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边城崛起 > 第108章 改稻为桑

第108章 改稻为桑

新春佳节的氛围还犹在,朝廷就迫不及待的下发了改稻为桑的旨意。

不出所料,果然引得益荆扬这三州的百姓,怨声载道。

尽管百姓一再哀求,对官府说明,如今家中包括各地官府没有多余存粮。

如果贸然实行新政的话,很有可能因为粮食不足,引发饥荒灾害。

三州官员,除了极少数正义者顶住压力,尽量拖延朝廷旨意之外,更多的是严格执行朝廷的命令。

那句话怎么说的,权利只对权利来源负责,老百姓又算得了什么?

权利是朝廷,是帝君赋予的,所以这些官员也只对帝君负责。

百姓不愿毁农田为桑田,尽管官员再三告诫,许多百姓依旧不为所动。

这下官员也急了,态度好一些的,恩威并施,态度不好的,直接驱使下属强行迫百姓种植桑苗。

毕竟,朝廷把改稻为桑这件事,视为重中之重,

各州县的官吏考评都和这件事挂钩,若是不能按照朝廷下发的旨意,完成桑苗的种植,便会影响后续的丝绢交付任务,头上的官帽还要不要了?

整个南方地区官员,为此愁眉不展。

益州

巴东郡,虽毗邻荆州襄阳郡,然而自身地理条件却跟紧邻的襄阳郡那是千差万别。

巴东郡山高水险,因受天然地理条件约束,当地百姓过得很是艰难。

毕竟,诗词有云。

“巴山楚水凄凉地。”

梁思成,益州犍为郡人,自幼家境贫寒,

然而他却凭着自身勤奋刻苦,考取功名。做到了巴东郡下辖的鱼复县县令。

按照如今的嵩国官场形势,他本来毫无晋升资本,

不过人家做官早,那会的朝廷还不似如今这般腐朽黑暗。

所以,他还是有幸熬到了县令的位置。

即便如此,这也能看出在嵩国,普通人家和高门显贵的身份区别。

有人能以而立之年便晋升府君或是中枢之位,而这位梁思成梁大人如今已年近六旬才坐到一县之主。

为官一任,他算不上为非作恶,可也算不得清正廉明,顶多就是中庸吧,说难听点就是个和稀泥的。

好不容易熬到快至仕的年纪了,临了了,朝廷突然发这么一道旨意。

这属实让他郁闷了许久,

官场摸爬半生,官职得来不易。

为了推掉这桩差事,他向郡守大人乞骸骨,希望提前致仕回乡,然而郡守驳回了他的请求,并让他抓紧督办朝廷下发的旨意。

他明白,这是上面拿他出来顶缸,看来此事他是推不掉了,

所以,在百姓生计和自己官位这两者之间,他最终还是选择了保全自己官位。

不过他毕竟是传统文人出身,加之年纪大了,脾气手段也不如那些年轻官吏强硬,他自己也不喜欢动辄打杀这些手段。

在他看来,有辱斯文……

于是,面对老百姓的抵制,梁思成并没有采取强硬手段,

而是放出消息,若是愿意改稻为桑的农户,可以得到朝廷额外的补偿。

不过,朝廷要看到百姓们的决心,所以现在并不会付出银钱,

但是,只要百姓遵照朝廷旨意办事,等到改稻为桑结束后,上交丝绢的时候,一并折算银钱,付给大家,绝不会短少对百姓的承诺。

毕竟,朝廷也担心大家拿了银子,而不照章办事。

正所谓,财帛动人心。

加上在梁思成再三保证下,倒还真说动了不少百姓,将稻田毁掉,种植桑树,养殖桑蚕。

至于,梁思成这边打的什么主意,其实也简单,无非就是一个拖。

自己先将百姓哄住,上边见他将朝廷的旨意落地执行,必然不会再卡着他,不让他致仕还乡。

届时,这边哄住了百姓,那边对朝廷也有交代,然后,等他卸任以后……

剩下的事,可就不归他管了,而是由后面上任的县令来解决。

但是,他这番说辞,若是在朝廷公信力没有丧失之前说起来,肯定是有效的。

现如今,再想让百姓相信,可没那么容易。

果然,除了一部分人听信了他梁思成的话之外,大部分百姓仍然拒不配合。

这该怎么办?

于是,他又生出一计。

他对当地百姓说,既然其他人都不愿意毁田种桑,那也没关系。

除了那些自愿改稻为桑的农户,剩下的人就还是依旧种水稻。

不过既然要种水稻,县里水利年久失修,他要组织全县百姓,重修水利。

这是他即将离任之前,想给当地百姓最后再做一件好事。

听到县令大人这般说法,各地百姓纷纷动容。

尽管许多百姓,一辈子没进过县城,没见过县太爷。

可这丝毫不影响,他们从当地士绅大户人家口中得知,自家县令如何心系百姓。

从而,感激涕零。

付家沟的付五郎,也是如此,他也接了村里里正的消息,按照县衙的指令去服劳役。

付五郎家中兄弟五个,但是,前面老大、老二和老四,相继夭折。

如今就只剩下三哥和他二人。

付五郎虽然大字不识几个,却也懂得道理,知道县尊大人倡导修筑水利,对大家以后引水灌溉农田有利。

县太爷好嘞,这是能让家里谷子增加收成的好事。

虽然,服劳役这件事,去与不去也不是由他自己说了算,

但是,这件事肯定对他自身是有利的,去也是他自己心甘情愿,总比原先自家三哥要好得多。

自家三哥当年被抽了兵役,

只知道当初是被送往了北方前线,自从离开家,便音讯全无,如今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反正稀里糊涂,人就没了,朝廷那边给出的说法是失踪,

既然算是失踪,那便不能被当成阵亡,所以,他们老付家,搭进去一个人不说,也没拿到朝廷抚恤。

久而久之,村里便传开了一个说法,说是他们付家之所以没能拿到抚恤,是因为自家三哥当了逃兵。

为此家中老爹时常念叨,老娘更是几乎哭瞎了眼。

抬头看了看被云雾笼罩的山巅,日头显然被浓雾困住,一时挣扎不出来。

老爹在打理稻谷育种的竹篾,老娘在喂家里那几只芦花鸡。

再过两天便可以培育秧苗了,等到自己回来的时候,应该正好赶上插秧的季节。

想到这儿,付五郎又紧了紧身上略显单薄的衣裳。

冲茅屋里边喊道

“爹,娘,儿子走了,你们在家保重身体。”

因为家里穷,付五郎如今三十多了,仍然是光棍一条。

他离家之后,家中便没人照应,所以,他才再三叮嘱自家爹娘,这段时间要多多保重。

“娃儿,路上慢些,干活的时候别那么死心眼……”

“再带点粮食吧,穷家富路。”

“娘再给你装些。”

身后传来自家爹娘的嘱托和关心。

付五郎一边走,一边回答道

“不用了娘,够了,你们在家多注意身体啊。”

“哎,哎,要得,晓得了。”

两个老人恋恋不舍的看着自家儿子逐渐远去的背影。

来到村里,由里正清点人数,然后再交给亭长带领他们去到县衙,

这是付五郎第一次进县城,也是他第一次见县衙大门朝哪儿开,

更是第一次见所谓的县太爷,父母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铁血大将军王佳丽三千还不够,女帝你都上手了水浒称王,我身边女将无敌大唐:开局入狱,无奈自爆身份举世震惊,反叛者八号出现!我是袁蜜水穿越后我靠医术权倾朝野西北雪原:我开局土匪头子穿越红楼之军功封王江山不易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