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让刘秋梧印象深刻的是沈忱,与台上的其他人不同,沈忱的演讲是真正针对台下以及全球的青少年们的。他问了在座的三十位青少年一个问题:如果要在火星上开创一个崭新的人类文明,移民们最该依托的信念是什么?沈忱给出了六个选项,分别是生存意志、法律制度、宗教信仰、科学理性、开拓精神以及仁爱之情。
投票的结果让刘秋梧很惊讶,甚至有些尴尬,科学精神和生存意志是得票最多的选项,宗教信仰、法律制度以及开拓精神也有不少的选票,而唯独“仁爱之情”只得了一票,而这唯一的一票就是他自己投出的。
不知是不是与沈忱产生了共情,刘秋梧觉得台上的沈忱对这一结果有些失望,他随后询问了这一票是谁投出的,并对刘秋梧投去了赞许的目光。他花了一点时间解释说这个“仁爱之情”并非仅仅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同时也是移民们对整个火星的情感。即便可能最终证明火星上并不存在原始生命,但依然需要对火星存有敬畏,不能仅仅将火星看成一个可以任意改造、任意剥夺的客体。
虽然刘秋梧对“仁爱之情”只有一点朦朦胧胧的感觉,但沈忱的解释让他觉得自己与台上这位即将要创造人类历史的开拓者的想法是完全契合的,他从小就热爱自然,既然人类要将火星开发成第二家园,那么这份“仁爱”的情感对于火星而言同样也是不能缺失的。
少年们总有一种莫明的期望与自信,刘秋梧相信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这让他对自己投出的那“唯一一票”的情感从尴尬变成了自豪,他相信如果让沈忱进行选择,沈忱也一定会与他投出相同的一票。
沈忱让在座的少年们将自己的选项想象成为一粒思想种子,他说,中国有句俗语叫“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虽然种子能不能最终结果是要看外在的环境的,但是这粒原始的种子非常重要,你们坚信什么,这粒种子就能结什么样的果。而如果你们的信念足够坚定的话,这粒现在虽然看来微不足道的种子在将来也许能够长成参天大树。
从此之后刘秋梧成为了沈忱的铁杆拥趸,他翻遍了沈忱的所有资料,对沈忱在火星上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沈忱虽然是一位工程学家,但他同样热爱文学与哲学,他在国内外的很多期刊媒体上都发表过一些充满情感的诗歌与散文。
他觉得沈忱总是能够给人们带来一种沉静的力量,这种力量不像路易·莫罗的那般炙热,靠得太近会灼伤自己;也不像叶莲娜那样冰冷,用理性作为一切思考的原点。沈忱给人的感觉是一种“温暖”,不冷也不热,这种“温暖”绵延不绝,不卑不亢,他的以“仁爱之情”作为火星文明根基的选项也逐渐成为了刘秋梧心中对火星社会未来期许的唯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