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白话聊斋志异:精编 > 卷七 罗祖、刘姓、邵女

卷七 罗祖、刘姓、邵女

罗祖

即墨有个叫罗祖的人,从小家境贫寒。当时族里需要出一个壮丁去戍守北方边境,于是就选中了罗祖前往。罗祖在边境待了几年,妻子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驻守当地的守备对罗祖非常好,很是厚待他。恰逢守备被调任为陕西参将,守备想带着罗祖一起前往。罗祖便把妻子和儿子托付给了他的好友李某,然后跟着守备前往了西边。从那以后,三年时间罗祖都没能回家。

刚好参将想要给北方边塞写信,罗祖便向参将陈情,请求借着顺路的机会回去看望一下妻子和孩子。参将答应了他的请求。

罗祖回到家中,看到妻子和孩子都平安无事,心里感到十分欣慰。然而,他却在床下发现了一双男子的鞋子,心中顿时起了疑心。随后,罗祖前往李某家表达感谢。李某热情地摆酒招待他,妻子也在一旁说起李某对他们的恩义,罗祖心中感激不尽。第二天,罗祖对妻子说:“我去回复参将的命令,晚上可能回不来了,你就别等我了。”说完,他出门跨上马匹离开了。但他并没有走远,而是藏身在附近的地方,等到夜深人静,更鼓响过之后,又悄悄回到家中。

罗祖听到妻子正和李某躺在床上说着话,顿时怒火中烧,一脚踢开了房门。李某和妻子两人吓得要命,跪在地上请求罗祖饶他们一命。罗祖抽出了腰间的刀,可很快又把刀收了回去,说道:“我当初还以为你是个正派人,没想到你竟然做出这种事,杀了你都脏了我的刀!我跟你做个约定:我的妻子和孩子你就收下吧,我的军籍名字也由你去顶替,马匹和器械都还在,我这就离开。”说完,罗祖便转身离去。

乡里人得知此事后,一起将这件事报告给了官府。官府对李某进行了笞刑,李某如实招供。但这件事没有实际的证据,无法确切地证实,官府在远近各处搜寻罗祖的踪迹,却始终没有任何消息。官府怀疑罗祖是因为奸情而被杀,于是对李某和罗祖的妻子用了更加严厉的刑具。过了一年,李某和罗祖的妻子都戴着刑具死去了,官府这才用驿车将他们的儿子送回了即墨。

后来,石匣营有个樵夫进山砍柴,看到一个道士坐在山洞里,从来没有见他出去找过食物。大家都觉得很奇怪,就带着粮食去供养他。其中有人认出,这个道士竟然就是罗祖。人们送给他的东西堆满了山洞,但罗祖始终不吃,他的样子似乎很厌恶尘世的喧嚣,因此来的人渐渐变少了。几年过去,洞外的蓬蒿长得像树林一样茂密。

有人偷偷地去窥探,发现罗祖坐的地方一直没有移动过。又过了很久,有人看到他在山上游玩,等走近的时候,他却已经不见了踪影。人们前往山洞查看,发现他衣服上的灰尘还和原来一样。大家对他的行为越发感到惊奇。又过了几天再去,只见洞中有如玉的柱子垂下来,原来罗祖已经坐化很久了。当地的人便为他修建了一座庙,每年三月的时候,前往庙中进香的人络绎不绝,路上都是拿着香烛和纸钱的人。

罗祖的儿子前往庙里,人们都称呼他为小罗祖,庙中的香火钱都归他所有。直到现在,罗祖的后人每年还会去一次,收取庙里的税金。

沂水的刘宗玉曾经向我详细地讲述过这件事。我笑着说:“现在社会上的那些信徒们,不追求成为圣贤,只希望能够成佛作祖。请大家广泛地转告他们:如果想要立地成佛,必须先放下心中的屠刀,摒弃恶念。”

刘姓

本县有个姓刘的人,为人凶狠残暴,就像戴了帽子的老虎。后来他离开淄川,迁居到了沂水,可他的恶劣习气丝毫没有改变,当地的乡亲们都既害怕又厌恶他。刘姓人家有几亩田地,与苗某的田地相邻。苗某勤劳能干,在田边种了许多桃树。桃子刚结果实的时候,苗某的儿子前去采摘。刘姓男子大怒,把他赶走,还声称这些桃子都是自己的。苗某的儿子哭着回家告诉了父亲。苗某正感到惊讶奇怪时,刘姓男子已经来到家门口破口大骂,还说要去官府告状。苗某笑着安慰他,可刘姓男子的怒气并未消解,气冲冲地离开了。

当时,有个和刘姓男子同县的人叫李翠石,在沂水经营当铺生意。刘姓男子拿着状纸进城,恰好与李翠石相遇。因为是同乡,彼此相熟,李翠石便问他:“你进城做什么?”刘姓男子把事情告诉了他。李翠石笑着说:“你的名声大家都知道。我向来认识苗某,他为人很平和善良,怎么敢占骗你的东西呢?会不会是你把事情说反了?”说完,李翠石就把他的状纸撕碎,拉着他进了当铺,打算为他们调解。刘姓男子心中怨恨难消,偷偷拿了当铺里的笔,又重新写了状纸,藏在怀里,下定决心一定要去告状。

没过多久,苗某也来到当铺,详细地陈述了事情的缘由,接着哀求李翠石为他调解,让刘姓男子撤诉,他说:“我是个农民,半辈子都没见过官长。只要能让他撤诉,那几棵桃树上的桃子,我怎敢坚持说是自己的呢?”李翠石把刘姓男子叫了出来,把苗某愿意退让的意思告诉了他。刘姓男子却又开始指天画地,不停地叱骂。苗某只是和颜悦色,用谦卑的言辞回应,丝毫不敢有一点争辩。

这件事过去后,过了四五天,李翠石遇到刘姓男子村里的人,那人传来消息说刘姓男子已经死了,李翠石听后感到十分惊叹。有一天,李翠石到别的地方去,看见一个拄着拐杖走来的人,竟然很像刘姓男子。等走近一看,果然是他。刘姓男子热情地向李翠石问候,还邀请他到自己家去。李翠石犹豫地问道:“前几天忽然听到你去世的消息,怎么会这么荒唐呢?”刘姓男子没有回答,只是拉着他走进村子,来到自己家中,摆上了酒水招待他。

刘姓男子这才说道:“前几天的传闻不是假的。那天我出门,看见两个人走来,把我抓到了官府。我问他们是什么事,他们只说不知道。我心想自己出入衙门几十年了,也不是害怕见官的人,所以也没觉得害怕。就跟着他们去了,到了官府的大堂,看见坐在正南面的官员满脸怒容,说:‘你就是某某吗?你罪恶太多,已经到了极点,还不知道悔改,又把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你这种横暴的行为,应该被放进锅里煮了!’这时,有一个人查看记录的簿子说:‘这个人有一件善事,不该死。’坐在正南面的官员看了簿子,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就说:‘暂时送他回去吧。’接着几十个人齐声呵斥着把我赶了出来。我问:‘因为什么事把我抓来?又因为什么事把我放回去?还请给我说明白。’有个官吏拿着簿子走下来,指着一条记录给我看,上面写着:崇祯十三年,用三百文钱,救了一对夫妻,使他们得以团聚。官吏说:‘要不是因为这件事,你今天就该死,而且还应该堕入畜生道。’我听了非常害怕,就跟着那两个人出来了。那两个人向我索要贿赂,我生气地对他们说:‘你们不知道我刘某出入公门二十年,专门勒索别人钱财的,怎么敢向老虎讨肉吃呢!’那两个人听了就不再说话了。他们把我送到村子里,拱手说:‘这次差事连一口水都没喝到你的。’那两个人走后,我一进门就苏醒过来了,当时我已经气绝一天了。”

李翠石听了觉得很奇怪,于是询问他做那件善事的详细经过。原来,在崇祯十三年的时候,年成大灾荒,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当时刘姓男子在淄川,是负责抓捕的差役。他恰好看到一对男女哭得非常悲伤,便问他们原因。他们回答说:“我们夫妻才团聚一年多,今年遭遇荒年,无法两全,所以才悲伤。”过了一会儿,在一家油铺前又看到了他们,似乎在争论着什么。刘姓男子走近询问。油铺老板姓马,他便说:“他们夫妻饿得快死了,每天都来向我讨麻酱吃来活命。现在又想把妻子卖给我。我家里已经买了十几个人了。这有什么要紧的?便宜就卖给我,不便宜就算了。他们这样可笑,一直缠着人!”男子接着说:“现在粮食贵得像珍珠一样,我估计如果得不到三百文钱,就不够我们逃亡的费用。本来想让我们夫妻都活下去,如果卖了妻子还是免不了一死,那卖她又有什么用呢?我不敢说要个好价钱,只是希望你能做件积阴德的事。”刘姓男子可怜他们,便问马老板出多少钱。马老板说:“现在买个女人,只值一百文左右。”刘姓男子请求马老板不要压低价格,而且他愿意出一半的钱资助。马老板坚决不同意。刘姓男子有点负气,就对男子说:“他那么鄙陋小气,不值一提,我愿意按你说的三百文钱给你。要是你们能逃荒,又能保全夫妻,不是更好吗?”于是刘姓男子打开钱袋,把钱给了他们。那对夫妻哭着拜谢后离开了。刘姓男子讲述完这件事,李翠石对他大大地夸奖赞叹了一番。

从那以后,刘姓男子的行为彻底改变了,如今他七十岁了,身体还很健壮。去年,李翠石到周村去,遇到刘姓男子和别人发生争执,众人围在旁边劝说都无法调解。李翠石笑着喊道:“你又想为了桃树的事去告状吗?”刘姓男子听了,一下子愣住了,脸色变了,嘴里嘟囔着,收敛了手退了回去。

邵女

太平县有个叫柴廷宾的人,他的妻子金氏,不能生育,而且嫉妒心极强。柴廷宾花了百两银子买了个小妾,金氏残暴地对待小妾,不到一年小妾就被折磨死了。柴廷宾愤怒地离开家,独自在外住了几个月,都不踏进内室一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