手底下甚至都有人安排小孩唱童谣,“天下大乱兮市为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赖得皇甫兮复安居。”
当时的童谣有谶纬的作用,“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
这一头,邵单也与皇甫嵩面谈完,不禁感叹这位大将军,行事实在是太稳健了!
不仅直接同意了邵单的请求,将百万黄巾直接交由皇帝与王允处置,皇甫嵩更是将平定冀州黄巾军的功劳推给卢植,使他能够官复原职。
所以说传统意义上的道德楷模,没法成为笑到最后的军阀,皇甫嵩如此,反过来,刘备也是如此。
皇甫嵩手底下有个人叫阎忠,凉州人,还是贾诩的伯乐。
他旁听完邵单的“画大饼”后,心中有些不安,对皇甫嵩说道:“将军,如今时机难得,若不把握,恐会遗憾终生。圣人顺时而动,智者乘机而行。将军若不及时行动,恐怕名声难保。”
“此话怎讲?”
“天道无亲,百姓举能。如今将军成就了不朽的功绩,若依旧北面奉侍庸主,怎能保全自身?若有朝一日遭遇小人忌嫉,不趁早图谋,只怕会后悔莫及。”
“不,我夙夜为公,心不忘忠于朝廷,岂能弃忠为私?”
阎忠见皇甫嵩执意如此,知道自己的计策无法打动对方,只得黯然离去。
皇甫嵩虽有大智,但却未能把握时机,最终在历史的洪流中“默默无闻”。
“噢!我想起来了,刚才皇甫嵩身边那人是阎忠,贾诩的伯乐!”邵单正站在书房的窗前,冷风一吹才反应过来,派遣狗腿子将阎忠请来,心下对于招揽贾诩的胜算又提高了几分。
眼下已做好居,落子无悔,【黄巾起义】暂告一段落,接下来便是【收编黄巾军】,正式开启【逐鹿中原】的旅程!
房间的另一侧,刘备正默默地打扫着。
每一处尘埃,他都细心清理,仿佛这简简单单的扫帚在他手中也能舞出一片天地。
他低垂着眉眼,神色沉稳,不为身边的谈话所动。
边上的张角不时揶揄刘备,“你真给我们这些大丈夫丢脸,让一个小姑娘家替你忙前忙后,来点作用啊。”
刘备仍不做声,默默打扫着房间,力图为邵单打造出良好的办公环境。
邵单见此情景,似乎想到了什么,“话说你当初怎么知道的刘备,还有想法招降他,因为汉室宗亲的身份,准备扶持他当傀儡,还是别的什么。”
“闹着玩的啦,谁叫这小子先前算计我,突袭董卓,斩杀朝廷押送人员,救出卢植,总该让他吃点苦头,没想到因为你的存在,皇甫嵩甚至都没怀疑过他,还派你们出使招降。”
张角深深地看了一眼刘备,玩笑着遮掩自己的真实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