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堂迎来了历史性的一天。崇祯站在御座前,目光扫过满朝文武,他的声音沉稳且充满力量:
“朕宣布,两广地区的改革第一阶段已顺利完成。减赋清税、吏治整顿、赋权于民,这一切皆是朝廷与百官同心同力的结果。”
全场寂静,随后爆发出一片掌声。一些年轻官员满脸兴奋,叶知秋、张子岳等人站在队伍中,神色坚定却又难掩自豪。
崇祯继续说道:“朕要特别表彰那些在改革中表现卓越的官员。他们敢于担当,锐意进取,不负朕的期望,也不负天下百姓的期望。”
随后,他挥手示意,礼部侍郎上前宣读表彰名单。
表彰结束后,崇祯命内阁将改革的成效公之于众。
“将这些功绩不仅刻在朝堂的石碑上,也要传遍民间。”崇祯说道,“让百姓知道,朝廷的改革是为了他们的福祉。”
几日后,一份份公文被分发至地方,详细列出了两广改革取得的成就:百姓负担减少、土地纠纷解决、贪官污吏绳之以法。村镇的公告墙上贴满了这些内容,引发了一阵阵议论。
“没想到这次真的减税了,我家的地租都降了一半!”一名老农满脸欣慰地说道。
“听说那些贪官都被抓了,总督大人还亲自退还了咱们的粮食。”另一名村妇感慨,“这样的朝廷,咱们得支持!”
在改革成果的推动下,百姓对朝廷的信任显着增强,而崇祯在民间的威望也随之提升。
与此同时,朝堂内的权力格局悄然发生变化。新生代官员逐渐成为主导力量,他们的锐气与才干让许多中立派纷纷倒向改革派。
温体仁在内阁会议上感慨:“如今,朝廷的执行力远胜以往,这正是因为陛下用人不拘一格,选贤任能。”
礼部叶尚书点头附和:“是啊,这批新生代不仅在地方表现优异,也在朝堂上展现出了不凡的能力。大明的未来,值得期待。”
然而,旧派势力虽然被压制,但并未彻底消亡。他们开始转变策略,试图通过妥协与新生代建立联系,维持自己的利益。
“陛下重用这些年轻人,我们不能再硬碰硬了。”一名东林党顽固官员低声说道,“不如主动靠近,寻找新的机会。”
宦官派的残余势力也在暗中活动,他们意识到,想要继续生存,必须改变策略。
夜晚,御书房内,崇祯坐在书案前,翻阅着改革成果的报告。他的目光虽然平静,但内心却清楚,这仅仅是一个开端。
“陛下,新生代官员的表现已经初步稳固了改革的局面。”王承恩说道,“但那些个老思想旧势力并未完全退出,他们可能会伺机而动。”
“朕知道。”崇祯微微点头,“权力的交替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有了这些年轻人,朕已经看到了大明的未来。”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向远方。
“接下来,朕要做的是巩固这些成果,让百姓感受到改革的实效。”他语气坚定,“至于旧派势力,他们再无回天之力。”
紫禁城中夜色如水,紧急军报的到来打破了御书房的宁静。一名传令官快步走入,将一卷带着寒意的密报呈到崇祯面前。
“陛下,这是边疆急报。”他低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焦虑。
崇祯展开密报,目光迅速扫过文字,脸色微沉。密报中写道:
“后金近日在边境集结重兵,屡次派出小股部队试探我防线。当地百姓传言,后金可能准备新一轮攻势。”
王安站在一旁,见状立刻问道:“陛下,后金此举恐怕并非简单试探,他们可能在为更大的行动做准备。”
崇祯目光冷峻,将密报放下:“边疆问题,从来不只是简单的防御问题。他们的意图很明显,想趁我朝改革初成、国力尚未稳固之时,发起挑衅。”
他沉吟片刻后说道:“即刻召兵部尚书张子岳进宫,与户部协商军资调配事宜。同时,命玄卫加强对后金的情报搜集,务必掌握他们的每一个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