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如水,静谧的夜空下,姜知远转身,目光穿透密林的幽深,直指那片熟悉而神秘的石壁。。
这一刻,他眉心处陡然爆射出一道黑色光束,瞬间凝聚成形,一尊黑色小塔凭空出现在他的面前。
聚灵塔未待姜知远伸手,便自动飞起,引领着他穿越密林,重回那片石壁前。
石壁之上,一道熟悉而威严的声音响起,穿透了夜的寂静,“乖徒儿,这次又为何事。”
这声音的主人,正是姜知远的老师,那位被困于石室中的塔灵——梵心。
“老师,我要正式开始修行炼器术!”
他的声音坚定决绝,回荡在石壁前的每一寸空间。
梵心闻言,言语间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喜色,旋即便被他深沉的气质所掩盖。
“喔?既如此,那便运行金阳耀天术给为师看看。”
姜知远闻言,席地而坐,闭目凝神,金阳耀天术运转起来。
刹那间,一股古朴而沉重的玄妙气息自他周身弥漫开来,似涟漪般,荡漾在这片天地间。
被困于石室的梵心感受着姜知远的灵气波动,喜出望外。
“锻体境二阶,不错!”
“若是想要学习炼器术,也可修行。”
“乖徒儿,你可对炼器术有所了解?”
“学生不知。”姜知远如是告知。
“好,既然不知,那为师便为你答疑解惑。”
“炼器术,据说源自一位名为“炼天”的上古仙人。”
“炼天仙人,据传是上古时期掌握天地造化之力的先贤之一,他不仅通晓五行之理,更能够洞察万物之灵,将天地灵气融入到器物的锻造之中,创造出拥有灵性的神器。”
“炼器一脉,共分两派。一脉为外炼派。”
“而另一脉,则为内炼派。”
“而创造老夫的炼器师则是内炼一脉,他生前已将所有炼器之法刻在我的灵魂本源。”
“如今,老夫要传授你的炼器术便是内炼派内的秘术——以身为炉。”
“每一次炼器,便是锤炼自身,将自身作为灵器,不断锤炼,修炼至大成,便可踏足传说之中的天阶仙器境。”
“一字一句,当铭刻在心!”
“五行汇聚,阴阳调和。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心如止水,意如磐石。火候纯青,器成道显。天人合一,万物归宗。”
“灵火初燃,心志为炉。精炼其质,粹其灵性。形随心转,意成器形。灵火不灭,器成道成。”
“这便是以身为炉的灵火篇,能不能修炼炼器术,便全看你的造化。”
姜知远听着这玄而又玄的话语,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是好,只能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梵心刚才所说的话语,直至自己能倒背如流。
随后,他朝着石壁鞠了一躬,回到居所。
独坐在土炕之上,心中思绪万千,却始终无法参透灵火篇的奥秘。
心中存疑,姜知远此时已烦躁至极,平时夜里都会运转金阳耀天术,但此时却没心情。
无奈,只好出去走走。
行走于夜晚的山野之间,静谧无比,偶尔听见山间鸟鸣。
姜知远只觉得心中一片空灵,原本急躁的心绪也已消散。
他寻一块巨石,盘坐其上,开始运转金阳耀天术,直至天亮。
待到天边泛起赤橘之色,他才返回家中,又开始琢磨起灵火篇来。
还没等他悟出些许感悟,屋外便响起一阵敲门声。
打开屋门,原来是陈家大伯。
他一来,便一直询问姜知远是否缺少材料,有没有什么他可以帮上忙的。
姜知远见状,只能含糊其辞。
陈家大伯也没起疑,生怕打扰他,赶忙走开。
就这般,三天光景,姜知远晚上便在山涧处修炼,白天参悟灵火篇,时不时还要应付陈家大伯。
若是不能在第四日交付,怕是自己便会再次被陈大牛驱使。
待得第三天深夜时,他目睹一朵野花在月光下悄然绽放。
原来的种种瞬间瞬息间明确。
世间万物皆由五行构成,相生相克,循环不息。阴阳调和,更是万物平衡之道,相化相融,生生不息。
心志坚定,意志如钢,便能克服一切困难。炼器中,心无杂念,意念坚定,方能把握时机,炼制出无上神器。只有当技艺与心志达到极致,才能使器物不仅形神俱备,更蕴含道的精髓,成为天地间独一无二的存在。
月挂中天,银辉洒落,姜知远独坐于静谧后山上,周遭万物皆已沉睡,唯独他,心潮澎湃,思绪如潮。
他嘴中不断重复着关于灵火篇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