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大人,你相信这种荒谬的指控吗?陆瑶是什么样的人,你应该比我更清楚!她为国为民,出生入死,怎么可能做出这种事情?”
“温公子,我知道你与陆瑶交好,但此事事关重大,容不得半点马虎。如今证据确凿,我必须依法办事。”
严审官语气依旧冰冷,不为所动。
“证据?什么证据?拿出来给我看看!”温景步步紧逼,气势逼人。
严审官将卷宗递给温景,温景一目十行地看完,眉头紧锁。
这些所谓的证据,的确对陆瑶不利,但温景相信,这其中一定有蹊跷。
“这些证据,都是可以伪造的!”温景将卷宗扔回桌上,语气坚定。
“我相信陆瑶的清白,我请求严大人,立刻释放陆瑶!”
严审官摇了摇头,“温公子,你的请求我无法答应。在真相查明之前,陆瑶必须留在军法处。”
温景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怒火。
他知道,此刻与严审官争执无益。他必须找到真正的证据,才能证明陆瑶的清白。
他走到牢房前,看着被关押在里面的陆瑶,心中一阵刺痛。
陆瑶也看到了温景,她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又恢复了平静。
“陆瑶,你放心,我一定会救你出去!”温景的声音低沉而坚定,给了陆瑶莫大的安慰。
陆瑶微微点了点头,眼神中充满了信任。
温景转身离开军法处,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
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他必须尽快找到真相,才能解救陆瑶,也才能揭开这场阴谋背后的黑手。
他走到军法处门口,脚步顿了顿,回头看了一眼紧闭的大门,低声说道:“等着我……”
温景离开军法处后,立刻着手调查此事。
他首先找到了与陆瑶一同作战的士兵,详细询问了当时的情况。
士兵们的描述与陆瑶的口供一致,都证明了陆瑶的英勇无畏和忠诚。
但这并不能直接证明陆瑶的清白,因为所谓的“证据”指向性太强——一封据说是陆瑶写给敌军将领的密信,以及几个“目击证人”的证词。
温景拿着那封密信反复查看,信上的字迹的确与陆瑶的笔迹相似,但温景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他仔细观察了信纸的材质、墨水的颜色,以及信封上的封蜡,心中渐渐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
与此同时,陆瑶被关押的消息传回了陆家。
一些原本支持陆瑶的长辈,在听到“通敌叛国”的罪名后,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哎,这孩子,怎么就……”陆家二叔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一丝惋惜,也有一丝怀疑。
“是啊,之前看着挺机灵的孩子,怎么做出这种事来呢?”三婶也跟着附和,语气中更多的是幸灾乐祸。
陆老将军坐在太师椅上,脸色阴沉,一言不发。
他相信自己的孙女,但如今人证物证俱在,他也不得不有所顾虑。
陆夫人则在一旁默默垂泪,为女儿的处境担忧不已。
陆瑶被关押在阴冷潮湿的牢房里,冰冷的铁链束缚着她的自由。
她知道,自己必须尽快找出真相,否则就真的百口莫辩了。
但她被关在这里,与外界隔绝,根本无从查起。
“是谁?究竟是谁在陷害我?”陆瑶紧握双拳,指甲深深地嵌入掌心,心中充满了委屈和不甘。
她努力回忆着最近发生的事情,试图找到一丝蛛丝马迹。
突然,她想起前几日与保守派将领发生过争执,当时对方的眼神充满了怨毒和恨意。
难道……是他们?
就在这时,牢房外传来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
一个熟悉的声音在门外响起:“陆瑶……”
是温景!
陆瑶心中燃起一丝希望。
温景带来了一个消息,一个足以改变整个局势的消息。
他找到了一个关键证人,一个可以证明那封密信是伪造的人。
“我找到了制作信纸的工匠,”温景压低声音,语气急促,“他可以证明,这种信纸只有敌方才使用……”
话音未落,牢房外又传来一阵嘈杂声,一个侍卫匆匆跑来,在牢门外对温景说道:“温公子,主帅有请!”
温景脸色一变,预感到事情发生了新的变化。
他看了一眼牢房中的陆瑶,眼神中充满了担忧和坚定。
“等我回来!”他留下这句话,转身离去,脚步沉重而急促。
牢房里,陆瑶看着温景离去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不安……
她听到牢门外传来侍卫的对话,隐约提到了“新的证据”,“真正的主谋”……
然后,一切归于寂静。