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权力天下 > 第11章 群英华宴

第11章 群英华宴

太康六年,贾充、刘毅、杜预等老臣相继过世,武帝司马炎的身体状况也越来越差,他开始像历代君王一样,寻觅起长生不老之方。

这日,司马炎单独召见汝南王。

“朕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了……”

“陛下只是小疾,陛下一定会万寿无疆!”

“万寿无疆?”司马炎摇摇头说道:“从始皇帝起,谁不想万寿无疆?朕的身体,朕自己清楚。今日诏你来是有两件要事相托,第一件事,是关于皇太孙司马司马遹的生母谢玖,一旦朕不能临朝,朕会派内侍张让诏你进宫,到时候你就带她离开洛阳,永远不要回来!绝不能让她落在任何人手上,你明白吗?”

司马亮面露难色试探着问道:“倘若不能保时,能否杀之?”

司马炎闭眼沉思片刻后说道:“毕竟是其生母,尽量留她一命吧!以待日后司马遹继位吧!”

“臣明白,陛下所托之事,臣万死不辞!

司马炎从床边拿出一块金牌递给司马亮。

“有了这道金牌,你可随意出入皇宫,也可临时调动皇宫的禁军。”

司马亮恭敬地接过那道金牌。

司马炎点点头继续说道:“还有一件事,你还记得那个南华仙人吗?你还能找到他吗?”

“恐怕找不到了。”

“你说他真的是从汉末活到了现在吗?那他有多少岁?”

“如果是真的,他起码有一百四十多岁了。”

“他有没有长生不老的药方呢?哪怕只是延年益寿的方子!他既然号称仙人,又活了这么久,必定有什么仙术灵丹!朕想见见他,你去把他找来!”

“可是见过他的人少之又少啊!就连臣也快记不清他的模样了。”

司马炎闭目凝神良久,说道:“那个秦婴,还活着吧!朕记得他说见过南华仙人,那就让他去找!去找南华仙人!”

冬去春来,太康七年(公元277年)春分这一日惠风和畅,洛阳城内大批名士齐聚汝南王司马亮的府邸,可谓群贤毕至,满庭风雅。这乃是武帝交给司马亮的一个任务,因为有大批南方名士北上做官,在洛阳自成一派,北方名士看不起他们,再加上文化差异,所以南北名士之间难免会有冲突和矛盾,为了让南北文化相融,同时进一步笼络南方名士,进而稳固政权,武帝特命司马亮每逢佳节,宴请南北群贤,加深交流,增信释疑。

在座的北方名士有卫瓘、山涛、荀勖、左思、嵇绍等,南方名士有陆机、陆云、周处等,此外齐王司马囧及皇太孙司马遹因与汝南王之子司马瑾交好,也应邀而来。

国丈杨骏因女儿为杨皇后备受恩宠,其势力越来越大,甚至超过了汝南王司马亮。酒乐正酣时,国丈杨骏乘着酒兴说道:“今日天下名士齐聚汝南王府,名士中有南方人,也有北方人,有人说论打仗,南方人不如北方人,论文采北方人不如南方人,果真如此吗?不如比较比较,助助雅兴如何?”

宴会上的官员名士皆知杨骏近来得宠,所以杨骏的提议,众人无不点头称好。

太保卫瓘长眉狭眼,虽年近古稀,却显得十分精神。他不同意杨骏的意见,用手捻着下巴上的短须说道:“如今天下一统,四海升平,不应再有纷争,大家不论南方北方,都是晋臣。”

杨骏本想看个热闹,不想被太保卫瓘阻拦,若是别人,杨骏根本不放在眼里,但是这个卫瓘,曾参与平定过邓艾、钟会之乱,深受武帝器重,能文能武,且是皇亲国戚,曾官至司空,后逊位,现拜太保,虽无实权,但是说的话还是颇有份量,杨骏也不得不有所忌惮。

“卫公说的极是,我的意见也只是为了交流而已。”

杨骏是个城府小人,自觉失了面子,脸上堆笑装着不在意,心里却深恨卫瓘。刚刚那些依附杨骏点头称好的人,听了卫瓘和杨骏的话,一个个见风使舵,以卫瓘的话为是。

此时却闻听席间有一人高声说道:“我赞成杨国丈之论!”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远处宴席的最末端,一个身穿灰色袍衫的人从座位上站起身来。杨骏故意装作没听清,命其近前答话。

只见那人行至杨骏等人面前,拱手说道:“在下赞成杨国仗之言论,正因当今四海升平,才更应该在此盛会上比试一番,国丈之意,文章需要交流才能进步,武艺需要切磋才能提高,《左传》曰:‘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天下统一不能贪图安逸,南北差异不该遮掩饰非。只有在盛会之上,交流比试,才能增信释疑!”

杨骏听得这番话,不仅满意,甚至得意起来。

“对对对,我就是这个意思!那个谁,你叫什么名字?”

“在下名叫张乌。”

“张乌?现任何官职?”

“无官职。”

“我见你口才不错,你可愿意做我的幕僚?”

张乌叩首道:“张乌愿意,谢国丈!”

“好,你且坐在我的幕僚之首吧!”

张乌凭借自己逢迎拍马之能,一下子从宴会的下等席跻身为上等席的宾客,并坐在了杨骏幕僚的首席位置。

卫瓘还想反驳,但见杨骏当场赞誉这个张乌,自己再驳斥他,就有点太不给杨骏面子了。且自己身份高贵,与一个无名之辈锱铢必较,也难免会被人笑话,故而卫瓘也不再说什么了。

汝南王司马亮担心南北名士矛盾被激化,于是说道:“既分南北,差异肯定是有的,虽为比试,还是要有所限定,主要以交流为目的啊!”

杨骏本就想压汝南王一头,于是故意说道:“交流也好,比试也好,总要分出高下以助兴!魏主曹丕说‘文人相轻’,今天有这么多文人在这里那就比试比试,看看曹丕说的对不对,汝南王,你说呢?”

汝南王不愿得罪杨骏,觉得交流比试一下没有什么关系,于是答应道:“既然国丈一再提议,南北名士交流一下也好,只是不可太认真,免伤和气!”

杨骏见汝南王同意了,满意地说道:“助兴而已,怎么会伤和气呢?不知哪位名士愿意先来?”

时东吴已故丞相张悌之子张勇在座,闻杨骏之言,立马起身,也不施礼,高声问道:“好是好,只是不知比点什么?”

其声高亮,不卑不亢。

杨骏见其无礼,轻蔑一笑道:“原来是原东吴丞相之子!这样吧,晋国既然是用武力夺得天下,我看就不用比武了,也怕伤了和气,不如文斗吧!”

张勇道:“既然是南北比试,文武都应该比一比,我且先上场舞剑给在座诸位添分雅兴!”张勇一边说,一边走上了高台,“不知哪位北方将军敢来应战?”

席中果然有那北方的年轻小将杨林,属于是杨氏一族,官职为七品牙门将,初生牛犊,没怕过人,见张勇年轻瘦弱,口出狂言,又见许多名门权贵在座,想趁机扬名洛阳,于是应战道:“久闻张勇将军之名,我杨林很想和‘丞相之子’比试比试!”

那张勇虽为原东吴丞相张悌之子,却自小生活于军旅之间,英勇无畏,虽看似瘦弱,却十分有力,其父张悌曾与晋军决战于板桥,死于晋人之手,当时张勇年少,未能随父征战沙场,故张勇心中一直有怨怒。那杨林虽然练过拳脚,但是其陪练者皆趋炎附势之辈,不敢真的打他,所以这杨林其实根本没有实战过,心态上却傲慢地以为自己武艺颇高。

二人赤膊上场,杨林一脸轻视,毫不把那张勇放在眼里,刚一上来就直奔张勇命门而去,不料其招式却被张勇轻松化解,杨林一时恼怒,步步紧逼,张勇隐忍不发,招招化解。数招以后,那杨林已是气喘吁吁黔驴技穷,张勇却是从容不迫还有余力。旁人看得清楚,那张勇分明就是在戏耍杨林。杨林也终于感受到二人在武艺上的差距,胳膊也颤抖起来。杨勇见状,心中冷笑着上前一步,一拳打向杨林胸口,面对这一直拳,杨林似乎忘记了躲闪,愤怒与恐惧令他四肢变得僵硬,他下意识地架起双臂来挡,但他想不到,这一拳竟将他打飞十步远。

南方名士本来听杨林狂言无礼,多有不满,此时见那杨林被打倒在地上,纷纷叫好,北人顿觉得丢了几分颜面,心生怨气。

杨林趴在地上承受着众人鄙视的目光,他本想通过这一战扬名洛阳,没想到却是贻笑大方!此时的杨林已无法冷静,他从未受此大辱,他已经气得浑身颤抖失去了理智,怒吼着爬起身与张勇再战。他疯狂地一拳拳打向张勇,已然没有了章法,张勇挺起胸膛任他的拳头打在自己身上,杨林自己明明感觉颤抖的双手用尽了全力,但是打在张勇身上却像是不痛不痒。其实旁人看得清楚,此时的杨林已经根本用不上劲儿了,只有杨林自己不清楚。

张勇见自己羞辱地差不多了,一个箭步上去从侧面贴近杨林,用手臂环住杨林的脖子,脚下轻轻一绊,将其摁倒在地,然后用虎口狠掐住杨林脖颈两边的动脉,令其躺倒在地不能动弹。

南方士子纷纷叫好,北方士子终于恼羞成怒。

杨骏看那杨林根本不是张勇的对手,心中大为不悦,他叫过身边的斗魁,低头嘱咐了几句,斗魁点点头,叫来一个驺虞骑侍卫,那侍卫一跃上台,目视张勇,准备与之一战。

张勇突然感受到一股充满敌意的压迫感,这是只有身经百战的人才会有的感觉。他放开杨林,那杨林喘了几口气,本能地爬起身踉跄着逃下了台。

张勇转身看着眼前这个对手,身材魁梧,衣着并非一般的侍卫,低颅、阔面,样貌上并不像一般的北方人,双臂看起来孔武有力,最让张勇感到奇怪的是,他感觉对方在努力隐藏着杀气。

那侍卫一上来就伸出手指,指向张勇,是故意挑衅之意。

张勇心中怒火未消,恨不得把北方的晋人统统打倒在地,此时又见来人挑衅,不禁怒火中烧,于是二话不说,直接一拳打过去,没想到对方竟然故意不躲,任凭张勇挥拳打在自己的身上,大有蔑视之意。张勇吃了一惊,以至怀疑起了人生,对方趁机出手,一拳将张勇打倒。

这一次换作北方人皆叫好,南方士子默不作声。

张勇挨了一拳,伤得不轻,却强撑着与对方拉开距离,以免二次受伤。那名侍卫继续伸手挑衅,羞辱张勇,张勇怒从心起,顾不得自己身上受的伤,起身猛冲上去,虚晃一招后迅速绕到对手背后,一把将那侍卫抱住,想以力搏将他摔倒在地。不料对方双膝一弯,不知用了什么招术,竟似有千斤之重,张勇根本没有办法将其扳倒,接着那侍卫将张勇双手掰开,一个背摔,将张勇从肩头翻过,重重地摔在了地上,继而抬起手臂,一记直拳奔张勇头头部挥去。

汝南王见势不妙,只恐张勇被打死,刚要起身喊停,却只见一个硕壮的身影冲上高台,一把抓住那侍卫的手臂,那侍卫根本不顾来人,还要挥拳打去,然而自己用尽全力,手臂却无法挣脱出来,那侍卫面露惊异,回头一看,只见来人身高九尺,膀大腰圆,目光如炬,那手臂比一般人的大腿还要粗,自己用尽全力的一拳被他轻易止住,稳如泰山。他不知道对方是谁,只知道此人绝非等闲之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十万大山:1840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