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西汉爆浆史 > 第83章 刘启逝世 汉武开启

第83章 刘启逝世 汉武开启

未来不可知。

一万年后怎么样,要看一万年内怎么样。

刘彻最开始要做的自然还是给老爹发丧,册封各种名号,大赦天下等等每个皇帝都要做的例行公事。

窦老太太升格为太皇太后,王皇后升格为王太后,连王太后的弟弟田蚡也跟着沾光封了个武安侯。

刘彻今年十六岁,按现在的说法还没过青春期。正常青春期的孩子都是比较冲动的,激素分泌旺盛,刘彻也是一样。刘启给他留下的一切他都看不入眼,要改。

怎么改?不知道,反正要改。

不知道就要问别人。问谁?朝堂上的这群人吗?想想都觉得不太可能。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这种情形下要改革,有没有必要还尚需讨论。再说了,朝堂上的老家伙们也没个改革的样子,包括职位最高的丞相卫绾和御史大夫直不疑。卫绾谨慎敬业;直不疑正直,都没有改革家的气质。

刘启留这俩人给刘彻也不是用来改革的,是让他平稳进行政权过渡的。说实话我如果当时也在那个朝堂之上,我也不想改革,闲的啊。

庙堂之上的人搞不了改革,那就从江湖之远寻找,野有遗贤嘛。刘彻发布了一道全国范围的皇帝令:中央高级官员、地方高级官员、诸侯国、各大小侯爵全部向中央政府推荐人才,条件很低,只有两条:贤良方正,正言极谏。

不过卫绾又申请加了一条限制:凡是讲申不害商鞅韩非那一套法家理论的,和苏秦张仪那套纵横家理论的,一律取消资格,卫绾说这是乱国政之言。刘彻表示同意。

这是刘彻即位后做的第一件大事,也就是着名的求贤诏。各地纷纷响应,推荐上来的有一百多号人物。其实这个数字很寒酸,一百多不算少,但是偌大一个大汉帝国,几千万的人口,皇帝说我要人才越多越好,条件还那么低,结果只有一百来号人,只能说太少了。

看来四十前贾谊说的话放到这个时期依旧光芒四射: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亟待加强。刘彻出问题问这些推荐来的四方人才,这叫策问;这些人回答刘彻的问题,这叫对策。

刘彻这次还真找到不少人,比如董仲舒,比如庄助(严助),比如东方朔。刘彻后来多次发出求贤诏,又招来不少比如司马相如,朱买臣等等的人物,这些人外放的外放,留任中央的留任,等后文中需要他们出场时,自己会跳出来。

再后来,推荐人才成了一项正式的国策,这便是大名鼎鼎的举孝廉。

刘彻的改革计划刚开始了第一步不久,发生了一件比较让人捉摸不透的事儿,当朝丞相,唯一的独任大丞相卫绾,竟然被免职了,理由是景皇帝时期出了不少冤案,卫绾没有查实,失职,所以被免职了。

这个理由太牵强了,还是翻前朝老本。御史大夫直不疑也被免职了,理由和卫绾的差不多,都属于欲加之罪。丞相和御史大夫都是位列三公啊,就这么被免职了。

这怎么也不像刘彻下的手,卫直两人尽管不是改革家,但是他们敬业勤恳,是最好的助理人选,刘彻刚即位几个月,难道有这么大的胆量和魄力,有合适的理由,一次性撤掉两个如此高级别的官员?

其实看一下谁是这次免职事件的受益者就知道怎么回事了。接任丞相的便是窦婴,窦老太太的侄儿。想都不用想,窦婴这个丞相肯定是老太太让刘彻封的,她终于让窦家唯一的一个人才坐上了帝国丞相高位。

对刘彻来讲,现在的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会按照他的设想运转。窦老太太有个规定,一切政事除了报皇帝之外,还要奏请她过一遍。刘彻并没有把这条规定当回事,毕竟是自己的奶奶,孙子要干什么,奶奶能不批准嘛。

卫绾和直不疑的免职,并没有停止刘彻的脚步,他还要继续改革。刘彻还是觉得,自己是皇帝,一切都是他说了算。他实在应该抬头看看自己头上的阴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古董太监也懂扶龙术,女帝直呼求带飞江山多娇,风流天下成为土豪之后,身边美女如云被诬陷造反,我反手自己当皇帝异世争霸之顶峰召唤大唐:带着小公主去旅行和林黛玉先婚后爱三国之龙:杨磊的霸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