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国君听说后,就派使臣相邀他做宰相。
范蠡却说:“做官到宰相的位置,做普通人家财万贯,总是享受尊贵的名号,不吉利。”以此谢绝了齐王。
他怕多生事端,把财产分给周围邻居,只带着少许家财,悄然地离开那里,另寻桃源。 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范蠡离开齐国后,来到陶地,他自称“陶朱公”。
陶朱公经商,讲究诚信,没几年又积累了上千万的财富。他再次散尽钱财,扶弱济贫,深得百姓称颂。就这样,十九年间陶朱公三次家财万贯,三次散财济贫,为世人所称道。
陶朱公晚年时,二儿子在楚国因杀了人,被判秋后问斩。他得知消息后说:“杀人抵命,理当如此。”
可是,妻子苦苦哀求,让他想办法救出儿子。他转头想想,说:“听说,家有千金的子女,是不应被斩于街市的。”
于是派小儿子带着千金,去楚国救二儿子。
这是大儿子急忙阻拦:“弟弟有难,身为大哥,理应义不容辞前去搭救,父亲不让我去,是嫌弃我愚蠢吗?”
说完就闹着要死去,妻子又帮着大儿子说好话:“谁去都一样,就让老大去吧!”
陶朱公无奈只好同意,他给楚国的好友庄生写了封信,嘱咐老大把信和千金送于庄生,然后千万不要多说话,静等消息就行。 可大儿子前脚刚走,他就在家里搭起了灵堂。
庄生收到信和千金,对大儿子说:“你赶快回家,等你弟弟放出来,也不要多问原由。”
大儿子看庄生居住郊外,家徒四壁,心中忐忑不安,不太相信庄生,决定还是留在楚国等弟弟。
他怕庄生的能力不足,又联系了几个达官贵人,送去金银,请他们疏通关系。
没多久,有个人突然告诉大儿子楚王封府库要大赦天下,他弟弟马上就要被释放了。大儿子高兴之余,想到送给庄生的千金,越想越懊恼,不能让庄生白得千金。于是抬腿来到庄生家,庄生大惊:“你怎么还没走?”
大儿子说:“我听说楚王要大赦天下,弟弟就要被放出来了,我等他一起回去。”
庄生立即明白了大儿子的意思,他一指内室说:“你的千金在那里,拿走吧。”大儿子得意的拎起千金,走了。不料,不久就传来弟弟已被问斩的消息,大儿子顿时呆若木鸡。
原来,别看庄生家徒四壁,他可是楚国大夫,为人正直廉洁,楚王很敬重他。
当初大儿子送来千金后,庄生就对妻子说:“这千金不要动,留着日后还给陶朱公。”
第二天庄生就进宫拜见楚王,说夜观天象,楚国将有难啊!
楚王一向对庄生深信不疑,急忙询问解决办法。
庄生说只有施行仁德才能免灾。楚王恍然大悟:“寡人明白了!”于是下令封存府库,要大赦天下。
可是,还没等陶朱公二儿子放出来,他的大儿子不明缘由,就跑来找庄生要回千金。庄生顿觉受了侮辱,气得连夜跑进楚宫,对楚王说:“现在市井都在传言,大王是因为陶地朱公的儿子犯法,他家里贿赂了朝臣,您要给他生路,才大赦天下的。”
楚王大怒,国法岂能被玷污,下令立即杀掉朱公的儿子。陶朱公的大儿子只得悲痛的带着弟弟的尸首回家。家人都哀伤不已,只有陶朱公仰天大笑,说“早知如此啊!”
他说:“老大也爱弟弟,但是他舍不得钱财,他因从小和我一起谋生,吃尽苦头,知道钱财来之不易,而小儿子生时,咱家已经富有,他过惯了奢华生活,不吝啬钱财,这也是我之前让小儿子去的原因。”可是人皆爱子,陶朱公明知这种结果,为什么同意让大儿子去呢?因为他认识到二儿子是罪无可赦,既是如此,不应强求,还是顺应时势更为明智。
你看,这传说是不是有矛盾?说大儿子爱财,可三次散尽家财,大儿子为啥不反对?二则,庄生既然不会要这千金,早给晚给都是给,何必又要让儿儿子身首异处?
刘凤冈和雷家玺两人分析,找出来好多破绽。这个故事一定不会这么简单。
刘凤冈拿着算盘,陷入沉思。
时代久远,真相已经被掩埋。但智慧的人,总能在蛛丝马迹中窥见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