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月当空......"沈明轩喃喃自语,突然想起什么,"思雨前几日说过,三日后的中元节,正好是月食!"
"这是调虎离山之计,"张居正低声说,"他们故意暴露觉明寺,实际目标是太医院?"
沈明轩的目光落在严世蕃脸上,发现他虽然被捕,眼中却闪着诡异的光芒。显然,这一切都在对方的计划之中。
"让人继续看守严世蕃,"他快速下令,"张大人,请你带人严密监视觉明寺。我去太医院......"
"父亲!"思雨突然从外面跑进来,脸色苍白,"白衣堂刚刚传来消息,发现大批蒙面人正在秘密靠近太医院,他们......他们好像带着某种古怪的法器!"
"立刻分头行动!"沈明轩当机立断,"张大人带人继续看守觉明寺,思雨你去通知白衣堂布防,我去太医院。另外......"
他转向严世蕃:"把他押到大理寺,加强看守。我总觉得他还有后招。"
夜色中,几队人马分头行动。沈明轩快步走在去太医院的路上,脑中飞速思考:对方为何选择太医院?藏书阁里究竟藏着什么秘密?
太医院大门紧闭,四周一片寂静。但沈明轩的直觉告诉他,这份寂静下暗藏杀机。
"大人!"暗处闪出一个白衣堂的密探,"我们发现那些蒙面人分成三队,一队守在藏书阁外,一队埋伏在各处,还有一队似乎在地下活动。"
"地下?"沈明轩眉头一皱,想起一个重要细节,"太医院的地下......"
话未说完,远处突然传来一声闷响,接着是一阵诡异的诵经声。
"不好!"沈明轩脸色一变,"他们是冲着太医院下面的密室来的!"
这个密室是他之前查案时偶然发现的,里面藏着大量前朝的医书和丹方。但更重要的是,密室的布局和永昌号上的暗室极其相似。
"分头行动,"他迅速下令,"你带人去支援思雨,我去藏书阁。记住,一旦发现异常立即放信号。"
藏书阁前,十几个蒙面人持刀把守。沈明轩躲在暗处观察,发现他们的站位很有讲究,像是在布某种阵法。
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沈大人,总算找到你了。"
沈明轩转身,只见一个道士打扮的人站在月光下,正是当初在永昌号上逃走的神秘人。
"是你!"沈明轩冷声道,"果然一切都是"天门"策划的。"
"聪明。"道士笑道,"不过你再聪明,也想不到事情的全貌。今晚过后,一切都将改变。杨廷和在我们手上,你最好配合......"
话音未落,远处突然响起一阵锣声,接着是此起彼伏的打斗声。
道士脸色微变:"看来你早有准备?不过......"
他猛地一挥手,十几个蒙面人突然分散开来,摆出一个奇特的阵型。他们手中的武器在月光下泛着诡异的光芒。
"血月当空,天门即开,"道士喃喃自语,"沈大人,你想知道真相吗?那就随我来......"
月光如水,照在太医院的古老屋檐上。
"在动手前,不如先看看这个。"道士从袖中取出一物,在月光下闪着青铜的光泽。
沈明轩瞳孔一缩:那是一枚古老的铜镜,镜面刻着繁复的天文图案,正是他在永昌号密室里见过的那种。
"认得这个?"道士轻笑,"这可是前朝的宝物,能引动天地之势。今晚血月当空,正是开启天门的最佳时机。"
"所以你们处心积虑,就是为了这个?"沈明轩冷声道,"但你们未必知道它真正的用途。"
道士眼中闪过一丝诧异:"哦?看来沈大人知道些什么?"
"知道的不多,"沈明轩不动声色地向前一步,"但至少知道这面铜镜不是用来开启什么天门的,而是......"
他话音未落,突然抬手一挥。早已埋伏的白衣堂弟子同时出手,数支袖箭破空而至!
道士显然早有防备,铜镜一转,寒光四射。那些袖箭竟然像受到某种力量的影响,纷纷偏离了方向。
"果然有古怪。"沈明轩心中暗惊。这铜镜不仅能反射箭矢,更像是能影响周围的气场。
"看来要让沈大人见识见识真正的手段了。"道士冷笑一声,十几个蒙面人立即结成阵势,手中法器同时发出诡异的光芒。
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突然响起:"父亲,我找到了!在密室的墙上,发现了和铜镜一样的图案!"
是思雨!
道士脸色微变:"拦住她!"
数个蒙面人立即转身扑向思雨的方向。但沈明轩早已等待这一刻,猛地掷出一物——那是从杨府搜出的那枚铜钱!
铜钱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恰好击中道士手中的铜镜。"铮"的一声脆响,镜面突然裂开一道缝隙。
"你!"道士又惊又怒,"你怎么知道......"
"猜的。"沈明轩冷笑,"那枚铜钱上的符号虽小,但气息与铜镜相合。两件前朝遗物相击,自然会有反应。"
就在这时,天空中的月亮突然被一片血色笼罩——月食开始了!
血月当空,一切都笼罩在诡异的红光中。
破碎的铜镜突然发出刺目的光芒,与天空的血月相呼应。十几个蒙面人手中的法器也随之震动,发出低沉的嗡鸣。
"还是晚了一步!"道士狂笑,"天时已至,阵法已成。就算铜镜有损,也足够打开天门了!"
地面开始震动,太医院的地下传来阵阵闷响。思雨的声音从暗处急切传来:"父亲,密室的图案在发光!"
沈明轩心念电转。永昌号的密室、太医院的地下、觉明寺的暗房,这些地方的布局和图案都如此相似,必定暗藏玄机。
"你们的目标根本不是什么天门,"他突然说,"是前朝留下的某种阵法!"
道士眼中精光一闪:"果然聪明。不过知道了这些又能如何?阵法已成,谁也无法阻止!"
就在这时,地面的震动突然加剧。一道道光线从太医院的四角冲天而起,在血月下交织成网。
"不对!"思雨突然喊道,"父亲,你看密室的图案!它不是阵法,是......"
"是地图!"沈明轩恍然大悟,"这些地方的图案连起来,是某种机关的构造图。你们想要开启的,是前朝藏在京城地下的某种机关!"
道士脸色微变:"你......"
"所以杨廷和也是为了这个被抓的?"沈明轩继续说,"因为他的先祖参与了这个机关的设计?"
"哼,"道士冷笑,"既然你如此聪明,就更要除掉你!动手!"
蒙面人同时举起法器,一道道光芒射向沈明轩。但就在这时,一个意外的声音响起:
"住手!"
众人回头,只见张居正带着一队官兵快步而来。更令人意外的是,他身边还跟着一个手持玉符的白发老者。
道士见到老者,脸色大变:"你......你怎么会在这里?"
"因为我知道你们要做什么,"老者说,"但你们错了。前朝的机关不是用来开启什么天门的,而是......"
"而是一座天文观星台!"老者的声音在夜空中回荡,"那是用来预测天象和记录历法的重要建筑。"
沈明轩心中一震。难怪这些图案都与天文有关,难怪要选在月食这天行动!
"不可能!"道士厉声道,"前朝典籍明明记载,这是开启天门的祭坛!"
"那是障眼法,"老者摇头,"为了保护这座观星台。因为它不仅能观测天象,还藏着一个更重要的秘密——前朝的历法典籍和天文记录。"
"父亲!"思雨的声音从密室传来,"我在墙上发现了!这些图案组合起来,真的是一座巨大的观星仪!"
沈明轩终于明白了:"所以永昌号的密室是用来存放典籍的,觉明寺的地下室是观测点之一,而太医院的位置......"
"正是观星台的核心!"老者说,"因为这里的地理位置最适合观测。前朝的天文学家在这里留下了大量珍贵的观测记录。"
道士脸色阴晴不定:"就算如此,这些知识也应该属于天门!我们研究了十几年......"
"你们的研究方向错了,"老者叹息,"你们以为这是什么神秘法器,但实际上这些都是科学观测工具。铜镜是用来反射星光的,那些法器是测量天体运行的......"
"不!"道士突然狂笑,"既然你们都在这里,那就一起毁灭吧!"
他猛地举起破损的铜镜,血月的光芒透过裂缝,在地面形成诡异的光影。蒙面人同时举起法器,形成一个包围圈。
"小心!"张居正喊道,"他们要......"
但已经晚了。道士手中掐诀,铜镜、法器和地下的图案同时发出耀眼的光芒。整个太医院剧烈震动,地面开始出现裂痕。
"他们是想毁掉观星台!"沈明轩脸色大变,"思雨,快出来!"
地面的裂缝迅速扩大,古老的石砖开始崩裂。地下传来阵阵轰鸣,仿佛有什么庞大的建筑正在坍塌。
"父亲!我找到机关了!"思雨的声音从地下传来,"密室的墙上有个转轮,好像能控制整个建筑!"
沈明轩正要回应,突然看到道士脸上露出诡异的笑容。不好!这是个陷阱!
"思雨,别动那个转轮!"他大喊,"那是自毁装置!"
老者也变了脸色:"不错,前朝工匠在建造观星台时设置了保护机制。一旦启动自毁装置,整个地下建筑都会崩塌!"
"哈哈哈!"道士狂笑,"既然得不到,那就毁掉!让这些价值连城的典籍和观测记录,永远深埋地下!"
危急时刻,沈明轩头脑异常清醒。永昌号的密室、觉明寺的地下室、太医院的布局......所有线索在脑中快速闪过。
"张大人!"他突然转向张居正,"让人立即去永昌号和觉明寺,找到类似的转轮装置。这些地方是互相联系的,必须同时操作才能化解!"
张居正立即派人分头行动。但道士显然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手中掐诀,十几个蒙面人同时出手!
"保护老大人!"官兵们纷纷举刀上前。
混乱中,沈明轩注意到一个细节:道士手中的破碎铜镜,裂缝的形状与那个转轮装置竟然完全吻合!
"思雨,听我说,"他一边应对攻击一边喊道,"转轮上是不是有七颗星的图案?"
"是的!"
"数一数铜镜碎片的形状,应该能对应上!这是解除装置的钥匙!"
地下的轰鸣声越来越大,所有人都感觉到脚下的地面在不断下沉。时间紧迫!
就在这时,血月投射下的光芒突然变得更加诡异。道士手中的铜镜开始剧烈震动,似乎要彻底碎裂。
"天机泄露,人人得而诛之!"道士突然厉喝一声,"启动所有法器,与这座观星台同归于尽!"
血月当空,危机时刻。
"父亲,我找到了!"思雨的声音传来,"镜面碎片的纹路和转轮完全对应!但是......"
"但是什么?"
"转动方向很奇怪,像是某种天文轨迹......"
沈明轩突然想起什么:"等等,老大人,这座观星台最常观测的是什么天象?"
"北斗七星!"老者立即明白了什么,"转轮的运转方向一定是按照北斗七星的轨迹!"
就在这时,地面的震动越发剧烈。道士见状,突然狞笑着将手中的破碎铜镜高高举起:"既然如此,那就永远消失吧!"
他猛地将铜镜掷向地面,意图彻底粉碎这最后的关键!
千钧一发之际,思雨突然从密室入口跃出,一把抄住飞落的铜镜。但她的身形也随之向地面的裂缝倾斜!
"思雨!"沈明轩心脏几乎停止跳动。
就在这时,一道白影闪过。张若兰不知何时赶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接住了思雨。
"快!"张若兰喊道,"我在觉明寺发现了相同的转轮,已经让白衣堂的人按照北斗方位开始转动了!"
思雨稳住身形,将铜镜碎片对准转轮的纹路:"父亲,你说得对!这就是解除装置的钥匙!"
道士见状大怒:"拦住他们!"
蒙面人蜂拥而上,但早已埋伏的白衣堂弟子同时现身,与官兵一起拦住了他们。
关键时刻,老者突然开口诵读起古老的天文典籍,那些晦涩难懂的文字,在这一刻仿佛被赋予了新的生命。
思雨跟着老者的诵读,开始转动机关。碎裂的铜镜与转轮相合,发出阵阵共鸣。地下的轰鸣声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玄妙的震动。
"不!"道士发出不甘的怒吼,但为时已晚。
伴随着最后一声机括转动的声响,整个观星台的地下结构开始发生变化。那些错综复杂的机关不是在崩塌,而是在......重组!
血月的光芒下,一个令人惊叹的奇观slowly呈现在众人面前。
随着地下机关的转动,太医院的地面缓缓裂开,但不是破坏性的崩塌,而是有序的分离。一座古老的天文台从地下徐徐升起,青铜打造的巨大观星仪在月光下泛着神秘的光泽。
"这就是前朝的观星台......"老者感叹道,"我研究了一辈子的天文,终于见到了这个传说中的至宝。"
观星仪上的各个部件开始自动调整位置,精确地对准了天空中的血月。突然,一道星光从镜面反射而出,通过层层棱镜,在地面投射出一幅完整的星图。
"这些年的天文记录,"老者激动地说,"全都在这里!这座观星台不仅是观测工具,更是一部活的天文史书!"
道士跌坐在地,喃喃自语:"原来如此......我们一直都错了......"
就在这时,张居正带来了更多的消息:"永昌号和觉明寺的机关也都启动了。三处相连,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观测网络!"
沈明轩恍然大悟:"难怪要选在血月之夜。这种天象正好能启动整个观测系统。"
思雨仔细查看着星图:"父亲,你看这些记录,全都是前朝天文学家的观测数据。这比任何典籍都要珍贵!"
"是啊,"老者欣慰地说,"这些数据对天文历法的研究有着无可估量的价值。前朝匠人用这种方式保存知识,就是希望后人能够继续探索天文奥秘。"
道士身后的蒙面人纷纷放下武器。他们终于明白,自己追寻的所谓"天门",其实就是这座承载着古人智慧的天文台。
"父亲,"思雨突然说,"你看这些星象记录,和医书上记载的"天人感应"竟然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不错,"老者点头,"天文与医道本就相通。这座观星台的发现,不仅对天文历法有重大意义,对医学发展也会有深远影响。"
沈明轩看着女儿专注的样子,又想到这一路的探索历程,心中感慨万千。或许,这就是上天安排他穿越到这个时代的意义——不是为了改变历史,而是为了传承智慧。
天边泛起鱼肚白,血月渐渐退去。
"陛下有旨!"一队御前侍卫快步而来,当场宣读圣旨:"着即设立钦天监,专司天文历法研究。令沈明轩、张若兰等人主持其事。另设太医院天文研究科,统筹天文与医道研究......"
"这是好事,"老者欣慰地说,"有了朝廷支持,这些珍贵的知识就能得到妥善保护和研究了。"
道士向沈明轩深深一揖:"是我们被野心蒙蔽了双眼。这些知识本就应该造福天下,而不是成为某些人的独占之物。"
"既然如此,"沈明轩说,"不如加入钦天监?你们研究了这么多年,对天文历法想必也有独到见解。"
张居正也表态支持:"是啊,与其分散力量,不如集中朝廷之力,共同研究。"
趁着这个机会,沈明轩向张居正提出了一个更大的计划:"我想在各府设立医学堂,将天文历法、医术验方等知识系统传授。这样既能培养人才,又能推广新法。"
"这个提议好!"张居正眼前一亮,"我这就向陛下请奏。"
思雨看着冉冉升起的朝阳,若有所思:"父亲,我想到一个好主意。以后在医学堂里,可以把天文台的观测数据与医案记录结合起来研究。这样就能更好地理解"天人相应"的道理。"
"不错,"张若兰赞许地看着她,"看来我们的小神医已经想得很远了。"
沈明轩看着这一切,心中感慨:当初他穿越而来,只想着低调做个师爷。谁能想到,一路走来,竟然完成了如此多不可思议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他找到了人生的新意义——不是简单地利用现代知识,而是将古今智慧真正融会贯通,创造出新的价值。
"对了,"思雨突然说,"我们是不是该给这座天文台取个名字?"
"就叫"承智台"吧,"沈明轩说,"承载先人智慧,启迪后世新知。"
众人都觉得这个名字很有意义。而此时,太阳已经完全升起,晨光照在古老的观星仪上,折射出璀璨的光芒。
一个月后,承智台正式开始运转。
清晨,沈明轩站在台上,看着忙碌的众人。思雨正和几个年轻医者一起研究星象与病理的关系,那专注的样子,让他想起自己当年在现代实验室的日子。
"想什么呢?"张若兰走到他身边,递来一杯热茶。
"在想,有些事情冥冥中自有天意,"沈明轩接过茶,轻声说,"就像这座观星台,藏了几百年,却在我们手里重见天日。"
张若兰理解地点点头:"医道、天文,表面上是两回事,实则同源。这或许就是你能破解这个谜题的原因。"
远处传来学生们的朗读声。医学堂已经开始招收第一批学生,除了医术,还要学习天文历法。这是沈明轩特意安排的,为的就是让新一代的医者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医道"二字的深意。
"父亲!"思雨突然跑过来,手里拿着一本医案,"你看,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某些重病的发作规律,似乎和特定星象的运行有关......"
沈明轩认真听着女儿的发现,心中欣慰。这个当年在枫桥案中救下的婴儿,如今已经成长为一个睿智的医者。
白衣堂也有了新的使命。在张若兰的带领下,他们不再只是行侠仗义,更要负责各地医学堂的巡查和知识传播。
"对了,"张居正匆匆走来,"陛下已经同意了,准备在全国推广这个制度。另外,严世蕃也认罪了,交代了天门组织的所有秘密。"
"那些加入钦天监的道士们呢?"沈明轩问。
"都很专心研究,"张居正笑道,"他们说,真正的"天门",就是用智慧打开认知天地的大门。"
夕阳西下,晚霞映照着承智台的青铜构件。沈明轩看着这一切,想起了那个血月当空的夜晚。正是在生死攸关的时刻,大家才明白:知识的真谛不在于占有,而在于传承。
"师爷,"一个学生跑来,"您说的那个"验尸课"什么时候开始啊?"
沈明轩笑了:"别急,会有的。我们要一步步来,把每一样知识都教好。"
张若兰在旁边打趣:"这些学生都叫你师爷,看来这个称号是改不掉了。"
"师爷挺好,"沈明轩望着远方,"提醒着我最初的心意——用知识济世。"
暮色中,承智台上的观星仪开始自动调整方位,准备迎接新一轮的观测。这座凝聚着古人智慧的建筑,将继续见证着知识的传承与医道的发展。
而这,也正是沈明轩穿越以来最大的心愿——让智慧之光永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