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到了八月,秋高气爽。中秋节这天,朱由校在宫里举行家宴,赴宴的都是皇室一脉的皇亲国戚。席间一位英俊的少年引起了张嫣的注意,此人举止文雅,言谈严谨,器宇不凡。开席没多久,只见这少年起身,端着酒杯走到皇帝和皇后的桌前,恭恭敬敬的说道:“丹桂飘香又中秋,花好月圆人长久!今年的中秋更团圆了,恭喜陛下,娶到如此贤淑的皇后。祝陛下和皇后百年好合,福寿安康!”
朱由校说道:“五弟,今晚是家宴,就不必拘礼了。还是叫哥哥嫂嫂亲切啊。不要张口闭口就是陛下,那样太生分了。那么多兄弟姐妹中,就数咱俩最亲,从小一起玩到大,你知道的,哥最喜欢你了。”
那少年又说道:“陛下如今贵为天子,乃天下之主,臣弟可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无礼了。”
朱由校大笑着转头对着皇后说道:“这小子,这回倒是学会谦虚了,珠儿,来,等朕干了这杯酒,再好好给你说说我们大明朝的这位信王。”
原来此人就是信王朱由检,他是朱由校同父异母的弟弟,也是朱由校唯一一个存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兄弟。兄弟二人从小一起长大成人,有着严重雷同的悲惨童年,所以他们感情非常深厚。
朱由检生于北京紫禁城慈庆宫,是当时的皇太子朱常洛的第五子。他的母亲孝纯皇后不受宠,朱由检五岁那年,孝纯皇后在受到朱常洛的责骂后死去。朱由检便由西李(李康妃)抚养。不久,这位李选侍生下皇女,无暇抚养朱由检,朱由检便改由东李(李庄妃)抚养。朱由检自幼喜欢读书,心智成熟,不苟言笑,常常静心养神、正襟危坐,衣冠不整从不见人,连见宫女太监也不例外。他还时常微服私访京城市集,购买物品,体察民情,因此对物价一清二楚。信王朱由检在大臣和百姓们心中威望甚高。
俗话说,长兄为父,长嫂为母。当张嫣在席间听说信王仍然没有婚配时,就笑着对朱由校说:“臣妾看信王年纪也不小了,既然是亲兄弟,做哥哥就该为弟弟操办人生大事才对。陛下国事繁忙,不如此事就交给臣妾办理何如?”。
还没等朱由校开口,朱由检已扑通一声跪着说道:“感谢皇后的关怀,臣弟感激不尽啊!”
朱由校笑着说道:“准了准了,就依皇后之见,让她好好帮你挑选一位美丽贤惠的王妃吧!哈哈哈……”
这次中秋宴会,朱由校确实挺开心的,他感受到了久违的亲情。但是宴席散尽时,他又变得忧心忡忡起来,因为他想到了自己的使命,想起了妻子美雯和女儿,于是他即兴赋了一阙《水调歌头》:
人心比天厚,光阴渐消瘦。十五月圆,心若染愁更知秋。楼台骚客俱朽,千年玉盘依旧。月是照心镜,君喜月亦喜,君愁月更愁。
猛回首,心褶皱,志未酬。人生苦短,满腹茫然已白头。梦想铁马甲胄,现实油盐瓜豆。满斟两碗酒,一碗敬吴刚,一碗自解忧。
……
刚过完中秋节,朱由校就下诏为信王挑选王妃,并于第二年春天开始在BJ动工兴建信王府。俗话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中国古代有着极其严格的等级制度,皇帝可以在全国选秀女,天下所有女人都是皇帝的。而亲王,只能划定一定的范围海选,信王的海选范围是顺天府,只含五城两县。次年五月,礼部奏报,一共海选出七十七名秀女等待下一轮挑选。同年六月,张嫣亲自主持为信王选妃。张嫣感叹不已,虽然此番选妃的场面远没有自己当年选秀时宏大,但是程序的严格程度却是一点都没有减少啊。最终,张皇后为信王挑选了大兴县周奎的女儿为妃。
这位信王妃,姓周,名玉凤,她和张嫣一样,出生低微,父亲是大兴县老实巴交的农民。玉凤不但长相漂亮、聪明能干,还非常孝顺,是当地出了名的孝女。朱由检对这位王妃非常满意,夫妻二人恩爱有加,相敬如宾。
次年春天,朱由校派信王朱由检秘密前往扬州办差。朱由检来到扬州千户田弘遇的府上时,却发现田弘遇到外地办差去了,于是朱由检就只能在田府住了下来。
田弘遇的夫人精通音律,擅长丹青。这天下午特意设宴,请了当地几位有名的文人才子前来府上聚会,大家一起吟诗弹琴、挥毫作画,把酒言欢。田夫人此时并不知道信王的身份,只知道他是京城里派来公干的官人,虽然不知道官职有多大,总之代表夫君招待好就对了。
宴席上,风度翩翩的信王朱由检展现出了其高超的艺术造诣。无论是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都精通。让在场的人折服不已。纷纷感叹自己是井底之蛙,京城随便来的一个官员,水平居然已经超过了当地的一干名流。
正当大家酒意正浓的时候,走进来了一位紫衣少年。只见他:头戴玉冠,眉清目秀,清新俊逸,貌若潘安。这少年进来便开口道:“听说今日府上来了贵宾,都是文人雅士,这种饮酒作诗的美事怎么也不通知我一声?”
他这一嗓子,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的看向了他。只见田夫人急得面如土色,悄悄拿出手绢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原来这位公子不是别人,正是田弘遇的掌上明珠田秀英。今天她在书房看书,听丫环们说今天老妇人在陪着一群文人吟诗作赋,想不到京城来的公子技高一筹,力压群雄。这田秀英自幼跟随母亲读书,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十一二岁便能写诗,而且每一首诗都能名震扬州。后又跟着父亲学骑马、射箭蹴鞠,是个文武双全的女子。年轻好胜的她听说京城来了个牛人,打压本土文人,心里多少有些不服气,但未出阁的她又不方便抛头露面,于是她故意女扮男装,前来会会这位才子,看看到底有多厉害。
这时的田夫人也骑虎难下,只能让人安排她入座,并对朱由检说道:“这是我的孩儿,家中排行老四,才疏学浅,今天就让他来见见世面,学习学习。”说完便朝着田秀英使了个眼色,希望她不要乱来。
可田秀英见母亲大人顺水推舟,胆子就更大了。她举起酒杯,起身向前,嬉皮笑脸的对着朱由检说道:“今日能与大人有这一面之缘,实乃小生前世修来的福分。方才听下人们说今日府上来了位才华横溢的官人,在下这才冒昧入席,请大人恕我冒昧之罪。”
朱由检举起酒杯笑道:“想不到田府还藏有如此风流倜傥的公子,我今日有幸相识,也甚是荣幸。来,让我们干了这杯吧。”说完一饮而尽。田秀英饮完杯中酒后,回到座位上,接着又说道:“这样喝酒多没意思,不如请大人出几个对子助助兴,何如?”朱由检看他来者不善,也激发了他的好胜心。说道:“客随主便,还是请四公子先出题为好。”田秀英说道:“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田秀英清了清嗓子说道:“洞庭湖,八百里,波滚滚浪涛涛,徒水从何而来?”朱由检想了想后应道:“巫山峡,十二峰,云霭霭雾腾腾,祥云从天而降。”这下联对仗工整,大家都夸赞对得精妙。
朱由检也出了个上联:“日在东,月在西,天生成明字。”田秀英对:“子在右,女在左,世配定好人。”这两句对得就更精妙了,朱由检是大明朝的王爷,天下都是他朱家的,用日月构成了大明朝的明,寓意是天佑大明。而田秀英对的绝在于她本来就是女儿身,女子是半边天,有了女子世间才能真正的好。“明”字对了个“好”字,这让朱由检极为开心。
接着田秀英用古琴弹了一曲《醉渔晚唱》,这曲子不但音律优美,更重要的是意境高雅,是唐朝诗人陆鲁望与皮日休泛舟松江,见渔夫醉歌,遂写此曲。此曲所表现的内容是一个“醉”字,但这个“醉”不是那种纯消极处世的混沌表现,而是通过渔人豪放不羁的态度,借醉抒发情绪,以醉示愤,音乐表现的气质是那样的刚劲和泼辣。
朱由检听得如痴如醉,举起杯中之酒一饮而尽,然后醉醺醺的吟唱道:
钓笠披云青障绕。橛头细雨春江渺。白鸟飞来风满棹。收纶了。渔童拍手樵青笑。
明月太虚同一照。浮家泛宅忘昏晓。醉眼冷看城市闹。烟波老。谁能惹得闲烦恼。……
朱由检趁着酒性,也弹了一曲自己曾经创作的曲子,将宴会推向了高潮。曲子名为《访道五曲》,包含崆峒引、敲爻歌、据桐吟、参同契、烂柯游五个部分。该曲空灵婉约,如梦如幻,表面上曲子展现的是在探访仙人的路上,其实是作者在思考治国之道,寻求让国家强盛的出路,艺术性极高。这一曲下来,所有人都惊呆了,特别是田秀英,内心已经被这个才高八斗的男人彻底俘虏。
宴会一直进行到深夜,所有宾客皆大醉而归。
翌日中午时分朱由检才起床,洗漱完毕后简单吃了点午饭,正准备出去透透气。“四公子”笑吟吟的走过来说道:“昨天小生已见识过了大人的才华,佩服得五股投地。就是不知道这骑马射猎是否擅长?不如今天下午我们一起去山上消遣消遣。”朱由检大笑着答道:“知音难寻,我今日就陪你溜溜,一定奉陪到底,走!”于是二人策马扬鞭朝着城郊飞奔而去。
田秀英从小跟随父亲学习骑射,马术和射艺都是一流的,加上地形又熟悉,一会儿功夫就已经射了几只野兔和山鸡。朱由检从小由皇家专业人员培养军事素养,这射猎的功夫自然不会差,二人收获旗鼓相当。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可是二人胜负难分,意犹未尽。突然前面窜出了一只火红的狐狸,二人策马追了上去。追了很长时间后,分别射了四五支箭,还是没能射中这只狡猾的狐狸。二人不服气,越发的兴奋起来,快马加鞭的又追了数里山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