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得想想,柱子才来工业部几次?几乎每次来都有研发成果。
电动车、吹膜机、温室大棚,再加上现在这水切割机,丝毫不逊色于一个老研究员。
他将来能走到什么高度,谁都说不准!
老王笑道:“老柳,很少听你这么夸奖一个人啊,看来何雨柱的发明真的打动了你。”
老柳点头道:“确实,我非常佩服柱子。
他虽然年轻,但能力强得很,完全能够和我们平起平坐。
如果将来何雨柱加入我们工业部,我认为可以给他单独成立一个科室,让他当科长,完全没有问题。”
老王赞同地说:“这个我同意。”
大家也纷纷表示,毕业后愿意迎接何雨柱加入工业部。
能拥有如此出色的人才,对工业部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何雨柱笑着说:“我现在还在上学,还没想那么远。
等毕业再说吧。
老柳,现在特种钢已经能切割了,我把零件给你加工出来,顺便把你研究室的车床修理一下。”
老柳回应道:“好的,柱子,感谢你。
这样吧,我也来帮手,我也是高级钳工,加上我的帮忙,应该会快得多。”
何雨柱点头应允:“行。”
随后,他拿出纸和笔,将所有需要的零件一一画了出来,并详细标注了尺寸数据,以免在加工时出错。
何雨柱将图纸递给老柳:“这是零件的尺寸图,你既然技术这么高超,这些对你应该不算难。”
老柳接过图纸查看后,点头表示同意:“没错,没问题。”
接着,他指着一个齿轮说:“我先做这个。”
他还提醒何雨柱,免得和另外两个省19的人重复工作。
何雨柱点头表示明白。
于是,两人立刻在车间里开始了制作。
所有人都聚精会神地盯着他们。
不久,何雨柱的操作引起了众人的注意。
他先是根据图纸上的要求,用标记笔在工件上标记加工位置和方向,然后按标记进行打磨。
他的动作极其迅速,甚至比老柳快三倍。
打磨到一定程度后,他把零件放在机床上切割,初步成型为齿轮的轮廓。
再将零件从机床上取下,拿到钳工工作台继续打磨。
他动作娴熟,丝毫没有担忧会出差错。
就这样,他反复在机床和钳工工作台之间切换操作。
一气呵成,不一会儿,何雨柱就完成了一个齿轮。
他用游标卡尺测量,尺寸精确无误。
然后他继续拿起新的材料,制造下一个齿轮,速度一如既往地快,没有一丝停滞。
所有在场的人都看得目瞪口呆,无人不被何雨柱高超的钳工技术所震撼。
“柱子的手艺比老柳更高一筹,这样的年纪竟能掌握如此丰富的技能,实在是让人难以置信。”
“看他这工作效率,真是令人咋舌,不知情的还以为他在玩儿呢!真是随随便便就完成了那么多工作。”
老柳闻言,回头看了看何雨柱的动作,不由得震惊不已。
内行看门道。
他清楚地认识到何雨柱的技术确实比自己更为出色,否则怎么可能轻而易举地处理特钢这类材料?
这种工艺并不是随便哪个钳工都能够胜任的。
老王在一旁幸灾乐祸地说:“老柳,你现在是不是有点蒙圈了?柱子现在已经处理到了第二个部件了,如果你的速度再不提高,人家可能第三个部件都要完工了。”
老柳无奈一笑:“早知道柱子的手艺这么炉火纯青,我就不会跑出来现眼了。
柱子,你这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不仅能做一手好菜,还能发明创新,钳工技艺还这么出众。
你还让不让人活了?
你是专为了打压别人才降生到这个世上的吗?”
周围的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老柳的样子确实显得有些尴尬,但是大家觉得这种场面格外有趣。
老柳干脆不再继续自己的工作,而是专心地观察何雨柱的操作。
尽管动作迅速,但每一步都很精细。
最让老柳震撼的是何雨柱加工过程中的流畅与自然,完全没有需要中途停下检查的习惯。
这样的自信,让人不禁佩服。
老柳终于意识到为何自己的进度比不上何雨柱——他在加工时必须频繁停下来检查,有时甚至需要用游标卡尺量尺寸,以防止加工失误。
因为任何过度的切除都有可能造成无法补救的错误。
相比之下,何雨柱则是一气呵成,几乎不需要游标卡尺辅助,真可谓胆大且细心。
“真是让人敬佩,要是我能像你一样在加工时不依赖游标卡尺,还能有如此效率,我的工作效率肯定能提高不少。”
老王感叹道:“说起来简单,实际做到却很难。
要想达到柱子这样的水平,不仅要有深刻的理解和技术,更要有稳定的手法和沉着的心态。
柱子在这方面的能力,是一般人望尘莫及的。”
何雨柱谦虚笑道:“不过是因为熟能生巧罢了,多练几遍,自然就会更熟悉这些工艺。”老柳听完只能说无语——这些话听起来虽简,但仅仅熟练并不能让人达到何雨柱的程度。
除了努力,他的天资也是大多数人不能企及的。
不久之后,
何雨柱顺利地将所有零部件全部加工完成,并提议道:“老柳,接下来的装配就由你来负责,我会在一旁提供指导。”
老柳答应道:“好。”
半小时后,车床上安装好了新的部件,并成功地重新装配完毕。
现场的所有人都充满了期待之情,每个人都好奇这部机器是否能够再次运作。
机器已经启动,
车床果然重新运转了起来。
实验室内响起了欢声笑语。
“看来‘大熊国’的机器也没有那么了不起嘛,靠我们自己不也修复得好好的?”
“若不是有柱子在这里,这次恐怕又得求着大熊国的工程师了。
那些人的态度高高在上,根本对我们爱搭不理。”
“还真是得感谢柱子,这技术真让人敬服!”
老柳高兴地说:“柱子,真得谢谢你,不然这车床也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修好呢。”大领导也赞许道:“柱子,这次你真是帮了工业部一个大忙,给我们省了一大笔钱。”
大领导心里非常庆幸,当初批准何雨柱使用他们的研究室。
如果没有这个机会,哪会有这么多的发明,也不会有这么多的好处?何雨柱简直就是他的幸运星。
只是可惜,何雨柱还没毕业,不然他一定要把这位人才纳入工业部,这种人才可遇不可求。
何雨柱看了看天色,时间已经耽误到下午三四点钟了。
吃完饭后,他计划继续绘制下一个机器的设计图。
当然,一天的时间肯定画不完,但何雨柱并不急,今天画不完,明天再接着画就是了。
两人在招待室里吃了饭,为了不累着何雨柱,大领导特意安排厨房做了几道荤菜,还特地准备了一只烤鸡给何雨柱。
饭后,大领导从怀中掏出三百万递给何雨柱:“柱子,这是我们工业部给你修好机器的奖金,你拿着吧。”
何雨柱摇摇头:“不用了,这点事不算什么。”
大领导却把钱塞进何雨柱手里:“这笔钱不是我个人的,是工业部给你的奖励。
你修理了那台 ** 的机器,如果我们连这点奖励都不给你,大家会寒心的。
你放心收下吧,我们工业部不会亏待有功之人。”
何雨柱无可奈何,只好接过钱:“赵叔,谢谢。
我吃完饭就去继续研发第二台机器,争取早日把保温壶生产出来。”
大领导赞赏道:“柱子,你的科研精神真的令人敬佩。
年轻人中有像你这样的耐心和毅力的并不多。
你的成功绝非偶然。
如果国家能有更多像你这样的青年,我们的未来大有希望。”说罢,何雨柱便回到研究室,开始绘制第二台机器的设计图。
这是一台水胀机,采用的是内高压成型技术,通过乳化水作为介质,在金属管内部施加高压,使金属向外膨胀,从而达到调整钢管形状的目的,特别适合用于制作保温杯。
就在何雨柱专心绘制设计图的时候,一辆 ** 车开进了工业部。
大领导赶忙迎上前去。
车门打开,三个人走了下来:两名全副武装、目光凌厉的军人,还有一个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人。
大领导赶紧热情地招呼:“李秘书!” 李秘书微笑着回应:“赵部长,好久不见,我是来取资料的。
东西带了吗?”大领导答道:“东西在我的办公室,锁在保险柜里。” 于是,两人一同前往办公室拿文件。
秘书李翻阅文件,确实如高级首长所说,是一项极其先进的切割工艺:“嗯,这次你真立下了汗马功劳,上面一定不会忘记你的贡献。
那位年轻工程师在哪?他们交代了,要捎句话给他。” 首长颇感惊讶,心想,何雨柱难道已经得到了上层的青睐?他心中为何雨柱而欣慰,料想其未来定是一片光明。
此刻,何雨柱正聚精会神地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