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广孝坐到了小凳子上,里面还有火盆,倒也不觉得寒冷。
“世子所言的财政,儒生说的‘经世济民’,都来自于先秦管仲的思想。”
管仲。
中国古代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
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
管仲出身贫苦,以商贾为业。
自幼与鲍叔牙为知己,鲍叔牙知其雄才伟略,常善待之。
后经鲍叔牙举荐管仲为齐相,齐桓公任命管仲为上卿、相国。
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对内发展工商、渔盐、冶铁,按照土地的好坏来征收租赋,主张富国强兵,增强了齐国军队的战斗力。
举贤任能,制定选拔人才的制度,整顿行政管理系统,使得行政区域更加精细化,维护了社会稳定。
对外推行“尊王攘夷”的策略,拥护周天子,实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同时与各诸侯国会盟,实现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姚广孝道:“管子是法家人物,但是他被儒家尊为圣人之父,甚至有人视其为百家始祖。”
“管子提出了‘轻重之说’。”
“所谓‘轻重’,简单点说就是铸造铜币时的重量,或轻,或重。”
“管子所谓‘轻重’,就是通过权衡货币、谷物、百物的供需、贵贱,采取措施使国家富强,并平抑物价安定民众生活。在对外方面,就是要权衡轻重,在经济上通过对外贸易和商战制服、搞垮别国。”
朱棣眨了眨眼,完全没有听懂,只是敏锐地抓到一丝灵光。
“和尚,货币在管子眼中重还是轻?”
“臣已经还俗了。”姚广孝先是纠正朱棣,尔后双手合十,道:“币重就是币贵,币轻就是币贱。币贵万物就贱,币贱万物就贵。”
“物藏则重,发则轻,散则多。”
“币重则民死利,币轻则决而不用,故轻重调于数而止。”
朱棣眼神微阖,联想起这些年钞法的现状,忍不住感到认同。
“币重”“币轻”也就是货币的价值,不是货币由它本来的质量决定的,而是货币在一定流通数量情形下,或者被收藏起来,流通中的货币减少,因而货币购买力提高,或者投放被收藏的货币到流通中,于是货币购买力又较前降低。
朱棣道:“货币没有价值,只有流通时才有价值,管子当真大才。”
姚广孝微微颔首,续道:“就如陛下所言,管子对于货币的认知,五千年无人可以超过他。”
“黄金刀币,民之通施(货)也。”
“在管子眼中,货币是流通手段,商品在社会上流通的沟道就是货币,离开了商品流通的沟道(货币)商品就无法流通。”
“所以,管子提出了垄断货币。”
“君守布,则籍于麻,十倍其价,布五倍其价,此数也。君以织,籍于系(丝),籍系抚织,再十倍其价。”
“事实上,历朝历代,朝廷都希望将货币垄断在手里。”
说到这里,姚广孝沉吟片刻,终于想到了一个好词。
“铸币权。”
“我们就将发行货币的权力称为‘铸币权’吧。”
闻言,朱棣将这三个字放在嘴里反复回味,有几分豁然开朗之意。
原来他希望挽救钞法,禁止金银流通,只需使用宝钞,又用各种方式回收宝钞,逐渐减少宝钞的发行……
这些政策的真正的目的是要抢夺铸币权。
见朱棣似是在回味“铸币权”的奥妙,姚广孝长叹一声,悠悠道:“可惜我大明丧失铸币权已成定局,他日大明若要亡,必亡于铸币权丧失导致的财政危机。”
“你说什么!?”朱棣回神,望向姚广孝。
姚广孝邪魅一笑,反问:“这不就是陛下心神不宁的原因吗?”
朱棣哑口无言,竟然一时僵住,不知该说什么。
大明丧失铸币权是必然的。
因为大明的法定货币是宝钞,俗称“厕纸”。
姚广孝补刀道:“宝钞贬值是发行制度的根本问题,朝廷规定其不兑换金银,百姓心中无法接受,贬值淘汰的命运无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