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边城崛起 > 第108章 改稻为桑

第108章 改稻为桑

来到县衙外边,亭长等人被叫进去训示,

他们这些青壮便在外面等候。

一班衙役捕快四下站定,说是维护秩序,实际上更像是看管犯人。

明明,都是一群年轻力壮的汉子,却一个个畏畏缩缩,低垂着脑袋,倒也正应了那句“见官矮三分”。

付五郎混在一大群人里,隔得远远的,壮着胆子瞟了一眼。

只见县衙正厅上坐着一个干吧老头,原来这人就是自己县的大老爷,

再偷窥一眼,恍惚间竟然觉得那对方居然凭空生出几分仙风道骨的气势。

想想倒也不奇怪,都说做官的老爷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

偷窥神仙,这可是犯僭越的事,可不敢再多看,

打定主意,付五郎又偷偷将头又埋了下去。

不多时,里面应当是章程商议妥当,传来一阵嘈杂和桌椅板凳挪动声音。

最先是亭长里正这些人先出来,随后就是一群穿官袍的紧随其后。

引得一阵青壮好奇加紧张,紧接着一阵苍老和煦的声音在众人耳边响起。

“诸位乡邻,本官姓梁,恬为奉县的县令。”

“今日召集大家前来,是为了修建本县的水利修建,着也是为大家谋取福利嘛。”

“嗯……,这个……”

“还望诸位,同心戮力,早日将水利修筑完善,尽早惠及我县城百姓,保我各处百姓旱涝无忧,风调雨顺。”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大家说好不好?”

“好!!!”

“老爷说的对,”

“青天大老爷啊,时刻都在为咱们老百姓着想啊”

下面这些青壮,听得是热血沸腾,纷纷叫好,表示赞同。

说话之人正是梁思成,见百姓欢欣鼓舞,气氛热烈,这让他很是满意,频频点头。

接着,他唤来身边县丞和主簿说道

“那咱们就按一开始制定的计划,按照先难后易的秩序。”

“本官坐镇县衙,由你们二位带领这些百姓,先去大树镇开沟修渠,此地一直为水源问题所困扰,定要攻坚克难,为当地百姓切实解决引水灌溉所需。”

“最后再修葺那些早年间荒废的水渠堰塘。”

“要狠抓、快抓本县的引水建设的推进步伐。”

“是。”

“是,大人。”

“行了,那二位便去吧。”

旁边县丞和主簿二人俯首听命,随即又吩咐下去,一干胥吏衙役以及闸官,带领这些青壮前往目的地。

闹哄哄的忙了大半天,终于将县衙里的这些青壮全部带走。

眼见这些青壮被尽数带离。

梁思成回到公房,还没来得及喝上一口茶,便又命人将巡检找来。

不多时,巡检来到

“大人,您有事找我?”

“可是要我带人,去办那件事?”

梁思成摇了摇头,

“哪能这般,我虽马上就要致仕,可你们在此的时间还长,岂能让这些百姓戳你们脊梁骨?”

“大人仁念,在下甚感佩服。”

那巡检拍马屁道

梁思成摆了摆手

“无需多言,还要劳你辛苦。”

“我这里有一封书信,你跑一趟,带到云阳县,给云阳县县君。”

“他看完书信便明白了。”

巡检有些好奇,之前不是要让他带人去处置那些不愿改稻为桑的百姓田地问题吗,

如今怎么又不需要了?

梁思成也不解释,只是让他抓紧将信送到,那云阳县县君看完便知。

听自家县令这样说,那巡检便也不好再继续追问。

云阳县,县衙府邸。

县尊韩知节,正在端详手中书信。

书信正是梁思成写给他,里面内容是来求助的。

至于为何要写信给他,那是因为二人乃是同年为官,又恰好上任到两个毗邻州县。

就连官途都是一样的坎坷,都是摸爬滚打半生,止步于一个县令的位置。

同窗加同僚,虽不说感情深厚,却也同病相怜。

只是,按书信上,梁思成的说法,希望他能动用云阳县的巡检兵马,去破坏那些对抗朝政的百姓。

毕竟奉县的巡检兵马,多是本地人,若是用他们,容易走漏风声,使百姓串联对抗不说,而且,多半还会心慈手软。

所以,梁思成想借他云阳县的巡检兵马,都是生面孔,正好可以借口是朝廷派人来督促改稻为桑这件事的进程。

让他们去破坏那些拒不遵从朝廷政令的百姓的田地,回头说起来,他梁思成便可以借口,上面派人,他不知情,

再者还可以借口上边行事,他无权过问,

届时水田秧苗被毁,不就只能乖乖的改稻为桑了吗?

如此这般,朝廷那边的要求达到了,这边他又不得罪百姓,甚至还能在百姓那边,博个名声。

如今就看自己这个同窗加同僚愿不愿意救自己这一回了。

官场的规矩,他自然是懂的,空口白话,人家谁肯帮你,求人办事就要有求人办事的态度。

所以,除了那封书信,他还特意让那巡检带了一千两银子。

一千两银子听起来似乎不多,不过也是一个县令不吃不喝差不多十年的俸禄,当然,些只是说俸禄。

除此之外,梁思成还承诺,调动巡检兵马的一应钱粮,由他来承担。

当然,说是由他个人承担,实际上,无非是巧立名目,将这些靡费,最后弄到县衙公账上面就是。

尽管梁思成言语周到,又表示若是日后有用的上他的地方,他韩知节随时可以找自己。

自己绝不推脱,

然而,兹事体大,韩知节一时也拿不定主意。

便让人将送信那巡检,安排下去休息。

他需要考虑一下,再做答复。

等巡检被带下去以后,韩知节回到后堂,他的幕僚早已早已在此等候,

“如何,先生方才之事,可听得全面,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幕僚姓杨和韩知节年龄相差无几,也是一个老者。

只见他耷拉着眼皮,面上古井无波,对着韩知节先是点了点头,然后拱手一礼道

“禀大人……”

“哎呀,老杨啊,咱们本是同窗,只不过我侥幸中榜,而你运蹇时乖。”

“平日在人前做做样子也就罢了,没人的时候。不必在乎这些礼节。”

幕僚略微犹豫了一下,还是顺从道

“是,韩兄。”

但是随即又喟然长叹一声,苦笑道

“韩兄乃是金榜题名之人,如何能体会我这名落孙山之辈。”

“哎,不提也罢……”

“不过韩兄问我对此事看法,在下倒有几分拙见,斗胆说与韩兄,不周之处,还望海涵。”

“杨兄,但说无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