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洒在乾清宫的殿门上,投下一片淡淡的金辉。金銮殿内却一片肃穆,朝臣们低声议论,不安的气氛蔓延。
崇祯坐在龙椅上,目光冷静地扫过殿内众臣。经过前几日的激烈争论,这些人早已各怀心思,而今日,他将把矛头指向另一场危机——粮价飙升。
“陈子敬。”崇祯开口,声音低沉却透着威严,“朕听闻最近多地粮价暴涨,民生艰难。陈尚书,细说其中缘由。”
站在殿中的陈子敬神色惶然,双手捧着一卷奏折,躬身说道:“启禀陛下,近日河南、山西、山东等地粮价持续攀升,有些地方甚至涨至平时的两倍有余。赈灾粮储不足,地方官员屡屡上报,但户部实在无力应对。”
“无力应对?”崇祯的语气冷了几分,目光如刀锋般落在陈子敬身上,“朕记得,去年朝廷拨了大量银两,用以储备粮食。如今粮仓空虚,银两去向何处?”
陈子敬脸色骤变,结结巴巴地答道:“陛下,部分银两确实用于灾区,但因各地仓储调度不善,加上地方贪腐……所以……”
“贪腐。”崇祯冷笑一声,语气冷冽,“在朕的眼皮底下,竟还有人敢如此猖獗。”
殿内一片沉寂,所有人都低头不语,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这时,钱谦益站出,拱手说道:“陛下,粮价飙升确是问题,但根本原因在于今年天灾不断,产量锐减。即使地方仓储充足,也无法缓解全局的粮荒。”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几分试探:“微臣以为,当务之急应是从其他省份调拨粮食入京,并通过增税筹措资金,直接用于赈灾。”
“增税?”士绅派的顾时康立刻反驳,语气激烈,“大人每遇问题便提增税,却从不考虑百姓承受能力。如今民间怨声载道,再行加赋,恐怕会激起民变!”
“顾大人!”钱谦益冷笑,“若无增税,国库如何拨款?难道让大明百姓挨饿?还是顾大人愿意先从士绅捐资开始?”
“你!”顾时康怒目而视,二人又一次唇枪舌剑,引得朝堂众臣纷纷低声议论。
崇祯看着争执不休的二人,心中不由冷笑。他知道,这场争论看似激烈,实则不过是为各自阵营争取话语权。真正关心民生的,又有几人?
“够了!”崇祯一声断喝,声音如雷霆炸响,殿内瞬间安静下来。
“钱谦益,顾时康。”他的目光冷冷扫过两人,语气如冰,“你们争来争去,无非是为各自阵营谋利。可朕问你们,有谁真正为百姓考虑过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两人脸色一变,低头不语。
崇祯站起身,环视群臣:“粮价飙升的根本,在于粮食供给不足。单靠调粮或增税,无异于治标不治本。朕以为,当务之急,是增加粮食产量,彻底打破这种困局。”
陈子敬疑惑地问:“陛下,增产虽好,但如何能短期见效?”
“高产作物。”崇祯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红薯、玉米,乃高产易种之物,若能在河南等灾区试点推广,足以缓解当前粮荒。”
崇祯深吸一口气,闭上双眼,脑海中再次浮现出那熟悉的淡蓝光芒。玄天策系统缓缓启动,复杂的光网在虚空中交织,构建出一幅明朝的全局沙盘。田地、粮仓、灾区和运河等要素逐一显现,仿佛整个大明都被缩小为一幅动态的地图。
“分析当前粮食问题的根本原因,模拟解决方案。”崇祯在心中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