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唐门外堡,到了唐家大院。
赵活本以为他定会欣喜若狂,可眼下却有些提不起劲来。众人见了他同小梅都惊的不轻,好在虞小梅活泼可人,不一会儿就与唐门弟子打作一片。二人将鱼肉在伙房放了,便欲先去正心堂向掌门汇报。
忽然赵活抬头向一旁屋顶望去。
那里有个女孩儿。
眉不修而自媚,目不转而多情,不必扮可爱而可爱在焉,住则其息深深,养肺金而肤白自腻,动则其筋抻抻,肝木滋乃漆闪双眸。
赵活从前以为她是世上最可爱的姑娘。如今他也这么以为。
她是唐门小师妹,唐默铃。
身挂七串铃铛从来不响,轻功之高举世罕见。
凭赵活的内力岂能发现她?
他就是能。他从来便能。
自她母亲将她托付给他,几千个日夜,他总能一眼找见她。世上如果只有一件事情是不需要讲道理的,那一定是,他对她好。
她又为何站在屋顶呢?
因为那里是自后山过来最快的路。
她又为何如此着急呢?
因为她想见一个人。
她又为何知道他已归来呢?
因为有的事情不讲道理。
四目相对。
“师兄!”
“小师妹!”
唐默铃轻飘飘的落下,勾起嘴角小小地笑。
赵活一时忘言,只是咧开嘴巴大大地笑。
过了多久?
虞小梅已把玩了袖口十一遍,现下她正要把玩第十二遍。
小师妹面上微红,细声道:“爹爹叫你回来就去见他。”她双手微微蜷起又松开,不知放在哪里为好。
赵活呐呐道:“我......我们正要去呢......”
虞小梅忽然嘻嘻一笑,弯腰牵起唐默铃一只手,道:“小师妹你带我去。”
小师妹微微一惊,求助眼神望向赵活。赵活大惊,忙道:“走吧走吧。”
虞小梅牵着唐默铃小手,活泼可爱。赵活走在一旁,心里慌慌。
到了正心堂内,便见一个青衫老者闲坐品茶。庞眉皓发,颌下长须。此刻他知有来人,抬头望来,一对豹眼,神气内敛,仍有逼人威势。正是唐家掌门,唐中翎。小师妹小跑到了掌门身后,小手轻轻在爹爹背心上拍打。唐中翎嘴角微微勾起一丝,道:“别闹,去坐好。”回头望向赵活。
赵活心头一紧,忙俯身拜倒行礼,道:“掌门身体康健,弟子实在欢喜......弟子......”赵活低着头,只觉心头糊作一团,分不清是什么感受。便听苍老声音道:“回来便好。”
有如盘古开天地,刹那间便分乾坤。赵活眼角流下泪来,他想抬手去抹,却又不敢,只能更低了头,埋首在地,好不叫掌门瞧见。只听得他轻轻抽吸鼻涕,若笑若哭。
虞小梅拜在一旁,侧头望去,眼泪正挂在赵活鼻头。她心中忽然难受起来,她也想这么哭上一场,她也想尝尝思乡的痛,思乡的苦,归家的甜。她差些伸手去抹赵活鼻尖的泪,好叫他分一点此中滋味。她默默回转头去,凄苦凄苦。
唐中翎笑道:“都快起来吧,何须多礼。本座早已听闻江陵一役,你不惧泥教法王,替魏掌门接掌,未堕唐门风骨。甚好!”赵活站起身来,望见了小师妹在小小的笑。
唐中翎正要向虞小梅说话,忽然进来名唐门弟子,急道:“启禀掌门!嵩山派释明禅师同上官娘子还有......佛手香师叔的弟子闯进来了!”
唐中翎听闻,冷笑道:“闯?”站起身来,气势逼人。他向一旁虞小梅道:“小友还请在此处歇息,恕本门先了结家事,再行招待。”又向小师妹道:“铃儿,你在这儿陪着这位姊姊。”小师妹乖巧点点头。
虞小梅忽然道:“唐前辈,赵活是晚辈好友,得他相助甚多。晚辈武功尚可,若是不嫌,愿献一分薄力。”唐中翎洒然一笑,道:“那便来吧。”赵活心下大惊,没想到虞小梅平日疯癫,此刻竟说话如此有条不紊,不禁微微咂舌。
一行人出了正心堂,到了校场。便见有一僧袍老人,身旁是上官萤和一英俊少年,正与二师兄众人对峙。
唐中翎信步走去,朗声道:“释明大师,多年前唐某造访南嵩山,您拒而不见,想不到今日竟移驾亲到蜀中访我,幸何如之。”众人见了掌门到场,士气大振,看向三人目光更透出不善。
便听释明和尚道:“唐施主说笑了,老衲凡心未尽,贪生怕死。当年你杀气腾腾,急叩寺门数十声,寺中少年僧人尽皆胆寒,以为邪祟降临,齐声诵经,清除魔障,倒非有意冷落施主。”
唐中翎淡淡道:“我以为出家人不打诳语,大师何出此言?您岂是将我认作邪祟,你无非是怕我入寺杀人。”释明和尚笑道:“老衲岂敢相欺?邪祟自然是有的,由心生魔,驱使唐施主多造杀业,那声声梵音,皆是为驱散施主心中魔障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