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月下旬的清晨,天寒地冻,愈发没有晨练之人。
李文涛领着社员,哼哈哼哈,不停地打着基础拳。本来,这是丁杰的事,但是丁杰连夜退社了。
退不退社,李文涛并不在意。
他领着社员,心不在焉,眼睛不时瞥向另一边。他在意的,只有这件事――
另一边,薛鹰指导着陈亮!
社员们都是,心不在焉,偷瞥另一边。他们不由想起,昨天那震撼人心的一幕,同时颇为羡慕陈亮拜师。
陈亮全神贯注,听着薛鹰的讲解,只觉得武道如画卷徐徐展开。
“所谓段位,你不必在意,量化武力罢了……”
原来,官协制定段位,目的是衡量武者水平。段位制不等于武道境界,有不少量化条件,方便评定与考核而已。比如青鹰武者,其中一个条件,力举五百斤。
薛鹰背负双手,高头大马,依稀可见昔日豪气。
“练武,无非打熬身体。从皮肉筋骨,到腑脏骨髓,乃至筋脉穴窍,一步步完善己身。武者没有捷径,以天地壮大自我,可谓逆命之人。
先民观万物而创功法,是与凶兽争命;古人习武术以制敌寇,是与乱世争命;近人创国术为御外辱,是与异族争命。便是养生之道,也是与时间争命。
武者,与天地争命!”
陈亮双眸愈发明亮,心里震动不已,原来这就是武者。
这才是武者!
随着薛鹰的叙述,武道的神秘面纱终于揭开一角,显出无与伦比的魅力。陈亮激动不已,仿佛找到一生的追求。
“武者无所凭借,也无需凭借,自己便是最大的凭借。”
这样的理念如一道闪电,照亮了他的心灵世界。这就是他所秉持的,一直以来,也将矢志不渝。
这段话如武道总纲,薛鹰肃穆说罢,这才介绍起具体的修行。
陈亮仔细听着,才知道武道境界并不是清晰的,大致就是薛鹰前面说的打熬身体等程序。基本与段位制持平,分别量化,比如准段位就有力举三百斤的条件。
薛鹰说到准段位,微微沉吟,道:
“小纯央我收徒,我起初不愿意。她说你逼近准段位,只用了半个月,我一点也不相信。”
陈亮愕然,自己的力量比郭小纯并不小,怎么就不相信了?
薛鹰瞧出这疑惑,淡淡说道:“单说力量,你确实够上了,可是其他的呢?肌肉、筋骨等等,你半路修行,半个月就达标?”
这一番诘问,陈亮如泼冷水,顿时清醒过来。
是了,自己半路修行,筋骨早已成型,岂是那么容易达标?比如柔韧度,郭小纯可以劈叉,自己却只能弯腰摸地。
除此之外,筋骨的硬度,肌肉的密度等等,全都是必要的条件。
另外,他对自身的掌控,也是非常粗糙的。
准段位,要求可是全面的。
薛鹰见陈亮醒悟,暗中点头,心里想:虽是半路修行,性子尚可,倒也算是好苗子。
陈亮并不沮丧,反倒跃跃欲试,问道:“师傅,那该怎么办?”
“练基础,打好底子。”薛鹰淡淡回道。
一个早上,薛鹰只说了两点,武道总纲与基础训练。后面的,即便是准段位,他也没说一个字。
拳术心法,更是闭口不谈。
陈亮一点也不在意,心下明悟,只想痛快地训练。
更刻苦,更繁重,更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