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今年咱们的茶叶销量很好。上次您叫人给江妃娘娘和皇上进献了新茶后,盛京的贵人们争相在咱们铺子中预定。”
颂枝说着递上了账本。
苏璃看着账本上那些进账,心情就如这茶山上的春风一般舒畅。不光是临安府的茶叶,前几日闽南那边也递来了消息,那边的生意也着实不错。
光是茶叶一项的进账,就能平了她捐出去的那些钱粮的账。
“捐出去的粮食,今日一早已经派人送到了府衙,府衙的师爷当面验收的。听说,这次钱夫人筹集的粮食再加上官府的储备粮已经远远超过了临安府的筹粮任务。”
听着外头的消息,苏璃道:
“这批粮食运到渭州足够大军吃上一个多月,也算是尽了我们的绵薄之力了。”
“派几个弟兄,跟着送粮的队伍。另外再叫人快马加鞭,将这边的消息速速告诉苏先生,这么多粮草事关重大,叫他派人接应。”
“是!”
从临安府到渭河中间相隔千里,这么多粮食要押送过去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更何况这件事情有卢姨娘参与其中,苏璃就不得不多长一个心眼了。
“夫人,三奶奶来了。”
外头丫鬟禀告。
三叔母是一个人来的,五姑娘裴瑶并没有一同来。
“她呀,出去玩去了。”三叔母拉着苏璃寒暄了几句后,道:
“昨日在钱府,璃儿你帮她撑了腰后,约瑶儿一同出门游玩的人就一下多了起来。我看着她已经很久没这么高兴了。一早就收拾打扮出门了。”
苏璃笑道:
“瑶儿年轻,正是结交朋友的好时候。”
“是啊。看到她开怀,我也安心了。就等着给她相一门好亲事,以后相夫教子过安生日子。”
说到裴瑶的婚事,苏璃顺便就提起昨日钱夫人的话。
“三叔母,你觉得钱夫人如何?”
“她啊!”
三叔母喝了一口茶,道,“你别看她整日笑呵呵的跟个笑面佛似的,其实她心里比谁都苦。”
三叔母打开了话匣子。
“钱家二爷死得早,留下两个儿子。钱夫人好不容易养大了两个儿子,就等着长子能继承家业了,结果五年前一场人祸一死一伤。小儿子至今尸骨都没有找回来。大儿子下身瘫痪,听说五年不曾露面了。”
听三叔母说着钱夫人府上的事情,苏璃心中百味杂陈。
要不是今日三叔母说的,她光是看钱夫人每日乐呵呵的样子,打死都不相信她竟经历了这么多苦难。
这还真是个奇女子啊!
昨天临走的时候,钱夫人明显意有所指。既然不是给钱瑾儒提的亲,那就是她家大郎了?
难怪钱夫人话说一半又咽了回去。
瘫痪在床的大公子,纵使家财万贯也难以启口向她家裴瑶提亲吧。
“璃儿,你打听这个干嘛?”
三叔母说完,看着苏璃。
“没什么。三叔母,那钱家的二公子钱瑾儒你听说过么?”
“他呀,那可是临安府有名的贵公子,才华横溢貌比潘安。这么跟你说吧,咱家珩哥儿在盛京城吃香吧,那你就把这钱家二公子想作是珩哥儿在临安。”
“对了,璃儿你打听他做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