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并汉 > 第118章 也能跟着沾沾光

第118章 也能跟着沾沾光

§0118§ 也能跟着沾沾光

《北汉书·诸私属传》:……卢植字子干,涿郡涿人也。身长八尺二寸,音声如钟。……中平末,前将军董卓至,果陵虐朝廷,乃大会百官于朝堂,议欲废立。群僚无敢言,植独抗议不同。卓怒罢会,将诛植,议郎彭伯相劝。植以老病求归,惧不免祸,乃诡从轘辕出,实则道从平阴北上。卓果使人追之,到轵,遇先主亲卫,不敌。植遂隐于灵丘桃山,以教授为业。…………

袁绍的挂印节离开。

这让董卓很没面子。

于是董卓着手清除袁氏的影响。

如今他羽翼已丰。

已经可以不用仰人鼻息。

既然董卓能以失职罪处斩丁原。

那袁绍挂印弃官,他也能处理。

他以袁绍弃节为由,发布购募榜文。

缉拿袁绍。

而身为虎贲中郎将袁术。

率兵进攻禁中,直接造成传国御玺丢失。

罪行更大。

很明显的,袁术并不适合继续担任此职。

面对董卓有理有据的说法。

太傅袁隗做出让步。

他卸下后将军一职,改交由袁术接任。

至于虎贲中郎将一职。

董卓则安排原何进的大将军府掾,现北军中侯的孔融接替。

而让孔融担任此职位之前。

董卓先征辟他为司空府掾。

袁术因祸得福。

从中郎将升为后将军。

也不知是奖是罚。

但董卓不在乎。

后将军在袁隗手上或在袁术手上。

对董卓差别不大。

况且这是将军位。

也不是就这么说让就让的。

军中府中事务烦多。

簿籍计册,名录器物。

也要一一清点移交。

所以这只是达成的初步口头协议。

但此时的士大夫,很珍惜羽毛。

若无差错。

大概率是会执行。

就好比袁隗就任太傅,并录尚书事一事。

四月十二日何进与袁氏门客张津达成协议。

一起诛杀蹇硕。

却一直到四月十七日才下诏生效。

可见双方只要顺利履约。

接下来只是时间问题。

孔融才就任北军中候三天。

一下就迁任新职。

这人都还不熟悉呢。

可见董卓用人手段。

在儿戏的同时,却有一定逻辑。

通过这样进行服从性测试。

也强化自己在军中的权威。

八月三十日,癸酉。

董卓召集公卿大臣。

蛮横地说:

“天子若没能力,便不可以奉承宗庙,不配做统御天下的君主。”

“今天,我想依照伊尹、霍光的前例。”

“改立陈留王为帝,诸位觉得如何?”

公卿大臣都十分惶恐,无人敢当面表达。

董卓继续高声:

“从前霍光定下废立大计后,田延年便手握剑柄,准备诛杀反对的人。”

“现在有谁敢反对,别怪我以军法从事!”

这下令在场的人更加震骇。

这时尚书卢植挺身而出:

“从前太甲继位,而后昏庸不明。”

“昌邑王为身不正,有千余条罪状。”

“这才导致废立发生。”

“但现在天子年纪尚幼,行为并没有过失,所以不能和他们相比。”

董卓听了,大怒。

奋然起身离座,直冲卢植而去。

这时议郎彭伯站出来相劝董卓:

“卢尚书是有名的大儒,受人尊敬。”

“如果你现在杀了他,那将使举国上下的儒士,都陷入恐慌之中。”

董卓听了,这才停止当场动手。

但并没有消除对卢植的愤怒。

他先免去卢植的官职。

打算慢慢发落。

卢植也是有骨气的。

他以年老有病,请求退隐。

但仍担心董卓不肯放过自己。

于是假装要从轘辕道秘密潜出雒阳。

实则从平阴北上。

同样反对董卓行废立之举的。

还有孔融。

每当董卓询问废立之事时。

孔融都趁着对答询问的机会。

透露出反对董卓倒行逆施的意思。

因为孔融屡屡违逆董卓的意思。

于是董卓一气之下。

把孔融从二千石的虎贲中郎将迁为议郎。

但这仍然无法让董卓出气。

于是他考虑到当时黄巾余贼寇掠多个州郡。

尤其以北海国最为严重。

之后董卓就暗示三公府,共同举荐孔融担任北海国相。

他想将孔融打发到北海,与黄巾作战,让他自生自灭。

袁隗已经得知袁绍当面顶撞董卓。

也得知董卓替换袁术的虎贲中郎将。

知道董卓与袁氏的决裂是迟早的问题。

如今又收到公卿大臣的回报。

于是唤来袁基、袁绍和袁术。

他要保全袁氏后路。

并传承袁氏希望。

袁隗当着他们的面透露袁氏的谋划。

这三人从此便将承继袁氏家族的香火厚望。

也将承继袁氏的荣光。

自己已经老了。

袁氏天下仲姓之梦。

只能寄托在他们身上。

袁氏历代祖先的血食。

能否更上一步。

就看他们的表现了。

袁基、袁绍和袁术静静地听着。

虽然袁基明为袁氏家主。

但实际家中大小事情仍由袁隗做主。

袁隗告诉三人。

董卓入雒是他的谋划。

目的在于他想利用董卓为袁氏背锅。

当今国家,正是第二十八代刘氏天子。

由董卓废第二十八代,立第二十九代。

到时再由袁氏以第二十九代得位不正。

号召天下清君侧,扶立正统为由推翻。

到时袁氏将成为真正意义的天下仲姓。

袁基嫡长,承继袁氏宗族。

大业得成,记得侍奉祖先血食,告知天下大事,袁氏兴衰。

同时位在京师,为各方转寰。

等待各方胜利归来再会雒阳。

袁绍出走北方,袁术出走南方。

二人统御各方袁氏门生。

需要齐心协力。

一南一北,共同覆灭董卓乱政。

并实现袁氏之梦。

如今董卓废立在即。

他手握重兵,无人可以阻挡。

明日朝会之上。

自己将会以此计较。

争取最大利益。

而此时正是出奔最好时机。

出奔之后,立刻收拢人马。

勾连盟友,高举讨董大旗。

以十州之地,应对董卓三州人马。

应该不成问题。

此事事关重大。

三人切记要互通有无。

同心协力,同舟共济。

切不可离心离德,锱铢必较。

袁基、袁绍、袁术三人听了不由心情澎湃。

尤其是袁绍和袁术。

听叔父的意思。

大哥袁基乃是家主。

那大业成就那日。

由谁来任至尊?

叔父并没说明。

另外,此次叔父袁隗将后将军之位传给袁术。

意思是要将军队交归他来统领吗?

还是因为袁术是嫡次子。

这代表了袁隗的选择。

自己在这次谋划中。

出力最多。

是自己在最后关头,用司隶校尉假节的权力,让董卓加快脚步。

解决董卓最后一里路的问题。

是自己听从叔父矫诏,带人杀了张让他们任命的樊陵、许相。

还是自己攻破北宫端门,并入宫诛杀宦者。

可在叔父心中,自己还不如袁术。

那个纨绔子弟。

这也如同一根刺扎在袁绍的心中。

而袁术看袁绍还仅仅只是假节的司隶校尉。

如今与董卓闹翻,挂印节离开。

已经是无官的状态。

而自己是董卓上表的后将军。

云泥之别,不由得意万分。

心中想着,这嫡庶之别。

袁绍终究还是无法越过这层。

袁绍和袁术都想到将来。

二人互视,各有盘算,颇为不善。

但袁隗并没感受到二人的不和。

只是让他们携带家眷离开京师。

要快!

袁绍离开京师雒阳。

自然不会是一个人走。

除了自己的家眷财货外。

他还带走了逢纪和许攸等人。

逢纪,字元图,聪明有计策。

许攸,字子远,虽好财,却善于交际。

是奔走之友俱乐部成员。

当初袁绍守孝,多亏这许攸居中沟通协调。

这许攸一直以来都是走南闯北的好帮手。

但袁绍也不是傻子。

他也在雒阳留下自己的眼线。

比如侍中周毖、城门校尉伍琼、议郎何颙等人。

一来缓和自己和朝廷关系。

二来可以互通有无。

董卓派人送来废立皇帝的朝议结果。

袁隗回复:

按大家商议的结果来!

但有些人事安排。

希望董司空能够成全。

比如让袁基任职九卿之一的太仆一职。

有要求,证明是真心想合作的。

比起那些什么都不要的人。

有要求的人让人更信任一些。

就好比当年王翦向始皇帝要这要那。

最终才得到令始皇帝放心的机会。

董卓同意了。

到时只要将太仆王允改任守尚书令即可。

王允也很仗义。

他没半点心里负担。

太仆主要是掌车马。

相当于给天子造车。

还不是奉车都尉那样的老板驾驶员。

最多还兼掌百工。

也是与天子用车有关。

顺带制造武器、饲养马匹。

但尚书令就不同了。

虽然不是太仆那样的中二千石。

仅仅只是六百石。

但这个位置很关键。

能掌控天子与朝中文书。

董卓见王允从中二千石降为六百石。

不仅不哭不闹。

而且还很配合。

心中很是赞赏。

这小子,上道!

在董卓心中。

这王允识大体。

可以当成自己人。

董先送走牵招。

自然是继续犒赏有功之人。

这时又有斥侯上报。

有一个朝廷中人神色落寞。

独自北上。

似乎有问题。

董先有些好奇。

这斥候是怎么判断的。

那斥候说。

身长八尺二寸有余,声如洪钟。

峨冠博带。

标志明显。

董先这才想起来。

自己最后走时。

遇天子相赠露车时。

的确有这么一人。

按道理。

这人应该是卢植。

卢植可是能与蔡邕相提并论的大家。

董先自然不能无礼。

于是董先亲自上前迎接。

可是斥候又报。

卢植身后。

还有追兵。

董先立刻让典韦和许褚带着亲卫队前往接应。

轵县城外。

两边就峙。

中间夹着卢植。

他有些恍惚。

一边是董卓的兵马。

另一边又是谁呢?

董先对着卢植说:

“恩师乃是校五经的蔡议郎,令某在此接应。”

卢植和蔡邕共过事的经历。

有校过五经的情份。

况且金商门事件时。

卢植也曾为蔡邕向先帝刘宏求过情。

所以董先想为蔡邕还了这个人情。

同时还可以利用这个人情招揽卢植。

历史中,卢植被逐,隐居上谷。

而后被袁绍请出来当军师。

但一直孤僻社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在洪武开商铺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魂穿古代,特种兵太子逆袭异域使命王朝逐月录重生,开局在生死边缘并汉阿斗穿越昭宁年大唐:圣太子,龙御天下让失去知觉的人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