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植听了董先的介绍。
不由向董先这方快步走来。
他也知道。
董卓那边是来抓自己的。
自己没错,如果被抓。
定是没有生路。
自己还有幼子。
不能就此不顾。
董卓的人马明显不如董先的亲卫队。
一来人数上,董卓只有十几人。
而董先亲卫队有一个连二百五十人。
二来装备,董卓只是寻常制式装备。
而董先的亲卫队是高碳钢铁鱼鳞甲。
所以董卓的人马见势不对,立刻回撤。
卢植见董卓人马撤走。
于是向董先表达感谢。
董先趁机提出邀请。
并说恩师蔡邕在灵丘桃花山上。
卢植与蔡邕也许久未见。
于是接受了邀请。
只是要先回涿郡老家一趟。
他怕波及涿郡卢氏族人。
董先巴不得如此。
他想利用卢植担心董卓报复的心理。
劝他迁居族人。
卢植顺水推舟答应了下来。
董先递给卢植自己的名刺。
到时凭此名刺可免去许多麻烦。
若是遇到董氏集团的人马。
还可提供帮助。
卢植慎重地接下名刺。
双方约在灵丘桃花山。
可惜的是。
董先错算了一步。
蔡邕手中拿着司空董卓送来的邮书。
书中提及当年流放时的情份。
想请他入京师雒阳辅佐自己。
说实话。
蔡邕是个践行传统价值观的老派学究。
历史上。
因琴技被征,他便不赴任。
见贫富差距大,他便写赋抒情。
天子不信,他便下野赋闲。
董卓曾救他,他便去应征。
卢植仗义执言,他便向董卓求情。
蔡邕想了许久。
董先救命之恩,收留之恩。
他在桃花山待了十年。
为董先培养的孤儿骨干成百上千。
也算是还了这份恩情。
而自己的女儿蔡琰也已经和董先订下婚约。
董先也算是自己的子侄辈。
而同样有救命之恩的董卓。
自己却还未曾报答。
蔡邕心中有了决定。
他留书董先。
自己将选择南下。
辅助董卓。
桃花山上,桃山书院。
众人得知蔡祭酒即将远行。
于是纷纷出来送行。
蔡邕安慰众人。
女儿蔡琰在此。
自己报完恩必会回返。
他此行只带走从弟蔡谷、继子蔡睦以及门生顾雍。
另外,他还把自己那些书简全留在灵丘。
只带走一整套的印刷书籍。
这里面全部是自己这十年的心血。
也有自己数千部书简的印刷版本。
蔡谷是蔡邕的从弟。
他没蔡邕学识丰富。
因此一直在为蔡邕打理杂务。
当年董先手持蔡邕书信。
便要走蔡邕数千藏书。
他信不过,所以跟随北上。
如今看着当年上百车竹简。
只剩这数车防水木箱。
不由有些感慨。
这灵丘百工党也太神奇了。
这纸质书的确比较容易推广。
光随身随带一项。
就足以说明问题。
数十万字,一人可背。
换成竹简,数车也装不完。
蔡邕南下。
这可是大事。
董固不敢怠慢。
一来要快速通知董先。
二来要确保蔡邕安全。
好在蔡邕并不是打算一去不归。
所以阮瑀、路粹还是留在灵丘。
继续本职工作,随便教导新人。
再加上沮授已回灵丘。
自然也能顶替一二。
所以桃山书院还可继续。
但名头就不如前议郎蔡邕蔡伯喈来得响亮。
九月,初一,甲戌.
董卓在崇德前殿召集百官。
他威胁何太后下诏,废黜刘辩。
诏书由李儒起草:
“皇帝在丧,无人子之心,威仪不类人君,今废为弘农王,乃立陈留王。”
这意思是:
“天子为先帝守丧期间,没有尽到身为人子的孝心。”
“而且其仪表也缺乏身为君王应有的威严。”
“如今,据此将他废为弘农王,改立陈留王为帝。”
话音刚落。
心急如焚的袁隗。
就迫不及待上前。
将第二十八代刘氏天子。
身上佩带的玺绶解了下来。
然后双手进奉给第二十九代刘氏天子。
也就是陈留王刘协。
亲手把第二十八代天子扶下殿。
亲手见证目标更进一步。
这种感觉。
对袁隗来说。
真是太好了。
当袁隗把弘农王刘辩扶下来后。
面朝新帝刘协称臣。
而坐在北面的刘协一脸无辜。
哥呀,这真的不是我的本意!
何太后哽咽流涕。
自己最后这一丝希望也没了。
兄长死了。
宦者死了。
如今儿子也下台一鞠躬了。
自己犹如浮萍。
无依无靠。
只能任人摆布。
她有些后悔。
当年若是不入选掖庭。
寻一门当户对的家族。
会不会不一样。
满朝公卿大臣,心中悲愤。
但却没有一个人敢上前说话。
董卓见一事已了。
于是再次提出:
“这何太后在先帝丧期之时,曾经逼迫婆母董太皇太后。”
“最后使她忧虑而死,这严重地违背了身为儿媳需要孝敬婆母的礼制。”
“大家都来说说,该如何处置?”
董卓说的是事实。
当初董太皇太后归葬时。
大家也颇有异议。
当时的舆论还是由袁隗暗中操控引导的。
所以大家一致同意。
将何太后迁到永安宫。
并夺去参政议政的权力。
不得不说董卓是个能人,狠人。
做事一点也不拖泥带水。
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如果换到董先前世。
那是妥妥的执行强人。
公司骨干。
董卓见自己主导的两个议程都得到推进。
心中大喜。
接下来。
新帝即位。
大赦天下。
并把年号昭宁。
改为永汉。
局头麻木了。
这小钱钱赚得手软。
少主也太妖孽了吧。
这都能预测得到。
郭嘉西行途中。
他和张宁谈起。
不由十分信服。
永汉元年,九月,初三,丙子。
董卓让李儒进献毒药,毒死何太后。
并让公卿以下官员不穿丧服。
仅仅只在参加丧礼之时,以白衣赴丧。
之后董卓又让人把何苗的棺木挖掘出来。
取出尸首,进行肢解,再砍为数段,弃于道边。
同时还让人杀死何苗和何太后的母亲舞阳君。
并把尸体扔在御树篱墙的枳苑中。
董卓这是在为董太皇太后报仇。
也是为刘协报仇。
刘协刚出生没多久。
亲生母亲王美人就被何氏害死。
之后由董太皇太后亲手抚养。
近十年了。
刘协心中有怨恨。
但年小力弱。
再加礼法制度。
他也只能任人摆布。
从渤海王,到陈留王。
也仅仅只是何氏兄妹一手即可操弄。
目的也仅仅是怕他离得太远,不好监管。
如今董卓为自己复仇。
刘协幼小的心灵中。
还是觉得董卓是个好人的。
宦者诛尽。
新帝不能无人服侍。
董卓授意。
刘协下诏。
任命朝中公卿以下官员的子弟为郎官。
用来填补原来由宦者担任的职务。
并在禁中服侍天子。
为表前后区别。
令三府长史着两梁冠,依五时穿着衣袍,位阶定为从千石到六百石。
同时以袁绍弃节为由,将符节第一葆改为赤旄,以此维护朝廷尊严。
但侍中、侍郎来往出入禁中。
这让天子隐私暴露在众人跟前。
十分不便。
从前的侍中是宦者担任。
左蝉右貂,负责天子的生活起居器物。
上到乘舆服物,下到亵器虎子唾壶。
甚至还负传国玺,操斩蛇剑,与天子共乘。
如今由官员子弟充任侍中。
但他们不能总是待在禁中。
如此一来,恐有泄密风险。
私密外传,不利维护天子威严。
于是王允上奏。
让新任的侍中等人不得随意出入禁中。
虽然此奏打的是保护天子隐私的旗号。
但也因此断绝了天子与外界的联系。
使天子成为一个被关在禁中的鸟儿。
一切只能依靠他这个尚书令,来传递有无。
袁隗授意。
公府奏请。
羽林中郎将桓典与大将军何进共谋诛宦。
虽坐视何进被戮,但事后及时配合控制北宫。
忠义炳着。
于是董卓建议。
下诏拜其家一人为郎。
并赐钱二十万。
同时将其由羽林中郎将改为侍御史。
好嘛。
兵权又被董卓夺走。
桓典又回到骢马御史时期。
也不知是新政得人心,还是老天开了眼。
这雨停了。
从六月大暑后开始下。
直到九月寒露才停止。
一共下了近九十天。
这让董卓更加高兴。
一班马屁精也抱着各自的目的。
纷纷说些董卓喜欢听的话。
比如光禄勋宣璠。
他称这董卓拨乱反正。
所以才雨过天晴。
这是天降圣人,为朝廷万民消灾除厄。
等等。
董卓一高兴,让他接替袁绍担任司隶校尉一职。
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董卓既任司空。
手下中郎将们自然也能跟着沾沾光。
中郎将徐荣就推荐同郡公孙度。
就任辽东郡守。
公孙度,表字升济,本是辽东襄平人。
其父公孙延,不想当郡中小吏,于是逃到隔壁玄菟。
当时玄菟郡守公孙琙。
有个儿子名叫公孙豹。
才十八岁就死了。
这公孙度小的时候小名也叫豹,又与公孙琙的儿子年龄差不多。
公孙琙一见到他,就喜欢他,还送他去上学,为他娶妻。
让他做了郡吏。
甚至后来还向人举荐,让他到京师任职尚书郎。
光和年间,公孙度升为冀州刺史。
可惜因谣言被罢免。
如今同乡徐荣是董卓手下的中郎将。
于是公孙度请徐荣帮他推荐。
前往辽东就任郡守一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