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结果都有利于华夏一方。
所有从前线得到这个消息的人,都开心非常。
包括先知在内。
.
袭营后的第二天,指挥官一边准备“村南歼灭战”,一边期待着前方侦查员再度传回好消息,让大家能续写前一日的辉煌……结果等来的,是生蛮集结、开始南下的报告。
这算是个好消息。因为通过守城来消耗生蛮是目前看来最为稳妥也最为快速有效的办法。有之前那次“一触即溃的攻城战”,大家一直苦于怎么才能引得生蛮自己来撞墙,而烧了生蛮大营也不知道能否激怒他们……没想到,还真就把他们给钓出来了。
情况好得很。
己方的防守准备已经完成。而生蛮则可能因为大营被毁,睡也没睡好,吃也没吃好,红着眼睛,怒气冲冲而来……这种时候的生蛮,应该不会再随意打两下,就撤退了吧。
正好,让自家等候多时的防御体系,好好地教他们该怎么作人。
.
一切都在意料之内,一切全在把握之中。
直到生蛮的身影正式出现在人们的眼前,才让指挥官心中泛起一丝阴霾。
与标准的生蛮,也就是手里有且只有一根大木棒子的印象不同,这回生蛮还带来几棵树。生蛮将小腿粗细的大树,根部折断后连树干带树冠五米朝上的,整个儿带了过来。
这树有什么用吗?
指挥官当时脑筋一转,便想到几种可能。
一个就是直接用树干撞墙或者撞门。
虽然没料到生蛮真的会想到这一招,但先知早就说起过【攻城车】用巨木撞门的事儿。
为此,四边的门洞都开得很小,门洞附近也特意做了加厚加固,木门是用粗大的硬木制成……反正是,我不能保证不被你撞开,但绝不会让你轻易地撞开。
而在门被撞开的期间……不好意思,就看你们承不承受得起被滚木礌石和弓箭投枪抛石器的连续打击了。你人要来得稀疏,那就由精锐集中火力,精确打击;人要来得密集,那就全面覆盖,没打着这个,旁边的一样要遭殃;更何况抛石器在面对密集人群时,效果更佳。
如果对方不是撞门,那先知还提到过【云梯】。
因为土墙不高,也就不到两个人的身高,换着是生蛮只有一个半,所以只要木头够粗够长,那么两三根拼一块儿就能直接搭在墙上,做出【桥引】般的斜坡面,已达到可以快速通过的效果。
不过,就生蛮手上的那几根……树冠没清除不说,就算把树冠部分算进去,长度也是不够的——斜坡太陡了可没法在上面奔跑冲锋。
当然,因为土墙不高,所以“斜坡”也不是必须的。只要在墙下打几个木桩垫脚,踩着直接跳上土墙也不是不可能。
对此,村里也准备了大量两指到两指半粗细,四米多五米长短的大枪。你不是下了桩子吗?那你跳起来后的位置也就差不多定下了。你下桩子,我就安排大枪。但凡有敢起跳的,那就几根大枪分上下,排先后,参差扎出。就算大棒能挥舞着打偏几根,还真能防得住三根甚至五根不成。
.
总的来说,虽然是心有阴霾,但问题不算大。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先知对各种可能做了预测,也安排了对策。比起打只靠大木棒干活的肯定要讨厌很多,但,也就“感觉讨厌”这种程度。
当然,有预案归有预案,指挥官对即将到来的战斗没有丝毫的大意。一边要求战士们沉着冷静,各就其位,一边鼓舞士气,整装待战。誓要让生蛮好好知道一下,我们不一样!
然而,等生蛮开始进入射程,战斗正式打响之后,事情的发展却直接走上了岔路。
第一批伤亡,
几乎,
同时在双方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