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七宗罪之天佑瑾华 > 第216章 四特区原本一家 起义后各自为政

第216章 四特区原本一家 起义后各自为政

四个“特区”的演变和领导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就更有意思了。

先来谈谈“第一特区”果敢。

果敢,全称“膘国掸邦北部果敢自治区”,首府老街市,面积大约为2700多平方公里,人口25万。

主要民族是果敢族,占总人口的90%以上。军队为“民族民主同盟军”,大概有2000人。

这个地区的人虽然国籍上属于膘国,但由于历史上曾隶属于我国滇南省,并长期受到华夏文化的影响,因此他们的语言、文化、生活习惯等方面与华夏人较为接近。

果敢内的商店、饭馆都是缅、中文字混用,但明显以中文为主,缅文为辅,还有自己的报社、杂志社和电视台,全部使用中文。

果敢人就是汉族人,说滇南方言,无论是血缘、语言或者民俗,跟咱们国人基本无异。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外貌特征也与华夏人完全相同。

果敢是金三角地区最早最专业的鸦片贩运地区,果敢政要历来涉毒贩毒,20世纪80年代初,彭也曾被国际社会宣布为金三角毒枭之一。

现今,果敢及其所处的缅北地区已成为全球及东南亚地区电信网络诈骗话务窝点的聚集地。

老实说,从地理上看,克钦邦才算缅北。

现在电信诈骗所说的缅北,基本位于掸邦,一般指果敢、佤邦、小勐拉、大其力、木姐等与我国相邻的区域。

1989年3月11日,原膘共人民军东北军区副司令员彭家声在果敢发动了兵变,宣布成立“民族民主同盟党”和“民族民主同盟军”,并出任党主席和同盟军总司令。

彭家声向膘国军政府表达了“和平”的意愿,从而获得了膘国政府的承认,成立了膘国掸邦“第一特区”。

彭家声实行果敢民族自治,实行民族和解,提出了禁毒口号。

从此膘国境内的17支民族武装中,有15支放下了武器与政府讲和。彭家声成了一时"民族英雄"。

1992年11月,因推行禁毒,彭家声与掌握兵权、大肆贩毒的副司令杨茂良发生内讧,双方兵戎相见。

1993年5月,彭家声被迫退出了果敢地区。杨茂良开始主政果敢。

在杨茂良主政期间,果敢地区的毒品问题变得更加突出。

彭家声离开果敢,投奔女婿林明贤。

在小勐拉休整了一年半后,彭家声又带着民主同盟军又杀了回来,彻底击败了杨茂良家族,并一直坐镇果敢到2009年。

这个阶段,也是果敢相对最和平的时期,经济社会都有了一定发展,并在2002年底根除了罂粟种植。

2009年8月8日,当时的果敢同盟军副司令白所成与魏超仁、刘国玺和刘正祥等四人与膘国军政府勾结发动了发动兵变,史称“八八事件”。

除刘正祥外,其余三人均是彭家声的老部下,现在人称果敢的四大家族。

白所成带领膘国政府军进入果敢,消灭了武装抵抗的同盟军彭家声部,并自称主席。

彭家声不得不离开他统治了近四十年的果敢地区,开始了他的流亡生活。

这一转折不仅标志着果敢特区时代的终结,也开启了彭家声人生的最后篇章。

彭家声带领着一批忠实追随者,穿越边境,进入了我国滇南省。

我国政府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允许彭家声等人暂时居留。

彭家声身逢乱世,半生戎马,几度沉浮很具传奇色彩。

随着年事渐高,彭家声返回膘国,大部分时候都住在小勐拉的女婿家,并在这里平安终老。

2022年2月16日,彭家声因病救治无效在家中与世长辞,享年91岁。

再来谈谈“第二特区”佤邦。

沿着滇南怒山山脉以西,有一山海拔2489米,状若三指天柱耸立云间。

每每朝阳初升,云海滔滔笼罩着漫山的茶树,所谓仙境不外如是。

公元225年,相传诸葛亮生俘孟获于此,故而此山得名“孔明山”。时移世易,孔明山稀里糊涂被人们念成了公明山。

公明山四下散居着佤、汉、缅、回、克钦等15个民族,其中七成以上的人口为佤族。

公明山又被称之为佤山,现今的佤邦邦旗,上面的山就是公明山。

第二特区佤邦,军队为佤邦联合军,现有军队人,预备役人。

佤邦是膘国联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由互不相连的南、北两块地区组成,中间由政府控制区隔开。

第二特区的面积3万平方公里,这里居住着佤、拉祜、掸、克钦、汉、爱尼等16种民族,其中佤族占70%,人口约60万。

佤邦第二特区即原缅共中部军区。

1989年4月11日,时任缅共人民军中部军区副司令的鲍友祥,率中部军区第5、12旅全体官兵“起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系统逼我吃蜜姐软饭都市嚣张狂少归来修仙之后,三拳打爆你的异能梦职场之记诗行日记开局转职美食家,好吃懒做就变强都断绝关系了,你破产管我啥事我有九千九百九十九万亿抚养金我的同学都是妖为爱让我放弃编制?我走你哭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