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的百姓,恐怕过了一个这辈子最惊悚的上元节。
那场大火已经过去,损毁的房屋街道也在有条不紊的重建中,不过这样大火留下的余烬,在人们心中堆下了一道不小的阴影。
最深受其害的,当属大宋的天子赵昀了。
他在那场大火中晕了过去,等醒来的时候,整个人都变了,变得暴躁异常,连下了十三道圣谕,要求将那些作乱的鞑子匪首捉回来千刀万剐。
为此,皇城司出动了所有的番子,禁军也派出了数万人,包括沿途围追堵截的州县官军更是数不胜数,而令人欣慰的是,连个鞑子的毛都没抓到……
伯颜等人早就规划好了撤离路线,他们连夜出逃,避开了所有的追兵,没用几天就渡过长江,回到了自家的领土,一切都很顺利。
不过这也成了宋国的不幸,很多参与追捕的禁军将领,都因为办事不利而获了罪,就连远在四川的刘整都因此获罪,理由是没有及时布防,放跑了鞑子。
刘整心里当然很不是滋味,这么远都能牵扯到自己,可谓躺着也中枪,其实他心里也明白,这是贾似道在刻意整治自己,胡乱找个由头罢了。
伯颜等人虽然这次没能干掉宋国皇帝,但他们把临安城搞得这么热闹,在上元节给了宋国皇帝一个大得不能再大的下马威,肯定会得到大汗的赞赏,这对他们来说已经足够了。
蒙哥大汗也没指望能杀掉赵昀,他也不屑于这样取得胜利,根据他的规划,蒙古铁骑将在今年兵分多路,继续向宋国发起猛攻,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彻底消灭这个又软又绵但是坚挺多年的好邻居。
赵昀没有抓住鞑子匪首,但是逮住了几个在御街上防火杀人来不及逃跑的鞑子兵,他一气之下,将这几个人纷纷处以酷刑,凌迟、剥皮、炮烙,无所不用其极。
这些在战场上杀人防火眼都不眨的猛士,面对这样的酷刑也丝毫撑不住,哭嚎求饶,求着速死,丑态尽出,赵云看来眼里,稍稍解了气,觉得这些鞑子也不过如此,都是肉长的。
出了这件事,总是有人要承担责任的,在贾似道和太子的舆论引领下,大部分的谴责之声都对准了建安王,说是建安王一直主战,对来访的蒙古使臣毫不客气,才会激怒人家,出这么大的事。
除了建安王外,江白羽也成了被针对最多的人,百官纷纷把矛头指向了这个最近出镜率很高的小人物,理由是因为他当众调戏蒙古使臣,不但把人家灌醉,还打了人家,所以人家一怒之下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这些幼稚得有些可笑的理由,倒是意外得很有市场,好在官家本人没有多说什么,这件事与其无限放大,不如大事化小,慢慢淡忘。
江白羽也听到了近日的风言风语,而且据说有官员提议严办他,不过江白羽对此一点也不上心,因为他已经有了自己的决断。
他要离开了,离开临安,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那一夜和秦大仙在城墙上交谈后,江白羽已经坚定了离开的信念,他不属于这里。
只是他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去往哪里。
今日清晨,江白羽离开家,前往了宏图别府,有离别自然就有道别,他要去向应当道别的人说一声再见。
长长的御街虽然已经清理整顿,但依然到处都是火烧后的痕迹,索性宏图别府没有受到波及。
建安王不论睡得多晚,次日也会早起,此刻他正在府中的练武场上耍着长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