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噗!”
听到张老头的话,张小川差点一口饭喷出来。
“你收养这么多孩子干什么?”张小川有些头皮发麻。
“这个,不是很多人把孩子送来吗,我想着收养一个也是收,收养一百个也是收,反正咱们家不差钱。”张老头呐呐说道,听的出来,他很心虚。
“这么多孩子你养的过来吗?”张小川问。
“这,我们请了人带孩子。”张老头道。
“……”张小川无语,这还有什么好说的。
第二天,张老头一大早就去了报社,张小川和赵奶奶则是一起去看了看孩子们,一看之下,确实是五百多个孩子没错。
以前,两人还是只收养三四岁以上的孩子,现在是婴儿也一起收养了,为了照顾这些孩子,张老头竟然还请了几十个村妇。
张小川发现,人群中还有几十个陌生的十二三岁的孩子,这不禁让他皱了皱眉头。
十二三岁的孩子,在宋朝只要再过几年就算是成年了,这么大的孩子都有了一些劳动力,谁家会把这么大的孩子送给别人养?
最主要的是,这么大的孩子已经初步有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能养的熟吗?
张小川到来,自然有人把孩子们组织起来和张小川认识一下,顺便听一下张小川的训导。
对此张小川自然是用亲切的语气让孩子们放心在这里长大,并且叮嘱他们一定要好好读书云云。
“小川哥哥,太气人了……”
趁着赵奶奶不在的空挡,赵秀找到了张小川,然后一脸气呼呼的说道:“小川哥哥,你应该说说爷爷和奶奶了……”
见到赵秀气呼呼的样子,张小的笑问道:“怎么了?爷爷奶奶惹你生气了?”
“没有,爷爷奶奶没有惹我生气,但是有些孩子却很气人。”
赵秀朝张小川诉说道:“小川哥哥你不知道,你不在的这些时间,只要有人送孩子过来,然后说两句软话,爷爷奶奶就会把孩子收下。”
“这没有什么啊,他们当初也是这样收养你的。”张小川笑道。
“我不是说这个怎么了,我是说……”赵秀一时间找不到词语形容,顿了一下她才说道:“你不知道,有些孩子,好多都是他们父母专门送过来的,我有一次听到他们说,咱们这里日子过得好,所以他们把他们的孩子送过来享福。”
“享福啊!”赵秀重点强调了一个词语。
“而且,那些父母还经常过来看他们的孩子,一点都不像是把孩子送人的样子。”
赵秀继续说道:“有一次,我听到有一家父母和他们的儿子说话,他们父母说,让他们儿子一定要好好表现,爷爷奶奶年纪大了活不了多久,等到时候爷爷奶奶死了就可以分一些家产然后认祖归宗,你说气不气人?”
不等张小川说话,赵秀又连珠炮一样抢着说道:“而且,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爷爷奶奶,但是爷爷奶奶却反而让我不要帮弄是非,真是气死我了。”
“你说的可是真的?”听到赵秀的话,张小川的脸色已经沉了下来。
以他对赵秀的了解,她应该不会拿这样的事情骗他。
“我当然说的是真的,要是有一点假,就让我不得好死。”赵秀发誓说道,以此来证明自己的话语。
“我们出去,让孩子们集合,你把只是想送过来享福的孩子给我找出来,再把没有与父母脱离关系的也找出来,我今天要把这件事处理掉。”张小川站起来朝赵秀说道。
“好,我们这就出去,那些人我都记在了本子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