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的两侧,是葱郁的树木与盛开的野花。野花五彩斑斓,争奇斗艳,为这秋日的景色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树木的枝叶在秋风的吹拂下轻轻摇曳,仿佛在向过往的行人招手致意。
此时,一阵微风吹过,带来了几片落叶的旋转与飘落。它们在空中翩翩起舞,宛如一群金色的蝴蝶,在秋日的阳光下闪耀着迷人的光芒。最终,它们轻轻地落在地面上,为这秋日的景色增添了几分诗意与浪漫。
马车内,谢斯南静静地坐着,她的目光在窗外的景色与车内的人物之间流转。她看着清澄那坚毅而沉稳的面容,心中不禁对她产生了几分敬意。她知道,这位侍女不仅是郡王的心腹,更是他身边的得力助手。
马车一路前行,绕过了一座小丘,开始缓缓攀爬一段蜿蜒曲折的山路。山道两旁,古木参天,枝叶繁茂,阳光透过树梢洒下斑驳的光影,给这段旅程增添了几分幽静与神秘。秋日的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斑驳地洒在青石板铺就的山道上,为这趟旅程增添了几分温暖与安宁。
马儿在上坡时显得颇为吃力,四蹄蹬地,鼻息间喷出阵阵白气,却仍坚定地一步步向前。车夫坐在前头,神情专注,手中的缰绳紧握着,不时轻声吆喝着,为马儿鼓劲。他身穿一件粗布衣衫,头戴斗笠,脸上沟壑纵横,是岁月留下的痕迹。他的眼神坚定而有力,仿佛这山路对他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
终于,马车来到了小山山顶,在一面古朴庄严的墙附近停了下来。那墙是用青石砌成,历经风雨侵蚀,却依旧坚固如初。墙面上爬满了青苔与藤蔓,为这庄严的寺庙增添了几分岁月的痕迹。墙头高耸,顶部覆盖着灰黑色的瓦片,在秋日的阳光下闪烁着沉稳的光泽。墙后,隐约可见一座座错落有致的殿堂楼阁,飞檐翘角,气势恢宏。
谢斯南透过纱帘,好奇地打量着这眼前的景象,心中充满了疑惑与好奇。她身穿一袭淡雅的锦袍,发髻高挽,珠翠点缀其间,显得端庄而又不失妩媚。她的面容清秀,肌肤如玉,眼中闪烁着智慧与好奇的光芒。虽然她失忆了,但那份与生俱来的气质与风华,却丝毫未减。
她转头看向清澄,轻声问道:“清澄,我,抱歉,我是失忆了,这座山是什么山?我们来的这里是哪里?”她的声音柔和而带着一丝迷茫,眼中闪烁着探寻的光芒。
清澄闻言,微微欠身,恭敬地回答道:“回贵妃娘娘,这是清凉山,我们此刻正停在菩提寺前。”她的声音清冷而沉稳,每一个字都吐露得清晰而有力。
谢斯南闻言,点了点头,心中暗自思量。她突然想起了现代的记忆,疑惑的想:“清凉山?菩提寺?这寺庙……这名字有些陌生?在后世还在吗?我怎么觉得,我记忆中现代的南京好像并没有什么菩提寺啊。”
清澄看着谢斯南的表情,似乎带着好奇与迷茫。她自然不知道谢斯南在疑惑什么,只好开口继续解释,声音中带着几分温柔与耐心:“贵妃娘娘,菩提寺乃我南齐的宝刹之一,历经数十载,香火鼎盛……”
看谢斯南没有反应,她继续说道:“菩提寺建于先帝在位之时,因其地势高远,取‘清凉净土,菩提栽于此处’之意,故而选址于此。寺内供奉的是释迦牟尼佛祖的金身佛像,据说是由北方高僧亲手塑造,金身外敷百宝,庄严无比。每逢初一十五,香客络绎不绝,连朝中大臣也常来此祈福,求平安顺遂。”
说到这里,清澄微微一顿,似乎想起了什么重要的事情。她继续说道:“山下西面是石头津校场了,殿下已经在校场练兵了。他时常会来菩提寺礼佛后,再到校场检验将士们的武艺进展。”她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敬仰与自豪,显然对萧宝义充满了敬意与忠诚。
谢斯南闻言,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意与好奇。她想象着萧宝义在校场练兵的场景,那坚毅而沉稳的身影,在秋风中挥舞着长剑,指挥着将士们演练阵法。她虽然未曾见过他,但仅凭这些描述,便能感受到他身上的那份英气与担当。
随后,清澄补充道:“贵妃娘娘,我们此行便是先在菩提寺安顿下来,殿下或许稍后便会回来。”
就在这时,一阵微风吹过,带来了几片落叶的旋转与飘落。它们在空中翩翩起舞,宛如一群金色的蝴蝶,在秋日的阳光下闪耀着迷人的光芒。最终,它们轻轻地落在地面上,为这秋日的景色增添了几分诗意与浪漫。
谢斯南看着这一幕,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她转头看向清澄,微笑着说道:“清澄,这秋日的景色真是美不胜收啊。”她的声音轻柔而带着几分感慨。
一阵悠扬的钟声从菩提寺内传来,打破了这片刻的宁静。那钟声浑厚而深沉,仿佛能穿透人的心灵,让人感受到一种莫名的宁静与安详。清澄看了看天色,轻声说道:“贵妃娘娘,我们先下车安顿吧,现在已是中午时分了。”
谢斯南闻言,点了点头。她转头看向菩提寺的方向,眼中闪烁着好奇与向往。她轻声说道:“那我们先去寺内吧。”她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温柔与期待,仿佛已经置身于那庄严的殿堂之中。
清澄闻言,微微点头,说道:“当然可以。婢这就陪您进去。”她的声音中带着几分关切与敬意,显然对谢斯南的请求十分重视。
说完,她轻轻掀起马车帘子,搀扶着谢斯南下了马车。两人沿着青石铺就的小径,缓缓向菩提寺内走去。那小径两旁,古木参天,枝叶繁茂,仿佛在为她们遮风挡雨。阳光透过树梢洒下斑驳的光影,为这趟旅程增添了几分幽静与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