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的春天,一个美国历史学家访问韩国,他是来收集与朝鲜战争相关的史料的。为此,他走访了三八线附近的许多战场遗址。在途径一个名叫砥平里的小村庄时,他在当地人的指引下,发掘出了19位中国志愿军士兵的遗骸。
这批遗骸后来由韩国政府妥善收殓。1989年的5月12日,当时还没有建交的中韩两国,在联合国的协助下,进行了一次烈士遗骸的交接。韩国政府在板门店将19具志愿军烈士遗骸移交给了中国驻朝鲜大使馆,这批遗骨后来被安葬在了位于朝鲜开城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里。
然而让人好奇的是:砥平里只是三八线南边、北纬37度线附近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距离韩国的首都首尔有80公里。为什么这么多志愿军烈士的遗骸会出现在那里?70多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中,那里究竟又发生了什么呢?
让我们回到横城反击作战取胜后,志愿军按既定计划,下一个进攻目标便是砥平里。
1951年2月11日18时,横城反击战发起后1个小时,邓华在命令各部对横城以北之敌实施围歼的同时,电示作为预备队的第39军主力及第42军第126师:“向砥平里之敌逼近,以监视该敌,如发现南逃,即应以勇猛动作截断该敌”。
12日8时,志司发电致邓华及第39军军长吴信泉、政委徐斌洲,指出:
韩军伪8师已基本被歼灭,战役的突破口已经打开,敌军可能动摇。应考虑如何使用第39军主力及第42军126师,最好是以一部分兵力正面牵制砥平里之敌,主力则迂回至敌军侧后,趁其撤退时在运动中加以歼灭。
在志司和邓华看来,砥平里的战斗是横城反击作战结束后顺势而为的行动。
他们认为,一旦横城以北的缺口被突破,砥平里的敌军必然会动摇并开始撤退;在敌军撤退过程中歼灭他们,应该并非难事。
此外,攻打砥平里的兵力早有部署——第39军的主力原本承担着机动作战任务,此时正好可以派上用场。
在顺势解决砥平里问题时,志司和邓华更为关注的是从横城向原州推进扩大战果的行动,因为相较而言,原州方向对整个战役的全局影响更为重要。
12日,志司分别向邓华、韩先楚、金雄发出数封电报,内容均涉及向原州及其南部地区的进攻计划。
十几天前,中央在给志司下达立即发起第四次战役的电令时,曾提出一个目标:以主力向原州方向突破,成功后直取忠州、荣州、安东。彭德怀当时对此感到十分为难。然而,横城反击作战获胜后,向南推进以实现毛泽东此前设定的目标,似乎又变得有了希望。
当然,志司也深知,尽管横城反击作战取得了胜利,但战果毕竟有限,尚不足以撼动敌军的整体攻势布置。敌军既可能放弃横城,也可能在横城、原州地区重新集结兵力,形成纵深防御。
因此,“只有在消灭美军两三个团以及伪军两三个师之后,39军、40军、42军才能向原州以南和长院湖地区推进,威胁敌人后方的供应线,这样才能迫使东西两线的敌人撤退”。
于是,迅速利用横城北部打开的缺口,扩大战果,成为接下来的主要任务。邓华依据志司的指示,迅速制定了“歼灭逃至原州敌军”的计划,并将该部署下达给各军,同时上报志司,转交韩先楚和金雄。
当时的设想是,在解决了砥平里问题之后,进攻原州的行动将全面展开。然而,无论是彭德怀还是邓华,都没有预料到砥平里会爆发一场意义重大且深远的恶战。
在他们看来,横城一旦攻占,砥平里将变得更加孤立。此时该地的美军已无处可逃,成为易于攻克的目标。这一看法与横城反击发起前将砥平里视为坚固防线的观点形成了鲜明对比。
当时,志司和邓华对砥平里的敌情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一致认为该地敌军战斗力强,难以攻克。
志司在2月8日致邓华、金雄、韩先楚及各军军长的电报中,以及10日致中央的电报中,都明确指出砥平里的敌人是劲敌,如果强行进攻,一两天内难以解决问题。因此,他们决定先攻打横城,而不是砥平里。
横城出击获胜后,几乎在一夜之间,所有人对砥平里的敌军判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被视为劲敌的对手,瞬间被认为不堪一击。
并且这种看法从上到下普遍存在,竟无人提出异议。这一现象正折射出横城胜利后指挥官心态的转变。
邓华判断美军即将在砥平里撤退,此时他最为关切的是抓住敌军,防止其逃跑。他认为,只需迅速调动几支部队,从南方包抄、北方施压,便能解决问题。
很遗憾,当邓华倾向于先攻打横城时,李奇微的判断却与韩先楚一致。他坚定地认为“砥平里是阻挡中国军队推进的关键所在”。
如果志愿军成功占领砥平里,美军第九军在西线的右翼将完全暴露。一旦志愿军从砥平里发起进一步进攻,李奇微的防线就会全面崩溃,西线美军将失去进攻据点,迫不得已大幅撤退。
邓、韩之争的核心就在于这一点。韩先楚认为,西线的大量牺牲是为了东线反击铺路,而东线反击的真正目标是打开缺口,绕到西线美军的侧翼,进而迫使李奇微全线后撤,以稳定战局。基于这一战役目的,砥平里才是扭转局势的关键。
如果只是攻下横城,无论歼敌多少,也只能算作一次战术胜利,只有拿下砥平里才能真正改变全局。先攻下横城再打砥平里,会让我军锐气消耗殆尽,而美军则能依靠其强大的机械化力量迅速增援砥平里,堵住缺口,这样东线的反击就无法实现迫使李奇微停止进攻的目标。
果然应验了韩先楚的不幸预言。在横城战败之后,李奇微全力调兵增援砥平里。
根据美军战史记载,志愿军在横城进行反击后,美军曾一度考虑从砥平里撤退。
阿尔蒙德推测,横城之战结束后,中国军队的下一个攻势目标将会是第10军的核心防区。为了防止中国军队向己方纵深发起突袭,他决定在原州前方构筑牢固阵地,并与右翼的韩军第3军团相连,形成一道新的防线。
当横城以北的韩军各部在遭受重创后纷纷向南撤退时,砥平里两侧的美军部队也在加速撤回。在这样的局势下,从砥平里撤离似乎成了顺理成章的选择。
第23团战斗队的指挥官弗里曼也打算撤退。
2月13日中午,阿尔蒙德乘坐直升机抵达砥平里,弗里曼亲自向他建议:为了避免被包围,部队应尽快撤离砥平里。当天晚上先撤出后勤部队,次日再撤出主力部队。
阿尔蒙德同意了这一安排,计划将撒下的第23团战斗队部署到约20多公里外的骊州地区,与西线第9军的防线接轨,目的在于阻止中国军队向骊州至原州一线以南进行机动作战,或向北发起牵制作战。
然而,李奇微坚定地否决了这一方案。
13日中午,麦克阿瑟再次飞往水原,听取了李奇微关于作战方针的汇报后,他指示第8集团军必须坚守汉江一线。麦克阿瑟认为,中国军队目前尚不足以取得决定性胜利,因为他们的“作战能力与其距离鸭绿江的远近成平方或立方反比”。他坚信,美军能够守住汉江防线,直至“最为关键和决定性的一战到来”。
他发出警告:“一旦我们撤出这条防线,形势将失控,何时才能重新稳住局面将难以预料。”
李奇微向麦克阿瑟保证,他会命令西线美军全力固守汉江边的阵地。同时,他指出中国军队在横城获胜后,很可能趁势向汉江以南展开迂回攻击,这将对西线美军的侧后造成重大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横城以西、如今已成为“孤岛”的砥平里,其战役意义开始凸显。
如果撤回该地美军,虽然可以让一个团级战斗队摆脱险境,但其可能带来的后果将极其严重,不仅会使西线美军侧翼暴露,还可能动摇整个第8集团军的战线,进而使美军前期的作战成果付诸东流,并且未来的反击行动也将失去支撑。
因此,当面对是否撤退砥平里的方案时,他的回答只有一个字:不!
李奇微不仅下令死守砥平里,还要求东、西两线的美军迅速集结兵力支援砥平里。他的这一决策对后续战局的发展,产生了连他自己也未曾预料的影响。
志愿军在战前估计砥平里的美军兵力不足4个营,甚至可能只有一两个营。然而,实际情况是,驻守砥平里的美军以第2师第23团为主,并与法国营组成了一支加强团的战斗队。
该部队的总兵力包括4个满编的步兵营,以及第1突击连、第37野战炮兵营、第503野战炮兵营B连、第42自动高射武器营B连和第2战斗工兵营B连。加上炮兵和坦克分队的力量,美军兵力合计相当于6个营,总人数在6000到7000人之间。
炮兵和坦克分队配备了24门105毫米和155毫米口径的榴弹炮、51门迫击炮、21辆坦克,以及6部半履带式四联装自行高射机枪和4门履带式双联装自行高射炮。正是这些装备为美军后来在砥平里成功固守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当时志愿军的部署调整中,已显露出某种轻敌的情绪。原本计划集中8个团用于攻打砥平里,其中包括第39军的115师343团、344团,第40军的119师356团、357团,120师359团,以及第42军的125师375团、126师376团、377团。此外,还包括炮兵29团的2个连,炮兵42团的1个连和炮兵45团的1个营。
在满编状态下,志愿军的8个步兵团加上配属部队,兵力总数接近3万人。然而,必须特别指出的是,经过前三次战役,志愿军各部队的减员极为严重。以40军为例,入朝时该军有人,而到第四次战役参战时,人数已减少至仅人。由此可以推测,每个步兵团的兵力大致在1500到2000人之间。结合加强和配属的部队,志愿军在砥平里参战的总兵力大约为1万5千人。
由于时间紧迫,无法及时调集部队,导致砥平里的兵力瞬间减少了一半。攻击兵力减少的直接原因在于,原本计划用于砥平里的第39军主力,并未处于预定位置。在准备和执行横城反击作战的过程中,第39军被拆分使用,第117师归属第42军指挥,承担横城西北的穿插迂回任务;而第115师和第116师作为邓集团的预备队,负责机动作战。
军长吴信泉对此部署感到不可理解,特别是对第115师和第116师的使用方式颇为不解。他们先是被命令东进至龙头里,还未完成集结,又被转命南进;横城战斗刚结束,第115师又被要求掉头向西,参与砥平里的战斗。
吴信泉埋怨道:部队在战场上这样兜兜转转,拖下去也会被拖垮。
由于第39军主力暂时无法到达,邓指决定由119师师长徐国夫负责此次行动的统一指挥。40军119师的356团和357团,120师359团,以及42军125师375团共四个团将共同进攻砥平里。这一安排不仅使攻击兵力减半,还导致参战部队在建制上分散——这四个团分别隶属于两个军、三个师。
在第三次战役结束后,邓华总结了此前几次战役的作战经验,特别强调“对美军作战应以绝对优势的兵力为基础”。他还提出了具体的量化标准:在运动战中,对韩军的作战应保持三比一的兵力优势,某些情况下可以二比一;而对美军作战则通常需要五比一的优势,偶尔可以三比一,“若进行攻坚战,兵力还需进一步增加”。
然而,此次进攻砥平里时,双方兵力对比远远未达到这一标准。
最初计划动用8个团,若砥平里的敌人确有撤退迹象,这样的兵力或许还算充足,但现实情况是,他们面对的不是流动的敌军,而是固守的防御部队,且实际参战兵力还减少了一半,首日投入战斗的兵力甚至更少。仅从这一点看,胜算已十分渺茫。
更糟糕的是,进攻砥平里不仅兵力不足,而且全然缺乏对攻坚战和啃硬骨头的充分准备,为后来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砥平里是一个坐落于山区的小镇。这里有两条公路分别从骊州通向杨平和洪川,在小镇的边缘交汇。此外,一条从原州通往汉城的铁路也从小镇的南面经过。镇内有一条溪流,自西北方向流向东南。
小镇四周被一圈低矮的山丘包围,北面是凤尾山(216高地),南面是望美山(397高地),西北面是葛芝山(345高地)。凤尾山东南侧的229高地和望美山北山脚下标高不过百米的马山,是距砥平里最近的两个制高点。
第23团战斗队于2月3日进驻砥平里,至志愿军发起进攻时,已有10天的防御准备。在此期间,美军进行了挖掘壕沟、修筑地堡、布设地雷和照明汽油桶,并且测定了射击参数,组织火炮试射,协调步兵、坦克与火炮的协同作战,同时还储备了大量的粮食、弹药和其他物资。
当志愿军开始进攻时,砥平里已经成为一个戒备森严的据点堡垒。
在砥平里这样的地形上组织防御,通常情况下,防御战术要求将设防重点放在外围高地的控制上。然而,这次美军的防御部署却打破了常规。指挥官弗里曼上校将所有兵力集中在以小镇为中心的一个较小区域内,形成了一个直径约1.6公里的环形防御圈。这个防御圈的核心布置了6门155榴弹炮、18门105榴弹炮、12门四管速射自行高炮,以及20辆坦克和51门迫击炮。
防御圈内的大部分阵地并未设置在高地之上,而是位于高地边缘或靠近小镇的几个低矮山丘上,甚至有些阵地设在结冰的稻田中。尽管这样在某些方向上放弃了外围制高点的控制,但由于防区范围的缩小和兵力密度的增加,反而增强了防御的抗打击能力和韧性。
防御兵力的配置如下:4个步兵营沿着环形防御圈展开,法国营驻守西侧,北、东、南三面则由3个美军营分别负责。另有一个突击连和一个战斗工兵连作为预备队待命。一线各营、连、排的阵地严密相连,毫无间隙。前沿阵地及各接合点均铺设地雷,拉设铁丝网,并辅以火力覆盖。坦克以及具备平射功能的双管高炮和四联装高射机枪已进入阵地,既增强了一线防御火力,又可作为机动火力点灵活运用。
榴弹炮和迫击炮被部署在防御圈的中心,以便对远处高地上的敌方攻击部队进行火力打击,从而阻止敌人用轻武器对防御圈内的目标实施有效射击。
弗里曼甚至命令士兵泼水结冰,以阻挡志愿军战士们的冲锋。同时,空运来足够维持十天的食品和堆积如山的弹药。这么一番布置,砥平里已然变成了一个难以攻克的钢铁堡垒。
在战后总结中,志愿军认真回顾了砥平里美军的防御部署特点,并指出:
防御的突出之处,在于精准抓住了志愿军攻击火力不足的弱点,因而大胆将兵力集中靠拢于仅约2平方公里的狭小区域内,这样既无需顾忌对方火力打击,又能形成有利的集中防御态势。
具体表现为:兵力密集,具备反击能力;火力集中,可形成密集火网;防守区域小,指挥灵活,行动统一;不易被分割且便于空投补给,即使被包围,也能长时间持续作战。
志愿军在砥平里发动攻击的部署基于两个错误判断:首先,低估了正面敌军的兵力,将一支完整的美军加强团级战斗队,误认为是实力较弱的小股部队;其次,未能准确预测敌军的下一步行动,将已决心死守的敌军误判为即将撤退、无意抵抗的部队。结果,一场攻守易势的激烈血战在砥平里展开,志愿军也为轻视敌情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1951年2月12日,第40军119师师长徐国夫前往邓指的驻地放谷,接受任务指令。
邓华当面对他说明:由第119师组成前线指挥部,部署在长海北侧,统一指挥本师第356团、第357团,以及第120师第359团、第125师第375团,并在军炮兵团的配合下,于13日晚开始进攻砥平里。
邓华对徐国夫说道:砥平里的敌军不足四个营,必须迅速抓住机会,千万别让他们逃脱。对此,徐国夫立刻建议,由于对敌情和地形不熟悉,参战部队尚未集结、调整到位,师部与各团之间也缺乏有效的沟通联络,未进行实地勘察,难以形成统一的行动,因而请求将攻击时间推迟一天。
事实上,徐国夫之所以请求延迟攻击,还有一个未曾明说的原因,那就是他指挥的这四个团战斗力并不强。第119师中最强的第355团已被调配至第118师参战,尚未归队;剩下的两个团,第356团和第357团,在战斗力上只能算是三等团;而第120师的第359团在此前的战斗中伤亡惨重,尚未得到整补;第125师的第375团与敌军对峙多日,部队也十分疲惫。
以这样一支临时拼凑的队伍进攻已经做好防御准备的敌军,徐国夫心中没有太大把握,因此建议推迟一天进攻,这样,第355团或许能够归队参战,战斗将会更加顺利。然而,邓华以敌人可能趁夜逃遁为由,拒绝了这一请求。
9月13日上午,徐国夫按照邓的指示,召集四个团的指挥员开会,安排战斗部署。
13日17时30分,第119师指挥各部队陆续向砥平里展开攻势。
第一晚的战斗进行得跌跌撞撞,颇为不利。
从接到任务那一刻起,徐国夫就隐隐感到不祥,战前准备工作都没有来得及怎么做,就投入了战斗。地形没实地勘察,地图和实际情况也存在很大差异;对敌情也不够了解,东线指挥部说砥平里只有一两个营的敌军在逃命,但侦察报告却显示,敌军不仅没有撤退的打算,反而在大规模挖掘工事,准备死守,并且人数远远超出一两个营。
更难受的是,参与围攻砥平里的部队建制混乱,前后投入了三个军的八个团,有些团长的名字他甚至都叫不出来。此外,由于通信落后,各团在战斗中完全无法协同,只能各自为战。
按照计划,第119师指挥下的4个团从东面和北面进攻砥平里,然而,当晚与美军真正交火的只有第357团和第359团。奉邓指命令配属第119师的炮兵第42团,由于白天遭到敌军空袭,陷入瘫痪,未能进入阵地。第375团通过401高地后与师部失去联系,未参与战斗。
第376团按照计划推进至363和319高地,未发现敌人。继续向前行进至望美山、马山一线时,天色已亮,于是停止了攻击行动。实际上,他们并未与砥平里驻守的美军发生交火。
第357团和第359团各投入两个营,夜以继日地与砥平里的敌军展开激烈战斗。然而,兵力未占优势,炮火支援更是匮乏,增援的炮兵未能带来任何火力,甚至连部队自有的迫击炮也因弹药不足,无法提供最基本的火力支持,因而无力攻破敌人的坚固防线。
经过一整夜的激烈血战,徐国夫的两个团奋战至天明,却未能攻下敌军的主阵地,反而造成了大量伤亡,远超预期。
在这晚,美军的火力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砥平里防御圈内布置了96门各类火炮,包括坦克炮、迫击炮以及可平射的高射炮,每门火炮平均发射250发炮弹,总共射出了2.4万发炮弹,给志愿军的攻击部队带来了严重的伤亡。
这一夜,砥平里其他几个方向的志愿军也遭遇了不小的困难。39军的团长王扶之,在占领一个山头后以为打到砥平里了,然而仔细核对地图时,却发现不对:“妈的,怎么是马山……”
这一带尽是连绵的山岳和丘陵,地形和高度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到了晚上,更是难清晰的辨认出到底是什么山。
42军的张志超团长还要离谱。他在击溃一股美军后,激动地报告“已经占领了砥平里!”实际占领的地方,是和砥平里很像的一个地方,叫田谷,也是一片开阔地带,还有样子差不多的房屋、公路和铁路。除了铁路的走向有些不同,其他地方简直和砥平里一模一样。田谷和砥平里只是朝鲜中部成千上万个外观相似的山村中的两个。等到情况搞清楚时,天已经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