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男子带着男孩儿回到洛阳西边的白马寺。
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白马寺建立之后,中国“僧院”便泛称为“寺”。东汉末年,董卓火烧洛阳,白马寺第一次被毁,后来魏明帝曹睿恢复白马寺,魏明帝死后白马寺逐渐荒废。此时的白马寺,已经成为洛阳流民的聚集地。
青衣男子带着孩子来到寺内一个角落坐下,并从怀里拿出吃的递给男孩儿。这时,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孩儿跨过门槛,飞也似地跑来,差点摔了一跤。
女孩儿跑到青衣男子面前,一边喘气,一边问道:“秦大哥,听说你们杀了那个恶贼,是吗?”
男子没有回答,小男孩儿对着女孩点点头然后继续吃着手里的东西。
女孩儿看到男孩儿点头默认,高兴地说:“真的杀了他吗?太好了!你帮我报了父仇,我无以为报,以后我就跟着你,服侍你,来报答你的恩情!”
男子道:“你已经给过我一文钱,所以我不要你的报答,你一个人好好活下去就行了。”
“有恩必报,就像有仇必报一样!你替我报了父仇,我一定要报答你,以后你走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
“我说了我不要你的报答,也不要你跟随,我随时会杀人,也随时会被人杀死!”
“我不怕!”
“我怕你连累我!”
女孩儿看了看一旁的男孩儿说道:“秦婴,你喜不喜欢我呀?我可以教你写字,还能教你吹笛,好不好啊?”
男孩儿刚想点头,但是扭头看到男子的脸,又继续保持了沉默。
女孩儿见什么手段都不好用,急得一跺脚说道:“反正我也无家可归无处可去,如果你不答应,那我就去找钜子爷爷!”
女孩儿说完话,急急地跑了。
青衣男子闭上眼睛,倚靠在一段残墙上,残墙上有一半被烟火熏黑了,显然这里历经过一场大火。
突然,他感到有一道光亮照在眼前,有一个人在他面前喊出了他的名字:“诸葛隆!”
男子睁开眼睛,只见一位碧眼白须的老者,身穿一件白衣,手执一根藜杖站在自己的面前。男子身边的小男孩盯着那老者的眼睛,他觉得那双绿色的眼睛让他一生难忘。
“是在叫我吗?你认错人了,我叫秦汉,这是我的孩子,他叫秦婴。”
老者笑了笑,说道:“诸葛诞次子诸葛隆,魏甘露三年,寿春一战,诸葛诞身死族灭,只有你一个人逃了出来。你师从云梦山鬼谷坊,后入墨家门派,成为墨侠,誓要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男子没有再否认,反问道:“你又是谁?”
“我是谁不重要,我知道你有三个仇人,蒋班、焦仪都已经死了,你的仇人还剩下一个司马昭,寿春一战已经过去七年了,我只问你,你还想报这灭门之仇吗?”
似乎是“报仇”这两个字使得诸葛隆一直以来暗淡的眼神变得明亮起来。
“七年来的每一天,每一晚,我无时无刻不想报仇,我活着的意义,就是要报仇!”
“如果我告诉你,你报仇的代价,是你的性命,你还要报仇吗?”
听到这,那个叫秦婴的男孩放下手里的吃的,抬起头认真地望着诸葛隆,却还是那张没有表情,有点像大人一样的脸。
诸葛隆抬起头,轻叹一声说道:“我的命……早已不是我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