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使喘着粗气,将汗水混杂着尘埃的信封递到陈旭手中。
陈旭沉稳而利索地撕开信封,目光在那枚镌刻着官印的纸页间来回扫视着。
信中的字里行间透露着急迫――淮阴县需立刻委派临时县令以安百姓之心。
这个消息仿佛平静湖面上掷下的巨石,激起层层涟漪。
黑牛站在一旁,神情紧张不安,额头渗出细汗。
他在心里快速盘算着:如今县令和衙役皆空,县中乱象恐怕迫在眉睫。
若无人出来掌管,井然的秩序将不复存在。
陈旭转过身来,扫视着黑牛脸上流露出的焦虑,眼中隐隐含笑,带着几分不屑却又饱含深意:“黑牛,我看你心思重重。怎的,莫不是想自荐代理县令一职?”
黑牛猛地一惊,连忙摆手,脸颊甚至泛起了潮红,结结巴巴地道:“陈大人莫要取笑小的,小的哪有这份能耐,只是……”
“只是,”陈旭拍了拍手中沉重的板砖,打断黑牛的自我辩解,眼神犀利而带着些许逗弄,“你似乎早有准备。”
黑牛默然,犹疑的目光投向县衙那威严的黑色大门。
他心中一动,口中并未言明,却不经意中流露出一种憧憬。
陈旭察觉到这一微妙的变化,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意,暂且将信交给身后的随从,转身朝向黑牛,语调悠长而意味深长:“看来,这一砖一瓦的兴衰,或许就在某人的手心之间。”他拍了拍黑牛肩膀,给他一个饱含深意的眼神,话锋戛然而止,任凭县衙前的旗帜在晨风中猎猎作响。
黑牛沉默片刻,微微咬唇,终于开口:“陈大人,其实我曾粗略钻研过一些《论语》,也算有些学识,兴许能暂代这县令一职。”他的声音虽仍有些许犹豫,却多了一分坚毅。
陈旭眼中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欣慰,轻笑着点头说道:“好,若你有此志向,不妨试上一试。”
黑牛见陈旭允诺,神情逐渐坚定,心中似有一团火焰正在燃烧。
他略微抬起头,环顾四周,目光搜寻着与他共事多年的兄弟们。
片刻之后,他郑重其事地对陈旭说道:“我这里有五十个弟兄,他们都能胜任衙役职责。”
陈旭微微颔首,随即以一种鼓励的语气说道:“既如此,那就让他们暂时充任衙役吧。”他大手一挥,示意黑牛行动,仿佛已预见到未来的井然有序。
面对这样的肯定,黑牛心中涌起一阵热流。
他毅然决然地走向不远处的破败县衙,步伐逐渐加快。
到了门前,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决然,他毫不犹豫地取来了原县令的官服,与兄弟们一道奋力整理妥帖。
穿戴整齐之后,黑牛目光坚毅,带领手下浩浩荡荡地朝县衙进发,宛如一支新生的军队。
他们的步伐有力,仿佛敲响了颓靡的战鼓,令人振奋。
正当他们要踏入县衙时,远处的晨光洒落在黑牛身上,他微抬下巴,目光望向前方,那里正是他所要守护的大地。
他低声自语道:“从今往后,这县中百姓的命运就托付于我手中,不论风雨都要挺住。”他说罢,挥手示意众人更稳健地前行。
那攸关此地命运的一幕,仿若展开一幅新的画卷,为后续深埋下不可预知的伏笔。
黑牛身穿崭新的官服,手持官印,率众衙役踏入县衙,仿佛一支崭新的队伍,悄然改变了淮阴县的命运。
四周的百姓见状,纷纷驻足观看,眼中透露出既惊讶又期盼的神色。
韩信混在人群中,远远望着这一幕,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复杂的情绪。
他想起自己在淮阴的日子,每每谈及志向,总被人嘲笑。
而今,这个被人戏称为“土匪”出身的黑牛,却身着官服,大展身手,不由让他心中生出几分羡慕与自嘲。
韩信转头欲离开,心中暗想:“今日所见,已足矣,不必久留。”
然而,他刚迈开脚步,陈旭的声音突然在他背后响起:“韩信,留步!”
韩信停下脚步,回过头来,见陈旭正朝他走来,微微皱眉:“陈大人有何吩咐?”
陈旭走到韩信面前,目光深邃,带着一种不容拒绝的威严:“你今日得以活命,实非易事。如今黑牛已接手县事,你若不报恩,岂非忘恩负义?”
韩信心中一凛,连忙摇头:“陈大人言重了,救命之恩我永生铭记,但在此地久留,恐无益处。我只求早日离开,再不打扰。”
陈旭微微一笑,却未松口:“你若想离开,不难。但今日之恩,总得有个交代。不如就留在淮阴,帮我处理些事务,也算是一种报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