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这位先生,我……我听不懂你的话!”刘恺强满脸尴尬,望着眼前老外。
又跟旁边人对视一眼,希望有人救场,可谁也没吱声。
虽然是省城,老外并不鲜见,但这年代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本就凤毛麟角,学好英语、会说英语的人就更是少之又少。
组办方也没想到会有老外对中国书法感兴趣,现场也没准备翻译。
老外也听不懂刘恺强说什么,尴尬的笑了笑。
这时,一个干部模样的中年人走来问情况,身边一个工作人员忙趴在耳边嘀咕。
“咦,你不是科班出身么?”中年男人扭头问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尴尬一笑,“王主任,我是学历史的,这任务接不了。”
“你一个名校高才生,就这么几句洋话对付不了?”这个被称作王主任的中年人疑惑道。
工作人员赶紧说道,“咱们这些个科班生,英语水平就是做题行,搞实时翻译真干不了,最主要还是专业不对口。”
王主任顿了顿,又问,“我记得咱处小邵是英语专业毕业的吧?”
工作人员垫脚瞅了眼,现场还有电视台记者采访,这阵仗谁敢接这任务啊!搞不好要出洋相!
于是笑道,“恩,不过我说实话,跟老外对话,对口语和听力的要求极高。就是让她来,怕也不灵光!”
王主任愠怒道,“我不管,这附近这么多大学,你马上去,哪怕绑也要绑一个过来!”
工作人员为难道,“都这会儿了,又是周末,老师怕是早离开学校了,现在上哪儿找人去?”
“……”王主任没吱声,明显有点堵心了,手下科班生倒不少,关键时候全掉链子。
刘二和这会儿听明白了,工作人员估计英语水平不入台面,一听说要来给老外当实时翻译,一个个都露怯了。
他憋着笑,倒觉着这是个机会,走上前对老外道,“先生你好,请问你想买这幅作品吗?”
老外听到这地道的英文发音,立刻循声望去,只见一位青年男子正面带微笑的看着自己。
老外顿时兴奋起来,道:“我的上帝,终于遇上一位能正常交流的人了!”
说着,走到跟前,跟刘二和用力握了握手,道:“是的,我特别喜欢这位艺术家的作品,想买。”
刘二和点点头,转向刘恺强道,“刘老师,这位先生呢,看中你的作品了,问价想买呢!”
这次义卖没设底价,都是看着给,价高者得,有点类似于后来拍卖会。
对方又是国际友人,刘恺强有点开不口了要价,甚至下意识里还想发扬一下热情好客的风格。
刘二和倒清楚这里面门道,这年头文人都这臭毛病,面皮薄,还轻视金钱,动不动就谓之铜臭或者阿堵物。
可兜比脸还干净,发扬哪门子风格?于是笑道,“刘老师,信得过我,我来谈吧?”
刘恺强忙不迭点头说好。
“先生,刘恺强先生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有名的书法家,作品很有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