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日这天,群臣登太极殿议事,洛阳城内熙攘繁华,皇宫内外并无异样。
因惠帝难以一人坐朝,所以一般惠帝上朝都有皇后贾南风相伴,而太后则独坐于屏风后面,形成一个皇帝,两后垂帘的怪象。太傅杨骏带剑上殿,坐在百官之首的位置,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宣事太监代皇帝突然宣读了一纸诏令,梁王由平东将军,转为安东将军,镇守青徐。同时下令命楚王司马玮三日后归藩。
楚王司马伟一听诏书,心中大惊,脸色也变得难看起来。直接启奏惠帝,恳请月末离京。
“楚王岂不闻皇命难违?圣上刚刚即位不久,所下的诏令就要被臣子驳回,这样合乎礼吗?”
“正因为陛下刚刚即位不久,我才不能立马归藩,我与陛下既是君臣,也是兄弟,此时归藩,实在不忍!”
“诏令已下,楚王就无需多言了吧!”杨骏冷眼看着楚王司马玮,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
楚王怒视杨骏,杨骏却得意洋洋,此时梁王见楚王与杨骏相持不下,怕楚王一时冲动把那杨骏逼急了,赶紧叩头高呼领旨谢恩。楚王见梁王已经领旨,环顾四周,朝堂上一半是杨骏的人,一半是敢怒不敢言,楚王自知势单力薄,最终无奈,也只好叩头领旨。
政事议毕,本来照例由太监询问百官有无奏疏,若百官无事启奏,即可退朝。偏偏今日惠帝开了口,要问太傅杨骏一件要事。
杨骏大感意外,平日里皇帝坐朝一般不问任何问题,不知今天圣上突然想要问什么。皇后贾南风则又惊又怕,不知这个憨货丈夫会不会捅娄子。
杨骏拜道:“不知圣上垂问何事?”
惠帝一本正经道:“太傅可曾见过我池长?”
杨骏听得一头雾水,不明就里,愣了半天,不得不反问惠帝道:“池长?何谓池长?臣不曾闻。”
惠帝十分惊讶地看着杨骏道:“朕前日在池塘边抓了一只官蛤蟆,见它声音洪亮非比寻常,故朕封它为池长,还让人告诉太傅来着。”
杨骏继而问道:“什么是宫蛤蟆?”
惠帝得意道:“朕听说,生在宫外的就是私蛤蟆,生在宫内的就是宫蛤蟆……”惠帝认真地看着杨骏问道:“难道不是吗?”
杨骏听罢心里又气又恨又笑,气的是自己在众人面前被一痴儿愚弄,恨的是皇帝身边那些太监宫女胆敢拿皇帝寻开心,笑的是这半痴半傻的外孙竟蠢笨至此。杨骏想了想,最后还是在百官面前答道:“很是,很是!”
众百官听后欲笑而不敢,偶有几个实在忍耐不住的,都使劲掐着自己大腿上的肉,发出奇怪的声音。杨太后在屏风后面“噗嗤”一声,赶紧用手帕捂住口鼻,差点笑出了声。只有皇后贾南风面红耳赤,根本笑不出来,看到杨骏得意,心里恨不得现在就杀了他。
楚王见皇帝被百官嘲笑,心中怒不可遏,不等太监宣退,愤然起身,径直走出了太极殿。
皇后急忙告诉宣事太监宣布退朝,然后拉起惠帝的衣角,匆匆离开了太极殿。
散朝后,杨骏到太后寝宫去见女儿杨芷,杨芷道:“今日之事,可谓贻笑大方了!”
杨骏道:“何止是贻笑大方,不久整个洛阳都会传遍皇帝封了个宫蛤蟆做了池长!”
杨芷道:“皇帝越是被人笑话,那些忠于司马氏的人就越会对我们不满,现今朝廷要职皆出于杨氏,我听说朝野间已有怨言,今日又得罪了楚王,我们是不是应该收敛一些,留心防范于未然?”
“这你就不懂了!自古一族显贵,外人岂有不眼红的?那些身死族灭者,都是因为失了权势,如汉之何进,魏之曹爽,皆因他们不懂得一个道理:越是显赫越是应重权在握,不能松懈。眼下宫廷内外,洛阳城内之要职都出自于我的门下,只要为父牢牢握住手中的权力,就绝对不会重蹈他们的覆辙!”
“父亲说的是,只是在朝廷之外,还有许多藩王,手握重兵,很有势力,像汝南王司马亮、成都王司马颖、齐王司马囧,难保这些藩王不会有想法,这些人还是很危险的!”
“齐王、成都王还很年轻,与楚王一样,不足为惧。至于那汝南王嘛……”杨骏若有所思道:“我只怕洛阳城内有人串通那汝南王,弄一个什么手诏来号令天下诸王,这是我唯一所担心的。不过我已经花重金招募死士去刺杀那汝南王,只要汝南王死了,我们也就少了一个心腹大患。”
杨芷点头道:“如此最好。”
太后杨芷又与杨骏聊了母亲、兄弟、姐妹等家中琐事后,杨骏离宫。
楚王离宫后,急忙找到孟观、李肇二人,商议对策。
“杨骏要我三日后归藩!”
“难道是杨骏听到了什么风声吗?”李肇既惊且怀地问道。
“如果真是那样,不仅你我二人很快就要人头落地,就连楚王恐怕也很难安全地回到封地!”孟观眉头紧锁,如临大难。
“你是说,杨骏想要杀害楚王?”李肇有点不敢相信。
孟观点头道:“如果我是杨骏,在楚王归藩的路上,是最好的下手时机!”
李肇急忙问道:“那我们该怎么办?也像汝南王一样逃走吗?”
楚王摇摇头道:“如果杨骏想杀我们,现在想逃,已经晚了……既然他有害我之意,不如我先下手为强!事不宜迟,今夜我们就动手!”
“不觉得太仓促了吗?一切都还没有准备好,皇后那面还没有联系,我们与杨骏之间的实力差距太大了,成功的机会很小!”李肇有些踌躇。
看到李肇踌躇,楚王倒是显现出决心。
“按照我们原来的计划,成功的机会又有多大呢?即使再准备一年,也不存在十全的把握!害怕那就对了!杨骏掌权以来,无时无刻不在严加防范,今日杨骏在太极殿上解除了我和梁王的兵权,心中得意,就会疏忽大意,这就是我们最好的时机,也是我们唯一的机会!杨骏自以为所有人都在他的掌控之中,我们就偏偏在此时起事,来个出其不意,定能一举成功!”
孟观对李肇说道:“楚王说得对!没有万全的谋划,只有笃定的决心!我们当初决定起事的时候,难道没有准备好死吗?”
李肇点头道:“怎么会没有准备好呢?自从受先帝之恩的那一天起我就准备好了一切!那就干吧!赌上性命一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