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春城被围数月有余,自从司马昭在寿春城外建了七星台,数月间,寿春一带就滴雨未下,是少有的大旱。
此时的诸葛诞站在寿春城上,看了看城下敌军,又抬起头望了望天空,一张困惑不已的脸上怅然若失。
“敌军围城多久了?”诸葛诞现在说话时明显少了很多气势。
旁边的蒋班答道:“已经是第一百天了!”
诸葛诞喟然长叹一声道:“一百天了!难道真的是天要亡我?”
正说着,城头上忽有一兵士大喊:“看!是援军!”
众人闻声望去,果然见一大队人马冲破敌人防线,一路杀到寿春城下,为首者在城下大喊道:“我是东吴先锋文钦!快快开门!”
诸葛诞仔细看了那人,眼中重新燃起希望,抖了抖精神,下令命蒋班、焦仪二人速带本部人马出城接应东吴援兵进城。
蒋班、焦仪二人依令出城,击退小股魏军,接文钦等人进城,魏军援兵追至城门前,蒋班急命放箭,魏军不能攻城,只得退回。
诸葛诞从城头上下来,文钦带着儿子文鸳来见诸葛诞并苦笑道:“早知今日,当初何不跟我一起反了?当年我反司马师,你领兵来打我,现在你反了,我却来救你,这难道不算以德报怨吗?”
诸葛诞答道:“当初司马师在位,我深受其大恩,不能反。如今司马师已死,司马昭想置我于死地,我不得不反!”
“好一个不得不反!反了就是反了,都一样!”文钦意含嘲讽。
“东吴的援兵呢?”
“在离这三十里的地方吧,十天之后,进攻魏军,内外夹击。”
“是谁领兵,带了多少人?”
“朱异,带了六万。”
蒋班道:“只有六万?”
“兵不在多而在精,将不在勇而在谋,你这寿春还有能挡风遮雨的地方吗?”
“有,怎么了?”
文钦边走边说道:“总不能让我在这里跟你谋划大事吧!”
十日后的深夜,寿春城外司马昭的营中起了火,诸葛诞当即下令命蒋班带一万兵士出城,奇袭敌营,焦仪带五千人接应。
诸葛诞立于城头之上,遥望敌营,只见敌营中火光冲天,厮杀之声不绝于耳,半个时辰后,一队残兵败将灰头土脸地跑到城下,喊道:“快开城门!我是蒋班,我们中计了!快开城门!快开城门!”
城上兵士拿火光仔细辨认,确认是蒋班,急忙开了城门。
蒋班、焦仪领兵回到城中,见到诸葛诞及文钦,蒋班急道:“将军!我们中计了!”
诸葛诞急问:“东吴败了?”
蒋班道:“哪有什么吴军,我们以为吴军杀进了敌军大营,结果等我们带兵杀进去时才发现,那是敌人设的圈套,根本就没有东吴的援兵!”
“怎么可能!”文钦大惊。
诸葛诞当即拔出长剑,指向文钦道:“文钦!东吴的援兵呢?”
“我,我怎知道?”
“东吴的援兵是不是早就败给魏军了?或者……根本就没有什么援军?”
文钦见问,心下大惊,情知诸葛诞不再信任自己,心知不好,二话不说,也拔出长剑,一时间,在场所有人全都拔出了剑。
“诸葛诞!你不要胡乱猜测!我若诈你,何苦还会留在城中?”
双方的气氛一时间凝固,正在两方对峙不下时,诸葛诞道:“文钦!你先命你的人把剑放下!”
文钦道:“你我本来有旧怨,我知道此时我说什么你都不会相信我,放下剑,我也是死!”
“你以为你现在有的选吗?你看好,这里都是我的人,真若厮杀起来,你必死无疑!我答应相信你一次,但前提是你和你的人先把剑放下!”
文钦此时脑中慌乱,确实没有别的办法,想了一下,不得不慢慢将自己的长剑放在地上,手下人见状也都慢慢将自己的剑跟着放在了地上。
这时,从蒋班带回的兵士中冲出十几个人,直奔诸葛诞杀过去,好在诸葛诞平时阴养死士,关键时刻都挺身而出挡在诸葛诞面前,眨眼的功夫,就死了十几人。突然的混战让场面乱作一团。文钦赶紧拿起剑却在参战和逃走之间犹豫起来。
经过一阵乱战。诸葛诞有死士护着,边战边退,那十几名刺客中有一少年,趁着夜色正暗,手刃数名死士,冲在最前面,此人正是吴通,然诸葛诞所养死士之中,亦有用剑的高手,刺客之要,在于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吴通数招之内没能取得诸葛诞性命,剑势已弱,诸葛诞身边的死士则越战越勇,转眼就将其他刺客杀得所剩无几。
吴通见势不好,欲抽身逃走,未料混乱中自己的肩膀和大腿各中了一剑,吴通顺势在地上翻滚一周,眼见围剿自己的士兵越来越多,自己难以脱身,恰好此时城门外杀声震天,高喊诸葛诞已死,正是士兵攻城之声。
“不好了!敌人攻城了!”不知谁喊了一声,众人一惊,吴通瞅准时机逃走了。死士欲去追,被诸葛诞拦住。
“不用追了!都随我上城门!”
诸葛诞急带人上了城门,只见城外的敌兵正在攻城,敌兵还喊出“诸葛诞已死”。诸葛诞拿过火把,指挥将士守城,大喊道:“诸葛诞在此!”
守城兵士听了,无不振奋精神,士气大振,敌军先锋见果是诸葛诞,脸上大惊,心下叫苦,魏军数攻寿春不下,没有占到便宜,不得不鸣金退兵。
城上的兵士见打退了敌军,全都松了一口气,诸葛诞却满脸凝重心事重重。
文钦刚才没有逃走,也没有动手,此时却走过来说道:“原来敌军设计让刺客混进城,想刺杀你!”
诸葛诞点头说道:“是啊!好阴险的诡计!可惜功亏一篑,司马昭低估了我!”
文钦道:“城内可能还有司马昭的人,我们应该对寿春进行严查!”
“是啊!”诸葛诞走到城头望了一眼,转过身,突然一声令下:“来人!将文钦父子二人给我拿下!”
文钦等人猝不及防,很快被蒋班、焦仪等人拿下。
文钦大呼:“诸葛诞!你要干什么!放开我!”
诸葛诞道:“即使你文钦真是东吴派来的人,也不敢保证你不会出卖我!”诸葛诞一挥手,下令将文钦、文鸳父子押进地牢。
魏甘露三年(258年)二月,诸葛诞坚守寿春城近一年,寿春城内城里除了守城将士,平民百姓已经没有粮食可以吃了,有那不得已的穷苦人家,或因杀人、偷盗而被人打死,或只能活活饿死。
焦仪急急跑来道:“将军!城内又发生了数起杀人抢粮之事,行凶者已被我就地正法,守备的粮食虽然还有,但是有些百姓已经没有吃的了!再这样下去,还没等到东吴的援兵,寿春城自己先乱了!到那时就危险了!将军不如……”
“不如什么?”
“不如率军突围吧!”
诸葛诞听后拔剑大怒道:“寿春被围,理应上下一心,你却让我弃城逃走?是乱军心,当斩!”
诸葛诞一番话,吓得焦仪扑通一声跪下来,告饶不止。一旁的蒋班赶紧为焦仪求情。
“父亲!”
诸葛诞闻声望去,却见自己儿子回来,且惊且喜道:“诸葛隆!你怎么回来了?”
“我听说寿春被围,连夜从云梦山赶了回来,西边城门敌人防守最弱,向北有一条小路,我就是从那儿进来的。”
诸葛诞点头:“看来,这些年你倒是学了一些本事,可惜你不该回来!”
“寿春城有难,孩儿不能坐视不理!”
“好!是我的好儿郎!回来就好!”
焦仪见诸葛诞父子相逢,面有喜色,忙再次告饶。
“好了,你乱我军心,本应问斩,念在追随我多年,可免死罪,我也不处罚你,你在战场上将功赎罪吧!”
“谢大将军!”
焦仪有幸捡回了一条命,连忙叩谢,然后被被蒋班拉走了。
“父亲,兄长去哪里了?”
“你的长兄诸葛靓,去东吴搬救兵了。已经八个月了。”
“为什么东吴的救兵到现在还没有来?”
诸葛诞长叹一声道:“为父也不知道!本来为父寄希望于天降大雨让淮河的水淹到寿春城下,但是今年却偏偏是大旱之年,难道上天真的要亡我诸葛诞?”
“不会的父亲!”诸葛隆坚定地说,“孩儿一定会助您守住寿春的!”
“好,好,像个顶天立地的男人!不过,假如寿春城真的守不住,你一定要活着出去,去东吴找你的兄长诸葛靓!”
诸葛隆点头答应了。
焦仪虽然从诸葛诞手里捡回了一条命,却并不真的感谢他,反而心生怨恨。
晚上,焦仪对蒋班说道:“寿春还能守多久?一个月?还是三个月?”
蒋班道:“一个月?恐怕十天都守不住了!也许明天就被攻破了。”
焦仪对蒋班道:“你我二人忠心耿耿,诸葛诞却越来越昏庸,坚守寿春还值得吗?我们难道真的要困死在这寿春城吗?”
蒋班道:“谁想困死在这寿春城呢?可是又能怎么办呢?”
“寿春城已经没有粮了,每天都有人被杀或是饿死,百姓已经心怀不满了!他诸葛诞口口声声为寿春百姓,可要是再这么守下去,寿春百姓就全都活活饿死了!那时候寿春城不攻自破!”
“你有什么想法吗?”蒋班思忖良久,看着焦仪问道。
“诸葛诞年老昏庸,早已不复当年,你我都明白坚守无意,那就不能困死在这里!不如……反了吧!”最后一句话,焦仪特意压低了声音,但还是吓了蒋班一跳。
蒋班没有立马回应焦仪,他的内心在道义各求生之间犹豫不决。
焦仪见他开始犹豫,趁势说道:“寿春城又不是我们的,我们没必要陪他困死在这!你顾及道义情分,他却根本不顾及与你我的情义!他今天想杀我,明天就能杀你!你好好想想吧!”
在焦仪的劝说下,蒋班终于在道义和求生之间做出了决定。
“你说的对!我们绝不能困死在这!”
傍晚,寿春城外
司马昭正在中军帐内与贾充、司马亮、司马胡奋等人商议军务,一名太监从外面怯生生走进来,在一旁站了半天。
司马昭见是皇帝身边的人,像问自家下人般问道:“皇上休息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