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初到,不明。一脸疑惑,找来店家小二。这才得知一二。原来,石佛窟名气大了之后,各地僧人齐至,有些不愿走的,便在此地盖起了禅院。如今有东西两院,每日需轮流巡视。防的就是假冒之人,拦街兜售各类与佛有关之物。
吃完饭,宋玉便前往石壁游览。这一看,才明白为何在这大漠深处,能修起一座城。
石壁上画竟是五彩斑斓、栩栩如生。
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
东王公、西王母、伏羲、女娲。
有极乐之地,也有幽冥深渊。
不光是画,佛经。好些故事,宋玉也是第一次见。虽然,不信佛,此行也没有他求,就是凑个热闹。可这一幅幅看下来,就如同一本巨型画册,眼前一页一页打开。宋玉看的很认真。
直至天色变暗。人也少了,四周静了许多。
宋玉左右一瞧,居然又见着了那假和尚。此时,身边还站着几人,一看装扮多半也是来游玩的。假和尚指着壁画,像是对这些人在做着讲解,面色肃然。
宋玉心道:胆子是真大啊!这扮相、神情,真不像是假的。
缓步走近,也跟着听听说些啥。
这一听,宋玉是不得不赞叹。这假和尚,说的和自己看到的文字注释几近相同。就连经文,本就生涩难懂,这假和尚竟能全文通背,不仅如此,还能将以大白话说与寻常人听。
宋玉越听越觉着这假和尚有意思。自认也看过不少书,谁真有学识还能辨别一二。眼前这假和尚不一般。
等着这假和尚送走最后一拨游人。往远了一瞧,正好与宋玉看个正着。假和尚先是一惊,随即便有些尴尬得笑道:“施主,真是有缘人啊!”
宋玉走近,拿出十文钱,道:“大师,钱您还没收呢!”
这假和尚接过钱直接入怀,也没数。宋玉也没多说,扭头就往回走。
却被叫住,假和尚道:“贫僧法号:不懂!敢问施主名讳,我还记着!”
宋玉道:“大师叫我宋玉即可。”
不懂看着宋玉,神色纠结,最后小声问道:“宋施主,早些时候,小僧不辞而别是事出有因。若是你不急,可否随我去一处,自会明白。不远!”
两人走过石壁正面,在整座石壁侧面一洞窟前停下。洞前有一栅栏,不懂走进洞中,点上灯。
朝着外边的宋玉喊道:“宋施主请!”
洞里一半是书,另一半是土炕,炕的另一头是一灶台。
宋玉问:“大师,这是,这是您的住处?”
不懂点头,让宋玉坐在炕上。道:“师父留下的,我这法号也是他起的。邀你来,只想说贫僧绝非那招摇撞骗的假和尚,给你的东西里有一颗木珠。我常年携带,不是假货。
宋施主若是听见些传言,贫僧不做辩解,唯有这假和尚不可。事关我师傅清誉!”
宋玉打量着整个洞窟,又看看不懂。叹道:“大师言重了!真假与我其实无妨,我也不是信徒,明儿看完剩下的石壁就回了。只是您这日子着实清苦了些!”
不懂诚恳道:“施主,此言差矣!无论你信与不信,既来此地观佛。我是僧人,讲佛是本分,若能帮人更是功德。”
宋玉也不纠结,岔开话题,道:“大师,怎么不入那禅院,孤身在此?”
不懂这才面色缓和道:“佛家,要么寺、要么庙,没有禅院。参禅,何处不能参!你不知,禅院吃穿住行均是自掏腰包,与客栈别无二致,这能叫修佛之人?”
说到此处,宋玉明白了。不禁心头一乐,怪不得和尚一个个穿戴齐整,佛珠、念珠、金钵。佛像金身打造。
一个冲太岁,十二生肖中就有四种,这天下人占了一半。年年有人命理相冲。更别说来祈福,求子、求财、求姻缘的。
香火一旺,财源滚滚!
这些想法,宋玉没说出口。不懂看着像个假和尚,可一说起佛,容不得半点戏谑,一脸虔诚。
不久,不懂煮了两碗素面,与宋玉一人一碗,端着坐在炕上,就吃起。不懂一手还拿着蒜瓣儿,一口蒜一口面。
宋玉看着不懂,暗想:或许这才是真和尚该有的样子吧!不用故作高深,悲天悯人,大慈大悲。
心里有佛,便能修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