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热闹闹地过完了年,很快又到了县学开学的日子,这次周家宝带着两个儿子一起去了县城,不同的是,周重阳是去上学的,周瑞阳是去参加入学考核的。是的,周瑞阳也要去考县学了,这是他自己提出来的,陈小莲不好打击他,就想着让他去试试也行,就请郑先生帮他写了推荐信。
来之前,周家宝特意去问了郑先生的意思,“郑先生,您觉得我家这个小儿子,学的怎么样啊?”“你家老二以前怎么样我不清楚,但是我教他这两年,他学的还是挺认真的。”周家宝大喜,“那就是说能考上了?”郑先生却摇摇头,“这个我不好说,看他的运道吧。”
周家宝明白他的意思了,私下里和陈小莲说:“粽子的行李,你不用收拾那么多,他八成还是要和我一道回来的。”陈小莲有些左右为难,她虽然同意周家宝的话,但是又怕表现的太明显,会伤了小儿子的心,思来想去,还是认真给他收拾了,想着大不了再原样带回来就是了。
和两年前一样,周瑞阳被先生带走了,周家宝留在原地等他,只想着他看完赶紧出来,好在天黑前赶回家。谁能想到,还真的让他给考上了,虽然被分到了丁级乙班,但是对于周家宝来说,这已经是意外之喜了,不禁畅想起来:或许,过两年家里能再出一个秀才?真是那样的话,那可真是祖坟冒青烟了。
周家宝欢欢喜喜地把行李递给了周瑞阳,让他跟着哥哥去宿舍,弄的周瑞阳心里有些不是滋味,“爹,你就没有一点儿舍不得我?当初大哥要离家的时候,你们可不是这样的。”周家宝乐了,故意刺激他,“你要是明年也能考上秀才,我能舍不得的哭出来,你信不?”周瑞阳偷偷地在心里计算了一下自己明年考上秀才的可能性,然后默默地接过行李,跟着周重阳走了。
其实,除了周瑞阳,郑先生还帮另一个人写了推荐信,那就是黄来财,认真说起来,他读书虽然不及周重阳,但是却比周瑞阳要好些。但是黄有福家里子孙多,再加上这几年黄有福年纪越来越大,渐渐地有些压不住儿孙们,竟不能做主让黄来财去县学。
黄四牛和他媳妇自然不同意,一大家子闹来闹去,最后竟闹到要分家的地步。这些年,黄有福家除了原先的五十多亩地,又陆陆续续买了十来亩,加起来竟有接近七十亩地,这在后山村可以说是首屈一指了。
但是平均分到四个儿子手里的话,每家也不过才十几亩。而且十指尚且有长短,黄有福自然也有自己更偏疼的儿孙,他打算分家后跟着大房生活,就想着给大房多分一些。这样一来,其他几房自然不同意,有要求按人头分的,那孩子少的又不同意,又要求按男丁分的,那生儿子少的也不同意。
闹来闹去,闹出了不少笑话,最后分完家的时候,都已经快到端午了,黄来财自然来不及去县学参加考核。而且他们四房最终只分到了十五亩地,看起来不少了,但是家里有六七张嘴要吃饭,还要存钱嫁女儿娶媳妇的,又哪里有闲钱供他继续读书。
最终黄四牛把他送到镇上的酒楼里,跟在一个账房后面当学徒,想着要是将来学成了,也能到铺子或者大户人家家里当账房,也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了。
周重阳和周瑞阳放田假回后山村的时候,也听人议论了黄家的事,都有些替黄来财可惜,虽然小时候他们还打过架,但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他们自己读的书越多,就越是能感受到读书带来的好处,就很替那些因为种种原因无法继续读书的人感到惋惜。
“可惜咱们还没有那个能力,不然我真的想帮黄来财一把。”周重阳一直很看好黄来财,当初陈小莲让黄来财继续上私塾,他也是极力赞同的。周瑞阳眼珠子转了转,对他说:“我确实还没那个能力,不过,不代表你没有。”
周重阳一下子没反应过来,“什么意思?我有什么能力?”“大哥你不是廪生吗?每个月都有米粮可以领的,只要你愿意,自然能让他继续读下去。”周重阳原本想着自己吃住都在县学,没有什么花钱的机会,所以这一年以来,他名下的米粮都是让周家宝去领的,渐渐地,他自己竟然忘记这件事了。
可是他又有些为难,“我没意见,就是不知道家里同不同意。之前继续办私塾的事情就是我提议的,现在家里每年都要给郑先生那边贴上几两银子,要是我再想拿钱去贴补黄来财……”
看到亲大哥为难的样子,周瑞阳被逗笑了,“大哥,你放心吧,娘亲最遗憾的事情就是小时候没机会读书,要是你把钱花在了这里,她肯定不会有意见的。娘同意了,爹自然也就同意了。”
周重阳听的心动极了,他实在是想帮旧同窗一把,“那祖父祖母那边呢?”“哎呀,祖父虽然话不多,但向来都是怜贫惜弱的,肯定没意见。也就祖母会唠叨两句,但是她刀子嘴豆腐心,也不会真的拦你的。”
见他说的有理,周重阳就站起来点了点头,“我这就去找娘亲。”不出周瑞阳所料,陈小莲果然没有反对,不仅如此,她还对大儿子说:“不用你出钱,你的钱我都给你存着呢,留给你以后用,这件事,从家里出钱就行了。”
周重阳自然不依,“先前因为我的原因,已经让家里花了不少钱了,如今我自己有能力了,怎么能再让家里多花钱?娘,您别说了,这件事就听我的吧。”陈小莲见他态度坚决,大感欣慰,也就随他去了,反正家里就三个孩子,家业早晚都是要留给他们的。
周家宝知道这件事后,也没说同不同意,只是告诫两个儿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你们尽力了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