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带着王赫铭来到了老子自己的时代,见到了老子与孔子的对话。老子对孔子说:“孔夫子,您的教诲广博,但‘明白四达’,有时也需要‘能无为乎’。”
孔子沉思后回答:“老先生,我明白了,教化人心,有时也需要顺其自然。”
在梦境的引领下,王赫铭与老子穿越时空,来到了战国时期的齐国。这里,邹衍正站在学宫的讲台上,讲述着他的阴阳五行学说,众多学子围坐聆听,目不转睛。
老子对王赫铭说:“赫铭,你看那邹衍,他的学说虽与我之道不同,但亦有其独到之处。今日,我们将与他探讨‘道’的真谛。”
他们走进学宫,邹衍见老子到来,立即停止了讲授,恭敬地向老子行礼:“老先生,您的到来令学宫蓬荜生辉。”
老子回礼道:“邹衍,你的学说广博,今日愿与你共论‘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邹衍思索片刻,答道:“老先生,‘载营魄抱一’,我理解为心神合一,内外和谐,不知是否妥当?”
老子点头:“正是此意。心神合一,不为外界所动,此为‘能无离乎’。”
王赫铭问道:“邹衍先生,‘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如何理解?”
邹衍微笑:“如婴儿般纯净无欲,气息自然柔和,不偏不倚,正是‘专气致柔’。”
老子接着说:“‘涤除玄览,能无疵乎’,意味着清除杂念,达到心灵的纯净。”
邹衍沉思后回答:“老先生,我明白了。即使是研究阴阳五行,也需保持心灵的纯净,不被偏见所扰。”
王赫铭又问:“‘爱民治国,能无知乎’,是否意味着治理国家不应过度干预,而应顺应民心?”
邹衍点头:“正是。治理国家,应以民为本,不以个人智慧取代民众的自然发展。”
老子继续说:“‘天门开阖,能无雌乎’,指的是顺应自然规律,不强求,不抗拒。”
邹衍感慨:“老先生,我研究天地变化,亦感到顺应自然的重要性。”
王赫铭问:“‘明白四达,能无为乎’,是否指在理解万物后,采取无为的态度?”
老子回答:“‘明白四达’,是对世间万物有深刻理解,而‘能无为乎’,是在这种理解基础上,采取顺其自然的行为。”
邹衍深受启发:“老先生,我明白了。‘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这是一种超越个人得失,顺应自然规律的德行。”
老子微笑着说:“邹衍,你已领悟了‘玄德’的真谛。这种德行,是无私的,是顺应自然规律的。”
老子与王赫铭回到了一片虚空之中,老子说:“赫铭,你看大自然,它生育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滋养万物而不自恃其功,这便是‘玄德’。”
王赫铭感慨:“老子先生,我明白了,真正的德行,是无私的,是顺应自然规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