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三国:乱世双雄的爱 > 第15章 夏侯惇渡江赴丹阳

第15章 夏侯惇渡江赴丹阳

鲁都尉回公署,已到晚上,吩咐差役道:″这位夏侯小弟,连饭也没吃,吩咐灶房准备酒菜去。″

酒菜至,都尉与夏侯惇对饮,都尉道:″我观你持重沉稳,将来必成大器。山川之即崩而面不改,江河之泛滥而心不移,有如班超再世,岑彭重生。假以时日,必可为县尉。″

忽有人来,道:″父亲大人,大喜事。“

都尉道:″莽里莽撞的,你得学学这位夏侯少年的持重。″

那人道:″贱内生了一个大胖小子。″

都尉捊了下胡须,喜道:″最近半月,我公务忙身,吃住都在公署,竟忘了这事。″

那人准备退出,都尉道:″可取了姓名。″

那人道:″还未曾想好。″

都尉道:“刚德克就,执心决断曰肃,那就叫鲁肃吧。希望将来,能成为我鲁家的麒麟子。″

夏侯惇在都尉公署数日,每日传递公文,或当值唤人,好生无趣。一日夜里,把猛士令拿出,写了一封辞别信,收拾行李,第二日清早,牵上自己的战马出公署,直奔江东而去。

不数日间,来到历阳县,那县城古朴雄壮,原也曾为扬州治所,夏侯惇无心游览,置办饮食等物,又买得一把好箭和数壶箭矢,出城往东南而去。

此时正是熹平二年(公元172年)。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农人忙于耕作,一幅熙和之象。行十数里,到达牛渚矶,但见长江宽阔无际,渡口很是繁忙,夏侯惇借得一船,连带马匹一道,渡江而去。

夏侯惇独立船头,江上风大浪急,江水奔腾不息,夏侯惇忽感自己犹如一片浮萍,随波流荡,转身望向来时路,已渺茫无迹,中原大地,广阔厚重,此时已渐行渐远。如此情景,有诗词为证:

明刀在腰,快马同舟,寒风催浓绿。盔甲初洗,弓矢未试,就此别中州。

我意江东屠宵小,少年侠气游。无晴西湖浪潮来,取吴钩、斩贼首。

舟到江中,波浪翻滚,很是震撼,船夫道:“后生伢,江上风大,进舱歇息吧!”

夏侯惇道:“大江东去,为何江水却逆流向西?”

船夫道:“潮生而来,海水倒灌,江哪能与海斗量!”

夏侯惇过江,到达丹阳郡石城县境前行十数里,数人拦住去路,道:“出示下公家碟书。”

夏侯惇奇道:“我在江北历行千里,从未听说过碟书通行。”

一老者上前道:“现今,吴郡贼人作乱,江东郡县,村村练武,乡乡备战,各举义兵,匹夫以至妇孺,各献其能,准备随官吏同往平乱。为防贼人流窜捣乱,每乡每村都有设防,检验往来,若是没有公文碟书,在丹阳郡寸步难行。年青人,从那儿来,就还是回那儿去。”

夏侯惇无奈,牵马回走,那牛渚矶旁,山崖耸峙,树木茂盛。却说中原承平,黄河自洛川下,至海漫荡无定,上至太行,下至大江,横流不息,造就平川千里,豫州大部,平坦肥沃。夏侯惇从小到现在,还未看到过山,夏侯惇惊叹道:“啊!原来山长得是这样的。我从小到大,只在书上见过山,听人说过山,却从未踏上过山。”

夏侯惇寻径上山,见一块大石,道:“这么一块好石头,若不躺平一下,真是对不起自己了。”

夏侯惇寝卧其上,卸下包袱,把马儿放养,良久,夏侯惇不见马儿,起身寻找,见正在贪吃,牵之不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穿越大宋娶公主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