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佛窟,武威以西,经张掖,酒泉,再往西才能到。好在宋玉,这些年除了练剑,要说其余在行的本事,赶路,还真算算。
来来回回,西北、朔方都去了。此次再去了石佛窟,这天下十三州,益州、凉州、朔方算是走完了。
石佛窟,据说最初就是一位僧人经过,正值盛夏。光照下,大漠如金,宛如宝殿。一起飞,沙鸣声四起,宛如梵音。这僧人顿有所悟。便在石壁上以毕生所写,开凿作画,传扬佛法。
之后,不知又来了多少位僧人,也不知过了多少年。有一队异邦之人,在大漠中迷了路,误打误撞,才见到了满石壁的画像、雕刻、经文。
消息传开了。各地僧侣纷纷前来,有的来了也不走了,留下,又新凿一洞,留下自己的画。
往后,信佛之人也来了。
不信佛的也来了。
游人来了,文人来了,生意人也来了。
石佛,石洞、石画,由起初的几个,到了如今的上千个。一眼望去,蔚为壮观。
石佛窟周边硬是盖了房,有了田舍。渐渐便成了一座城。之后,官府便派遣士兵驻扎此地,维持秩序,同时也保护来往旅人商户。
宋玉赶到此地,佛会已经开始,将持续三日。没想到,如此多人。一想,当下首要是去找间客栈。
这回没花多长时间便找着了。小客栈,连个名字也没去,就一块麻布。写着一个宿字。就四间房。一对中年夫妇,一个小伙子,三人。
交了房钱,宋玉要了两道热菜。正坐着吃。
一僧人经过,瞧上宋玉几眼,便走到宋玉身边。
弯腰单掌作揖道:“阿弥陀佛,施主,可否讨口水喝?”
宋玉一看,僧人圆脸光头,挂着佛珠,衣戴齐全也不似作假。递上一碗茶。
道:“大师,请!”
僧人缓缓喝上两口,盯着宋玉道:“我观施主面相,是慈悲之人,有福报。家人和睦、安康。不知来此地,是祈福还是还愿?”
宋玉瞧着僧人是不想走的意思,又不可直说,只好说道:“就是来看看,没见过,新鲜。大师您有话直说!”
僧人道:“施主与我佛有缘。贫僧送施主一件东西,算是结个善缘。”说着,怀里掏出一串念珠,就要拿给宋玉。
宋玉一惊,赶紧起身摆手,拒绝。道:“大师,不可,不可。谢谢您的好意!”
僧人也不急,硬想往宋玉怀里送。一边说道:“这念珠可祛邪挡灾,有佛性。就是送与施主!”
宋玉以手拦着。极力推辞,急道:“大师,东西我不能要。您收好。”
见着宋玉不为所动,僧人收起念珠,又问道:“敢问施主生肖?”
宋玉随口回道:“亥猪”
僧人脸色一变,道:“施主,今年犯太岁,运势凶险,不可不防!”
犯太岁,民间是有如此一说。宋玉自然听过。
僧人始终看着宋玉脸色,接着继续说道:“今年是小龙年,不光猪,生肖里蛇、虎、猴,均有相冲。只是你的,相较最为凶险。敢问施主可否告知生辰?”
这一下,宋玉懵住了。自己何年何月生知道,可什么时辰,只有他爹娘知道。其余亲戚生他时又均不在身边,也就无人知晓。
此事是这么些年,第一次有人问他生辰八字。宋玉不禁自嘲笑道:“大师,您不会是又要拿东西,替我化解这犯太岁吧!”
说罢,从怀里拿出十文钱,拍在桌上。道:“大师,您说了不少了,我也不是贵公子,就这些钱,您看还要继续往下说吗?”
僧人明知宋玉有赶人的意思,看了一眼桌上的铜钱,略微思索,仍拿出一个红色小锦囊的东西放在桌上。
道:“施主,此物你随身带好。”
忽然,客栈外又是一声:“阿弥陀佛!”
就见这僧人浑身一抖,桌上钱也没拿,扭头便跑出去。
宋玉是一头雾水。就见又走进些和尚,三人。居中之人,瞧着宋玉有看到桌上的东西。道:“施主,还好没损失钱财。我等乃东禅院僧人。按例巡视,此地僧人众多,真假难辨,焚香祈福还是到禅院为好!”
这群和尚说完便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