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书?”佟嫂子懵懵懂懂:“这不是读书人的事吗?你该不是被骗了吧。”
隋准哭笑不得。
也不知道他在佟嫂子心里,到底是个什么形象,一会儿怕他骗人,一会儿怕他被人骗。
“只是把本来就有的诗词文章,印刷出来,卖给读书人罢了。”他尽可能通俗易懂地解释。
还好佟嫂子也不太在乎。
“就你一个人去啊?不行吧,县城是什么地方,遍地都是富绅官老爷,你可别说错一句话,让人给当街打死了。”
她想了想,觉得不行。
“要不,我还是拉下这张老脸,找佟二问问情况先。当家的腿不行这些年,都是他给佟三送粮。”
“那不用,我已经问过茶楼掌柜的了,娘不用担心。”隋准说。
佟嫂子这才惊觉,隋准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孤立无援,饥寒交迫倒在她家门外的乞丐了。
他刚到粑粑村时,窘迫得连件衣服都没有,还是捡佟二的旧棉衣穿。
村里也没人搭理他,他在这个世界,没有任何存在感。
他仿佛一条流浪的小狗,只能依附佟家取暖。
可如今,他认识族长,认识张屠户,甚至还认识茶楼掌柜。
就像一颗神奇种子,四处飘荡,明明落在一片贫瘠的土地上,却迅速长成参天大树,鸟儿不请自来。
佟嫂子突然有点不敢相信,眼前这人,真是她家的男媳妇吗?
最后还是捏捏口袋里的银锭子。
嗯,梆硬。
是真的。
“那好吧,有大掌柜的帮忙,想来比佟二靠谱得多。”佟嫂子道。
过了一会儿,又说:
“其实,咱家现在攒的钱,也不少了。我们不求大富大贵,只想一家人在一起,过好小日子。到县城里做买卖,可不是容易的事,你不去也可以。”
在旁边默默听了半天的佟秀,不明白了。
“娘,为什么呀,娘子能挣更多钱,不挺好的吗。”他傻乎乎地问。
佟嫂子横了他一眼:
“你懂啥!我是怕隋准太辛苦。”
“哦。”佟秀把脖子缩了回去。
但在他心里,还是认为,隋准去县城做买卖是很好的。
尤其是在裁缝铺子上工以后,他认识到外面有更广阔的天地,分外觉得走出去的机会可贵。
如今,让他再回到村子里,做些家常针织缝补,他是做不到的。
听说隋准要上县城,佟秀甚至想,等自己学成那天,是不是也可以去县城呢?
回荡在胸中的,是兴奋,是期待。
佟嫂子看着眼前这俩,一个天真懵懂,一个实在太懂。
唉,愁啊。
反正,隋准上县城是定了。
而且刻不容缓,毕竟订购有半个月之期呐。
第二天,他就去刘家借骡子。
佟家骡子是不行的。
一来骡子太小,二来,去县城,大骡子也得一天一夜,小骡子更慢。
“娘子,这大馒头和卷饼我放这儿了,路上吃。”
佟秀把一包包的东西塞到隋准怀里。
“还有铺盖,你不要嫌麻烦,夜里有露,一定要打开铺盖睡了,否则容易风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