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成想,第二天一大早来看,衣服还在那里。
更不巧的是,好几天没出现的掌柜,突然到店里来,并且一眼瞅见这些衣服。
“嗯?这不是给刘大官人做的衣服吗?怎的放佟秀桌上?”
马绣娘心头一惊,赶紧脸上带笑:
“这不是我那儿东西太多嘛,借小佟的地方放放。”
然后忙不迭地把衣服抱走。
小老头吹胡子瞪眼:
“东西怎么能乱放?早跟你们说过,针线、布料,各人按需支取,各自管好。弄丢了做窜了,都要自个承担!绣房的规矩一再强调,你们都不放在心上,是不是不想干了?”、
把绣娘们训得狗血淋头。
有几个暗地里埋怨,都怪马绣娘,自己偷懒不成,给大家招了一顿骂。
马绣娘灰溜溜的,使劲往人堆里躲,但也逃不过被揪出来的命运:
“还有你,马绣娘,这衣服前几日就说要做的,怎么到现在还没动?明天可就要交差了!”
小老头声色俱厉:
“我看你平时就不积极,这会子拖沓成这样?再不好好干活,就给我滚蛋!”
马绣娘不敢回话,只能卖力地干活。
一屋子人,在小老头的高压下,勤勤恳恳地干了一整天。
到了下工时间,小老头走了,佟秀一反常态,收拾起篮子也跟走了。
马绣娘的希望彻底破灭。
她的衣服才做了一小半,可明天就要给客人了呀!
没办法,她只好自己熬了个通宵,并花大钱偷偷请其他绣娘帮忙,才勉强交差。
还因为迟了一点时间,又被掌柜指着鼻子骂了一顿。
马绣娘心里苦极了。
不过,经过这几次,她再也不敢找佟秀代劳。
这娘娘腔,现在就是个黑心的!
佟秀终于过上了一段舒心日子。
隋准也放下心来,去做他未完的事了。
他要,上县城!
上县城,在粑粑村可是一件了不得的事。
别说佟秀,佟嫂子都没有上过县城呢,村里没多少人到过成阳县。
佟大腿脚还好时,倒是去过几次,给城里的佟三送粮食。
那时候说得,县城里可好了,街上的路都铺砖,大户人家的墙头,比咱屋顶还高呢。
佟大从县城里带给佟嫂子的几朵绢花,让她硬是在粑粑村风光了三四年。
如今,县城在佟家人,甚至全村人的心里,仍是遥不可及的地方。
一听隋准竟然要上县城,佟嫂子惊得嘴巴都合不上了。
“去县城?就你?”
隋准把出版风月会记的事情简单讲了讲。
佟嫂子知道他之前在镇上的茶楼谋了份差事,赚得还不少呢,不到一个月,竟拿回来50两。
50两啊!
她活到这个年纪,这辈子挣的钱,哦不,加上佟大挣的钱,都没有50两。
她一度怀疑隋准骗她,没准是干些坑蒙拐骗、偷鸡摸狗的去了。
幸而去赶集的村里人给她说,确实在有名的大茶楼见到隋准了,穿得有模有样,看样子,还很得掌柜的看重哩。
虽然仍旧不明白,在酒楼干什么能月入50两,可既然是钱,再烫也要揣怀里。
佟嫂子是不会把吃进嘴里的,吐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