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墙边的柴棚下面,早就腾好了一大块地方,古成冶带的石炭都堆了进去。按杨铮的要求,送来的石炭有块状的,也有近似于粉末的,在棚子下面各堆了一堆。
制作蜂窝煤的法子,杨铮上次去城里时便和古成冶说过了。作为成日玩火的冶铁匠人,这道理一点便知,制煤的模具也做了出来。古成冶说他已经试制了一些“蜂窝煤”,烧起来果然省事。
待炉子安置完毕,古成冶便要告辞。
杨铮道:“古大哥难得来一趟,此时天色还早,不妨多呆一会。我见你带了不少羊肉过来,正可以做一种吃食,请你品尝品尝。”
古成冶笑道:“这会离饭时还早,我可还不饿呢。”
杨铮道:“你就当是小食,保证是你没吃过的。”
古成冶听杨铮这样一说,也不禁有些好奇,便不急着走了。
杨铮让月盈拿了条羊腿,洗清之后将上面的肉剔下来切成小块。又到门外的柳树上折了些筷子粗细的枝条,截成尺许长,将切好的肉串在上面。随后在院子里摆了火盆,生了炭火,将串好的肉放在上面烤了起来。
烤肉自然并不稀奇,古成冶偶尔也会吃上一回。但像杨铮这种烤法,却还是头一回见到。只见他在肉上淋了些油,一边烤一边翻转,时而往上撒一些调料。那白色的自然是盐,青黄色的闻着味道便知是小茴香孜然,而另一种红色的粉末却不知是何物,落在炭火上立时散发出呛人的烟来,颇有辛辣之感。随着肉香散出,与那几种味道混合在一起,便成了一种很奇异的香味。
杨铮先烤了十几串,闻着烤肉的香味,已不禁有些垂涎欲滴。待到烤得差不多时,先拿起一串尝了下,自我感觉味道很不错,再将其余肉串分给大家,说道:“小心别烫着。”
古成冶接过来吹了几下,咬下一块来,还没嚼上几口眼睛已瞪直了,随后几口将那一串烤肉吃完,连赞好吃。
杨大力吃了一串,也道好吃。古成冶带来的那两个伙计更是吃得眉开眼笑,说道从末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
然而也不是所有人都买账。张氏吃了一串之后便不再吃了,显然对这味道并不怎么喜欢。月盈只是吃了一块肉,便捂住了嘴,似乎颇有些难以下咽。
杨铮见了,便拿过了她的那一串,说道:“既然吃不惯,就不要勉强了。”
月盈面孔微红,说道:“我来烤吧。”
杨铮道:“不用不用,你既然吃不惯,闻着这味道怕也受不了,再去串上些肉来吧。”
虽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吃,但见老爹和古成冶等人都很受用,杨铮心里已是相当舒畅。相较于前些天在吕成亮家的那次番椒品尝活动,这一回已算是大获成功了。
上一回用番椒烧制的几道菜,秀才们反响并不热烈。除了说这东西吃了会比较下饭之外,再没多少积极评价。杨铮本以为是厨子功力不到,或是自己指导失误,但尝了那些菜后,便知道问题不在于此。
后来他想明白了,番椒并不是鱼翅熊掌那等珍馐佳肴,只是一种味道独特的菜蔬或作料,而在人们的口味上,总有个习惯和接受的问题。
能在秦州见到番椒,说明这东西传到大明应当有不短的时间了,士人多有盆栽此物者,风气的形成也是需要一个过程的。然而以吃著称的天朝子民,并没有很快将这东西列入食谱,应当有其客观原因。
番椒传入的途径,应是在广东、福建沿海一带,随着与西方人贸易带来的。便是在后世辣椒风行天下之时,那里的人也不怎么爱吃这东西。
另外相较于士人阶层,大概平民百姓对此物的接受会更快一些,因为这东西能促进食欲,便于下饭。
秦州的普通百姓,一年中有大半年都在吃高粱。这些人家中大都不富裕,往往一两天才能吃上一次盐。而没有盐的高粱饭,实在是很难下咽。若是作以辣椒,虽不能替代盐的功用,至少能让人比较顺畅地把饭吃下去。
有鉴于此,杨铮觉得番椒在秦州还是很值得推广一下。至少种这东西不用交税,得来要比盐容易许多。赵澍坪从分司园中弄来的番椒,都被他带回了家,用线串了挂了起来。今日烤肉所用的辣椒,都是已经干透之后取了籽的。
杨大力吃了几串烤肉,取了一坛酒打开,给古成冶等人都倒上了。几人边吃边喝,颇感痛快。烤肉中加了辣椒,实是让人吃起来有些欲罢不能。
杨铮给他们烤肉,也就很有劲头。心想:“哪天让那些秀才们也尝尝这个味道,就不信连烤羊肉串也没人欣赏。大姐夫总念叨着要做点什么,卖牛肉面恐怕还不如开个烤肉铺子。不过今年肯定不成了,待明年种下大片的辣椒,又培养起一些吃货帮着宣传,那就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