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只是说假如:假如赵恒要是提前知道向家后人里会有这样的一个间接甚至是直接导致赵家丢掉半壁江山的女人,那么他会不会把向敏中的儿子和孙子们都给砍掉以除祸根呢?
开个玩笑,纯属中途放松一下神经。
在忙完了既定的事务后,洛阳这个地方赵恒也没少带人出去闲逛,而话题自然而然地扯到了当年赵匡胤想要迁都于此的事情上。不知为何,赵光义在继位后的二十多年里一直没有前来祭拜祖陵(这原因或许是他自觉无颜来面见自己哥哥和父母的亡灵),因而这是自公元976年赵匡胤西巡洛阳后再一次地有宋朝的皇帝驾临洛阳。赵恒当然知道当年他父亲反对赵匡胤迁都洛阳一事,眼下当迁都洛阳的声音再次在赵恒耳边响起时,他选择了坚守自己父亲的意志。
他说:“洛阳确实是个好地方,当年周公选择在这里建都所看重的正是这里地理形胜且位居中原腹地,如此才有了洛阳千年古都之美名。只不过啊,如今看来要是把首都建在这里明显不利于生活物资和商品货物的输送,这一点是它怎么也无法跟开封相比的。”
对此,我们还能说什么?我这里很不想说,但又忍不住想说——目光短视,小商人思维。开封那么好,那你赵恒当初为什么还被逼得想逃去金陵避难呢?如果辽军当时直接兵临开封城下,你这时候又还会坚持认为开封比洛阳更适合成为都城吗?你这话不就是想保全你老爹的颜面吗?真的很想知道你们父子俩在地下得知靖康之难发生后又会说什么?
回到京城,赵恒感觉是百无聊赖。不是说他没有什么事可做,而是没有什么事能够刺激到他的感官神经。这就好比一个人用将近十年的时间完成了一个其毕生所追求的远大目标,当目标达成时他自然是感觉到了莫大的虚空感,关键在于他正值年富力强而非退休养老的年纪。
赵恒就此浑身痒痒,总想找点事干,而日常的那些政务根本不能让他产生丝毫的兴奋。此时埋藏在他心底深处的那个鬼心思再度开始缠绕着他,那就是他要怎么做才能挽回他的尊严?此话从何时说起呢?还记得王钦若在此前对赵恒说的城下之盟吗?对,正是这件事,赵恒这时候已经把澶渊之盟的达成视为自己的耻辱,如王钦若所言,天底下的臣民暗地里都觉得他是一个怕死鬼,所以他要想办法洗刷自己的耻辱。
已经过世的前任宰相李沆和现任宰相王旦曾经有过一段对话,那时候王旦面对辽国和党项的不断扰边曾发出过一番感慨:“这天下纷乱不止,什么时候才能让我们过上清净的日子啊?”
李沆却不以为然地回道:“这其实也不是什么坏事,有危机才能让皇上有动力,当今天子正值年少自然也就血气方刚,天下若是太平无事,那么他就会不务正业开始追求奢华和享受,即使他不沉溺声色犬马,但也可能会大兴土木,或是发动战争抑或大搞拜神祭祀活动。我这把老骨头恐怕是看不到到天下太平的那一天了,但你王旦就不好说了,到时候皇上若果真如此,你肩上的责任和胆子可就大了!”
对于李沆的这番预言,王旦当时将信将疑,如今赵恒果然就走到了这个关口。要说赵恒会沉溺声色犬马倒也不尽然,发动战争更是不可能,但大兴土木和拜神祭祀之事就不好说了。
就在赵恒准备瞎折腾时,他的皇后郭氏突然薨逝,这件事的发生顿时让赵恒一下子就被刺痛到了。还没等他从悲痛中完全恢复过来,紧接着发生的一件事更是让他直接从龙椅上跳了起来——景德四年六月,岭南地区的宜州发生兵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