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其门生,姓牵名招,他叫史路。”
“其余的也是恩师弟子。”
“恩师丧于雒阳之乱。”
“我等不肯西事董卓。”
“所以送恩师归葬乡里。”
董先听了,这就是牵招呀!
听说这可是刘备的刎颈之友呀。
听说光和四年还曾到过董家沟。
于是也来了兴趣,带着敬意:
“牵兄有礼,我姓董名先,灵丘人。”
“请牵兄节哀,此乃我敬奉给贵师长的奠仪。”
“一点心意,请代为转交。”
说完董先从怀中拿出一金。
出手就是一金。
董先的阔绰,让旁边的人眼中生光。
边上史路急忙上前一步,伸手接过。
还用指甲掐了一下,验证金子的真假。
随后他小心翼翼地放在怀中。
然后笑着对董先说:
“我代师长家人,多谢董郎君了。”
说完对着董先深深作揖。
而牵招仿佛想起什么。
他环视董先周围。
典韦和许褚身高八尺有余,膀大腰圆。
而董先虽无典韦和许褚这般壮硕。
但也是玉树临风,气度不凡。
于是他略为试探地问:
“董家郎君,你可是灵丘董氏中人?”
“门头农庄石台可是你所建?”
“侠论可是你所发?”
“繁畤与平县城下之战,还有火烧王庭,可是你所为?”
董先也不藏着掖着,干脆利索地回答:
“正是某与一众游侠义士所为。”
牵招热情被点燃了。
他提起当初和刘备到访董家沟之事。
董先也借机向牵招道歉。
称当年自己火烧王庭时,受了伤。
所以怠慢了当年到董家沟的游侠。
而牵招则摆摆手,表示不要紧。
接着向董先讲述了自己的情况。
董先这才知道。
其实牵招的安平观津的家中。
很早就为他安排了师长。
就是拜同县名士乐隐为师。
乐隐在雒阳太学担任文学师。
熹平年间,刘备和同宗刘德然,辽西公孙伯圭,一起赴雒阳拜入卢植门下。
他们途经安平观津时。
因为年少,与当地同为游侠的牵招起了冲突。
这有点像是强龙和地头蛇的故事。
两方少年,不打不相识。
最后意气相投,结成刎颈之交。
两方都要去雒阳求学。
于是便作伴进入雒阳。
到了雒阳。
牵招跟乐隐求学。
刘备和公孙瓒一开始跟着卢植。
但卢植行踪不定。
于是刘备借斗狗马获胜的机会,要求跟王越学剑。
而公孙瓒则改拜刘宽为师。
三人各自发展。
但闲时经常在一起赏音乐,攀比美衣服,还有就是行侠仗义。
当刘备选择返乡时,牵招也选择辍学。
为成全兄弟之义,他要陪同刘备四处游历。
就这样过了几年。
牵招家人看不到牵招跟随刘备有何希望。
于是强令他,再次回去跟乐隐学习。
年纪大了,还一事无成。
这也让牵招有些不好意思。
牵招这才安稳下来。
乖乖学习。
何苗被任命为车骑将军。
东讨荥阳贼。
师长乐隐被征为车骑将军长史。
好不容易看到希望,牵招没理由放弃。
于是一路跟随,直到现在。
谁也没想到车骑将军说没就没了。
自己的努力,一朝尽毁。
牵招讲述,有些悲伤。
同行的史路和其他弟子。
也是如此。
一个家族供一个学子。
这要有多大的付出呀。
说没了就没了。
返乡如何跟家族交代。
董先边听边点头。
这才有点理解史路的表现。
再说他心中有个疑问,一直不明白。
一个冀州安平观津人怎么会到幽州涿郡,还和刘备成为发小呢?
现在听了牵招的讲述。
这才得到答案。
牵招还问起当年一同去灵丘,最后选择留下来的那个人。
也就是问田豫的近况。
董先说。
如今田豫是董先麾下幽州军管师的师长。
麾下掌管五营,有一万五千人归他调遣。
牵招听了,不由露出羡慕的眼神。
要知道就算是车骑将军何苗。
手下也没有五营人马。
董先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神色。
于是邀请牵招。
让他把手头上的事情办好,家中交代清楚。
可再上灵丘。
牵招回想如今的自己。
啥也没有。
刘备和张飞虽然也在雒阳。
但他们在曹操的西园典军。
也只是寻常普通军士而已。
自己则在车骑将军长史边。
虽有来往,但看不到希望。
眼下这或许是个机会。
边上史路插了嘴。
表示愿意北上。
牵招见史路如此。
有些不好意思。
董先抓住机会,趁热打铁。
他拿出自己的名刺。
递给牵招。
让他到时带史路北上。
先到灵丘桃花山找田晏报道。
牵招有些不好意思。
他看了周边师兄弟。
众人朝他点头。
他这才接过董先的名刺。
也算是应了董先的邀约。
董先想邀他们上太行,参加宴饮。
但牵招以师丧在身。
不宜宴饮为由而拒绝。
众人不由对牵招心怀敬意。
董先让斥候通知黑山师长褚燕。
让他安排人沿途给予适当照顾。
牵招等人更加感激。
董先也没想到。
庆功宴之日。
还能收到一员史书立传之人。
他内心高兴之情,溢于言表。
同样高兴的人还有身在辽西管子城的公孙瓒,公孙伯圭。
石门山之战,公孙瓒击败叛军。
并俘虏多人。
立下大功。
但他与刘虞的矛盾也渐渐加深。
一个以安抚收买为主。
一个以强力威压为主。
一个以保境安民为主。
一个以掠民养军为主。
公孙瓒甚至还派人抢劫刘虞给乌桓部落的礼物。
两人治理政策如同水火。
互不相让。
但刘虞购斩张纯,占了上风。
这公孙瓒乃是好强争胜之人。
尤其好面子。
他如何能忍。
于是他深入讨伐,结果被丘力居用计引入辽西管子城。
如今前后二百多天。
公孙瓒这才逃了出来。
要知道,北方与南方不一样。
尤其是小冰期来临。
这二百多天里。
粮食耗尽。
公孙瓒便斩杀战马充饥。
战马吃完。
公孙瓒又让人将盾牌、弓弦煮熟充饥。
自始至终,公孙瓒身先士卒,力战不退。
直到最近,公孙瓒与士卒诀别,让士卒们乔装分散回家。
这时天上飘着雨雪。
分散撤退的士卒,十有五六在饥寒中死去。
而丘力居也饱受饥困。
这才给公孙瓒可乘之机。
不过不管怎么说。
二百多天的生离死别。
总算是挺过来了。
这对公孙瓒也是件好事。
值得高兴。
他对着白山黑水大叫:
“我,公孙伯圭,又回来了!”
董卓决定开启废立进程。
他先与袁隗商谈。
袁隗以自己老了为由。
让董卓和司隶校尉袁绍商定后再说。
董卓没办法。
于是与袁绍相见。
他对袁绍说:
“要身为天下的君主,必须由贤明的人来担任。”
“每当想起先帝,就让人愤恨不已。”
“董侯刘协,这些天我接触下来,觉得不错。”
“接下来,我打算拥立他为天子。”
“希望他能胜过史侯?”
“有些人小事聪明,大事糊涂。”
“谁又能知道他会怎样呢?”
“如果连他也不行,那么刘氏就不值得再留种了!”
董卓的话,好像也在映衬着六七四十二代汉者,当涂高也的谶语。
刚好加上刘辩和刘协。
二十九代刘氏王朝毕。
但很明显,袁隗没把心中的想法告诉袁绍。
再加上董卓把自己中军校尉交给董璜,心中有气。
于是袁绍这个憨憨说:
“大汉朝统治天下快四百年了。”
“刘氏恩德深厚,受万民拥戴。”
“如今的天子只是年龄尚幼,并没有什么过失,或失德之事传遍天下。”
“董司空想废嫡立庶,恐怕大家不会同意你的提议!”
说实话。
虽然董卓如今位居司空。
但袁绍还当他是袁氏门生。
况且身为司隶校尉。
无所不统、无所不纠。
他具有监察权、举奏权。
对象自然也包括三公在内。
这也是三独座之一的魅力所在。
比如永建元年,司隶校尉虞诩在数月内奏免包括太尉在内的多位大臣。
这里面有太傅冯石、太尉刘熹、中常侍程璜、陈秉、孟生、李闰等。
所以袁绍面对董卓。
还是有些底气的。
他不虚!
但这话在董卓听来。
就显得刺耳。
他手按剑柄,呵叱袁绍说:
“竖子,你如何敢这样放肆!”
“如今天下大事,难道不是由我决定的吗?”
“我若想要这么做,有谁敢不服?”
“你以为我董卓的刀不利吗?”
袁绍听了,勃然大怒:
“这天下的英雄豪杰,难不成只剩你董公一人?”
说完袁绍把佩刀横过来,向众人行礼,随后径直出门。
董卓因是刚到雒阳。
而袁绍是累代高官的世家。
所以并不敢当场加害袁绍。
而袁绍则把司隶校尉印绶和所持符节悬挂在上东门。
然后离开洛阳前往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