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刘二和走近,王主任正长出了口气,拍着他的肩膀,庆幸的说道:“小伙子,你出现的真是太及时了,要不是你,今天就冷场了。”
又皱了皱眉,不经意的瞅了眼身边的工作人员,道,“要不,真让人老外看笑话了,咱偌大的省城竟然连个会洋文的都没有……小兄弟,贵姓,哪儿人呀?”
“免贵,我姓刘,叫刘二和,清江的。”刘二和笑道。
“哟,缘份啦,这还算是老乡呐,我是清化的。”王主任点点头,笑眯眯的问:“小老弟,你一定是哪个大学的老师吧,不简单啦,这么年轻就当老师了。”
“不,我是南大的,今年刚入学,才上大一。”刘二和摇了摇头,答道。
“什么?你是大一新生?”听刘二和说自己是大一学生,王主任以及周围其他人都被惊的焦糊,虽说南大是名校,可一个刚入学的大学新生英语水平,竟然能到了跟老外谈笑自若的地步,而且还是一个来自县城的。
这也太神奇了吧?
王主任感叹道:“真没想到,一个大一新生英语水平竟然厉害得很!”
说罢,他又对刘二和说道,“你们清江,我去过,那地方穷啊,你能从那里走出来,不容易。哎哟,今天你可长咱安州人志气了,小老弟,可了不得啊。”
王主任看着眼前这个穿着朴素,甚至有点寒酸的小老乡,猜测从农村出来的,心里莫名的有了感触。
他也是农村出来的,被推荐上的工农兵大学,农村培养一个大学生不易啊,都说三世才能供出一个贵族,在农村三代都不一定供出一个大学生来。
他自己的英语基础几乎为零,但他还是能看得出,刘二和的英语水平应该很高,不然的话,他不可能跟这老外交流的那么顺畅,这老外也不可能这么爽快立刻掏钱。
这么一想,心里一下子就有了提携这个小老乡的意思,于是笑道,“看你英语水平不赖,我手上有个事劳神,就看小老弟愿不愿意帮这个忙?”
王主任故意停顿了下来,这事给谁不是做?关键卖人情还要看对方想法,别一口气说了,人家没接,不是自讨没趣吗?
刘二和两世为人,岂能不知,忙道,“王主任,不,王大哥,都说老乡了,您还这么客气,蒙您看得起,只要我办得到,肯定没说的,啥事您说?”
王主任道,“区里有一些做外贸生意的,都是退役军人,以前没上过什么学,文化程度不高,大老粗,生意也不大,找到局里让牵个头,找个英语老师开一个培训班,就教一些日常对话什么的,给他们扫扫盲。费用这块呢,他们出,可能不高,主要还是政府帮扶解困性质,你看……”
“行。”刘二和一口答道。
对这突然打开的的一扇门,也是拨开雨雾的感觉,现在做外贸出口的不少,但大多都处于起步阶段,请不起翻译,遇到个订单,两眼一抹黑,只能四处求人,如果有发挥自己特长,倒是一门生意。
“行吧,这事回头我汇报一下,尽快通知你。”王主任笑了下,又问,“你有培训的地方吗?”
刘二和笑道,“我想办法吧!”
王主任也想好事做到底,送佛送到西,关键他挺喜欢这个小老乡的,就道,“行了,这事让你穷学生为难了,这样吧,区里聋哑学校一直是局里对口帮扶单位,我卖个面子,暂时让他们腾出一间教室给你用,至于以后嘛……那就以后再说吧。”
“好的,谢谢王大哥,一定不给您丢脸。”刘二和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