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惶惶不知日将近,岁岁还堪复几何?”小蝶看秦勿用还在犹豫,焦急得喊话提醒,“再不抓住机会,今天就又过去了,拿出点勇气来,当初叫你刷存在感的时候你胆子不是挺大的嘛。”
尽管小蝶焦虑万分,但秦勿用还是有所犹豫,就在小蝶准备叹气的时候,秦勿用动了。他噌地就站了起来,三步并做两步地走到了讲台上。
万事开头难,但些阻碍被勇气重开后,后续的事情就得顺理成章。焦虑和不安逐渐排解,取而代之地是一股莫名的气。
“安静,大家安静一下,”手在讲台上重拍了几下后,他站在讲台上冲下方的同学大喊,“安静一下,我有事情要说。”
喧哗声渐渐停歇,同学们都好奇地看着他,等着他说个子丑寅卯;本来已经走出教室的老班也顿住了脚步,站在门边,一副饶有兴致的模样。
秦勿用示意靠门的同学把门关上,待大家都彻底安静下来后这才说话:“说到高一三班,不知道大家会在脑海里出现什么画面?是一间教室,还是一个门牌?”
他的问题问得很抽象,刚抛出的时候,教室里的同学都愣了一下,随后窃窃私语声响起。
等了三四秒,见无人作答,秦勿用拿着黑笔在白板上写下一个大大的人字,“高一三班代表的是这件教室里的所有人和物,包括学生老师,也包括桌椅和布局,甚至是墙角的垃圾桶。
“教室可能会变,教室里的布局也可能会变,但人是基本上不会变的,所以人才是核心,所以班上同学都是高一三班的组成部分,真正集合到一起才是完整的高一三班。
“可是一个班上有五十多个人,高矮不一,胖瘦不一,学习成绩也有好有坏,给人的印象就是一大团,就像烟雾一样。
“烟雾飘渺不定,所以学校的其他学生和老师,以及外界的家长和群众,他们对高一三班并没有一个具体的印象,甚至都不知道高一三班到底代表着什么。
“等我们到了高二,高一三班就变成了高二三班,这种改变是理所当然,甚至都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原来高一三班的核心没变,但是身份却变了。
“同样的,等我们到了高三,原本的高一三班又变成了高三三班,一次次的身份改变,让外界众人对我们这个群体的印象更加模糊,即便我们到了毕业那一天,说不定都不会有人来刻意关注我们。
“我们是一个集体,一个团体,我希望我们这个集体能够被人关注,而不是像流水一样被人忽视。铁打的班级流水的学生,但就算是流水,我也希望被人记住,而不是成为芸芸众生中普普通通的一员。
“于是我想了一个办法——把班级形象具体化,使高一三班更具突兀性和代表性,让人更容易记住。”
看了看一众同学,又看了看一脸笑意的老班,秦勿用又道:“我的建议是,为班级选出一个形象代言人,把高一三班和形象代言人进行绑定,将高一三班的形象具体化。同时让班级的形象代言人为班级创造名气,让高一三班成为被人关注的群体。
“现在我毛遂自荐,申请成为高一三班的形象代言人,担任班花一职为班级谋福利,宣传班级形象,让高一三班成为全校,甚至全县、全市、全国都最出名的班级。”
为了达成目的,秦勿用利用存在感对话语进行了强化,他着重强化了“班花”二字,一来是将班花这个名词深入人心,二来是想造成一种矛盾差异感,将所有问题都导向这个词语。
“你说的是班草吧,女的才叫班花。”有同学嚷嚷。
“男的就叫班花,没错的,就选秦勿用当班花。”
“对对,就选秦勿用当班花。”
……
一众同学开始瞎起哄,以为秦勿用是口误把班草说成了班花,殊不知他却是故意为之,目的就是让人发现其中的问题,然后把节奏带起来。
“那好,那我就担任高一三班的班——”看到气氛热烈,秦勿用在白板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然后又在上方写了一个大大的班字。
“班什么,你们说,班花还是班草?”转头看了一眼后,秦勿用又在班字的旁边写了一个草字头,这时候讲台下的同学开始大声喊了起来:“花花花,班花,班花,就是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