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金国军队渡淮,攻占滁州,刘锜派遣将领渡淮兵败,接着金军又攻占庐州。
消息传来,顿时整个南宋朝野一片哗然。
随后,王权自卫不援,导致姚兴率领三千兵与金兵决战尉子桥兵败身死。
赵构听闻王权兵败,忧心忡忡,随即召杨存中等重臣商议御敌之策,并命其及陈康伯坐船去出海避敌。
左仆射陈康伯认为不可避敌,并力劝赵构亲征以鼓舞士气,最后赵构在众多大臣的劝说下被说动,后决定亲征。
随后赵构下旨让叶义问督视江淮军马,虞允文参谋军事。
就在这样的形式下,一道旨意快速传至绍兴府。
“张大人,官家让你进京,你赶紧收拾一下动身吧。”一个年轻太监朝张小川说道。
“公公,知晓官家为何让我这么急着进京吗?”张小川朝那太监手中塞了一块银子,然后笑呵呵询问道。
“张大人,小的只是传旨,并不知晓这其中原因。”那太监说道。
“明白了。”张小川点点头。
随后他去和工部侍郎黄中告别,然后就和几个太监一起坐船回了临安。
回到临安,张小川先是去吏部报备了一下,只是他的屁股都还没有坐热,吏部对他的新任命就下来了。
“任命张小川为军器少监,负责火药武器的改良与制造。”
接到自己新的任命,张小川顿时就有些傻眼,他不知道为何朝廷会突然让他研制火器。
其实这都怪张小川自己,自从上次爆破矿山后,很多人就知道了火药那惊天动地的威力。
后来,他又和工部侍郎黄中说过一些关于火药武器的用处,于是,就在宋金大战爆发前一个月,黄中上书朝廷,让朝廷研发新的火药武器,并且在上书中极力推崇张小川。
一开始,朝廷对于黄中的上书并不重视,直到金军大举攻宋,并且连战连捷后,看过这篇上书的一个官员想起了此事,所以旧事重提下,最后才有了急调张小川入京研制火药武器的事情。
“小川,这次回来就不出去了吧?”在以前张小川和张老头住的院子里,赵奶奶一边给张小川夹菜,一边朝他询问道。
“暂时不出去了,朝廷让我去军器监制造兵器,可能要在临安待很长一段时间了。”张小川说道。
“你现在是军器监少监,不知道是什么品级的官员?”一旁的张老头朝张小川问道。
“从六品。”张小川一边吃饭一边淡定说道。
“从六品啊,你以前是从八品,这么说来你是连升四级了啊!”张老头非常惊喜的说道。
听到张小川的话,一旁的赵奶奶也很是高兴,一个劲的给他夹菜。
“老头,我不在的这一年多里,几家作坊发展的怎么样了?还有孩子们的教育没有停吧?”张小川一边吃饭一边朝老头问道。
“几个作坊我都帮你看着呢,还行,赚了很多钱。”张老头说道。
“嗯。”张小川点点头,只要能赚钱就行。
“对了,小川,这一年我们又收养了一些孩子。”张老头说道。
“多少?”张小川淡淡问。
“这个,这个,只有五百多。”张老头有些不好意思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